朱紅艷
人們常說:“隔行如隔山”,自己突然從教了將近十年的社會科目中轉(zhuǎn)到了教學語文、數(shù)學課,心中的茫然是可想而知的。以前,各種培訓沒少參加,公開課沒少聽,自己也沒少參與,甚至還為大家輔導過,可那是過去,那是與現(xiàn)在沒有太大聯(lián)系的科目。所以,一開學我面臨的豐要問題之一就是我的語文課該怎么上?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把以前的聽課記錄翻了出來,可令人失望的是在此之前,我聽到的語文課簡直是太少了,責備自己的同時,我又翻開了各種教育刊物尋找各種案例,可課改才進行三個年頭,第一冊語文教材的案例并不多,就這樣,我靠著對以前聽過的公開課的點滴記憶結(jié)合刊物上別人的案例磕磕絆絆的開始了我語文課的教:學?,F(xiàn)在回想起來,說白了,就是并不知道應該怎樣上,辛辛苦苦備好了課,準備好了教具,胸有成竹的走上了講臺,可有時卻上的如落花流水——稀里嘩啦,于是再改變一種教法,卻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收不到意想之中的效果,當時的我猶如一只沒頭的蒼蠅,東飛西撞,卻怎么也跑不出這張困惑的網(wǎng)。
偶然的一天,我在一篇刊物中看到:語文課上應該書聲瑯瑯,一堂課學生讀書的時間不能少于三分之一。于是我又開始改變我的語文教學,開始認真的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尤其在教學《一朵云》時,令我興奮不已,課堂上終于有了令讓自己回味的精彩之處,有了充滿活力的片斷。高興了沒幾天,我又發(fā)現(xiàn)了這樣教學的弊端,齊讀時有的同學渾水摸魚,濫竽充數(shù),并在重視了朗讀的同時,又忽略了寫字教學及其他教學。小組讀時,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效果,而這時掛圖的缺乏及有些教具的不能及時使用,成了我上不好課的借口,常想:唉!這要是用上多媒體演示效果一定比現(xiàn)在好,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是用上實物投影一定會更棒……
不久課改大賽開始了,有幸聽到了一些名師的課,聽課前我在想:這些名師都會制作些什么樣的課件?怎樣充滿激情的指導?必不可少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怎么學的?這樣的課會配什么歌曲或樂曲?不料有的課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一節(jié)獲得一等獎的語文課不僅沒用課件,還沒有流行的小組合作,更沒有強加的帶有老師感情色彩的朗讀硬性指導。教師只是告訴學生:只要讀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最好的。
原來語文課還可以這樣不拘一格!
原來公開課還可以這樣樸實無華!
這節(jié)課當然不足十分完美的,肯定還有些欠缺,但是它上 出了一個語文教師對“新理念、新課程、新標準”個性化的思考和探索,上出了課改中語文教學的一種發(fā)展方向,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感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單位:寧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