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一個叫泰勒斯的古希臘男子,在曠野上失足摔了一跤,不料,這一跤竟跌進了他身后漫長的歷史。根據(jù)柏拉圖所述,當時泰勒斯只顧抬頭仰望星空觀看星象,無暇顧及腳下的路,一腳踩空掉進了路邊的井里。借此,柏拉圖嘲笑那些不切實際的哲學家,只顧關(guān)注頭頂遙遠的星空,卻對腳下近在咫尺的事情一無所知。
翻開數(shù)學史、天文學史、哲學史,甚至是生命科學史,人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書里提到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泰勒斯”。而提出“直徑平分圓周”、“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兩直線相交,其對頂角相等”等定理的人也是泰勒斯。
泰勒斯之所以一次次仰望星空,并非像柏拉圖所說的那么不切實際。他想通過星座的位置,來幫助航海的水手確定他們航行的位置。據(jù)說,貧困的泰勒斯通過觀察天體,預見近期氣候不宜橄欖生長,但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于是,他籌錢租下當?shù)厮姓ビ蜋C,然后在橄欖豐收的季節(jié),再高價租出去,從中獲利頗豐。
可惜的是,這個專注于仰望星空的人,沒有留下任何專著,只留下一些定理散見于我們的教科書。
而兩千多年后,又一個哲學家出世。對于仰望星空這件事,這個叫黑格爾的人,有自己的解讀。他說:“一個民族只有有那些關(guān)注天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個民族只是關(guān)心眼下腳下的事情,這個民族是沒有未來的?!?br/> 又過了200多年后的2007年5月,溫家寶總理向一群年輕大學生演講時,引用了黑格爾的那句話,之后更賦詩一首,名曰《仰望星空》。
(楊嬌嬌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