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兵
摘 要:在語言使用中,“否定”是對現(xiàn)實或意愿的否定性表達,是習(xí)見的一種語法意義,存在于各種語言與方言中。但在不同的語言和方言中,所使用的否定詞及否定表達方式往往不盡相同。安徽無為蜀山片方言的否定詞和否定表達方式既有普通話的共性,同時又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地域特色。本文就此做一簡要論述。
關(guān)鍵詞:無為蜀山片方言 否定詞 類型 比較 差異
一、引言
無為縣地處皖中,南瀕長江,北依巢湖,與蕪湖、銅陵市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百余公里。全縣總面積2413平方公里,下轄35個鄉(xiāng)鎮(zhèn),總?cè)丝?39萬。無為縣歷史悠久,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建軍,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設(shè)縣?!笆加诔强阪?zhèn)置無為軍,思天下安于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無為就此得名。
無為方言屬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江淮官話。無為蜀山片方言是屬于江淮官話洪巢片的一個地點方言,除了具備江淮方言的某些共同特征外,還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無為蜀山片方言的否定詞主要是以單純詞的形式出現(xiàn)的。最基本的否定詞有三個:①沒;②不;③敗。雖然它們都是最常用的否定詞,但其語法意義和用法存有差異。
二、語法特征
(一)沒
在蜀山片方言中,一般來說,“沒”較常用,而“沒有”則較少出現(xiàn)?!皼]”兼屬副詞和動詞詞性,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沒(有)”。
1.作副詞
“沒”后主要接謂詞性成分,表示動作沒有完成或事情沒有做完。
1)在語義上,“沒+V”是對動詞所指行為或狀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的否定。如:
(1)他沒吃飯。
2)“沒+A”,進入這一格式的詞多為能表示一種可變化狀態(tài)的形容詞。如:
(2)濕衣服晾了一夜還沒干。
表示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形容詞,不能用“沒”來否定。如一般情況下不說:
(3)*當(dāng)遇到困難時,他沒堅強。
(4)*朝個(昨天)火箭隊輸球了,他一整天都沒高興。
但這類形容詞加上情狀成分“過”“起來”之類的詞,其所指性狀便具有了變化態(tài),此時前邊就可用“沒”來否定了。如例(3)、(4),可以說:
(5)當(dāng)遇到困難時,他沒堅強過。
(6)朝個(昨天)火箭隊輸球了,他一整天都沒高興起來。
2.作動詞
“沒”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沒有”。一般后接體詞性成分,表示不存在、不具有的意思。
1)“沒+N”,表不領(lǐng)有、不具有。如:
(7)三叔沒女兒。
還可表示名詞所表示的事物不存在。如:
(8)樹上沒鳥。
2)“沒+N+V”,這里的名詞可以是后面動詞的施事,也可以是后面動詞的受事。如:
(9)這里沒鳥叫。
(10)暑假沒電視看。
如果要對受事名詞強調(diào),其強調(diào)形式是把受事名詞提到“沒”前,這時“沒”后需加助詞“得”,并且還常在否定詞前加“都”或“也”,有時也可再在受事名詞前加上“連”等加強語氣。如:
(11)錢也沒得花。
(12)天氣這么熱,水都沒得喝。
在無為蜀山片方言中,常用“N1+沒+N2+A”格式表示兩者之間的比較,表示程度“不及、不如……”的意思。例如:
(13)高個沒朝個冷(今天沒有昨天冷)
在一定語境中,若比較對象N2不言自明,則可以省略,但N1一般不省略。如:
(14)去年花開得沒格么早。(去年花開得沒這么早,省略了比較對象“今年”。)
(二)不
蜀山片方言否定副詞“不”,其用法與普通話里的“不”基本一致,其后接謂詞性成分。
1.“不+V”和“沒+V”的語法意義有些相似,都是對其動詞所指行為或狀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的否定。如:
(15)高個不上街買菜了。(今天不上街買菜了。)
2.“不+A”比“沒+A”對形容詞的要求要寬泛,一般形容詞都可以進入這種格式中。但其形容詞后不可再有程度補語修飾。如:
(16)菜還不熟。
(17)朝個(昨天)火箭隊輸球了,他一整天都不高興。
但不可以說:
(18)*菜還不熟透。
“不”修飾形容詞性謂詞時,則此形容詞后不可再加“過”“起來”之類的補語。如不可以說:
(19)*他一整天都不高興過。
(三)敗
在蜀山片方言否定詞中,“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否定副詞,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不要、別”。
1.“敗”一般只能修飾動詞性謂詞,表達一種要求、請求或命令之意的祈使語氣。如:
(20)格件事你就敗管了。(這件事你別管了。)
“敗”所否定的動詞性謂詞,其陳述對象一般只能是有動作行為能力的人,而且一般也只能是第二人稱“你、你們”。如上面所舉幾例,有的陳述對象雖沒有說出,但根據(jù)其具體語境或情境很容易看出其陳述的對象,且都是有動作行為能力的人。但還有一種情況,即其陳述對象也可以是神話了的有行為能力的或是運用了修辭手法的,也可以是說話人認(rèn)為可以發(fā)出相關(guān)動作行為的事物。如“天”(老天、老天爺)等等。如:
(21)一連下了幾天的雨,老天就敗下雨了。
2.“敗”其后一般不可以接形容詞性謂詞成分。如一般不說:
(22)*根得(今天)敗冷。
(23)*格個(這個)瓜敗熟透。
若句子的陳述對象是第二人稱(不能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中的有施事行為能力的人,且作謂詞的形容詞是表示心理、情感、感受類的,如:痛苦、傷心、難過、郁悶、焦慮、彷徨、猶豫、驕傲、馬虎等,則可以直接受“敗”修飾,表達一種勸說和安慰。如:
(24)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你們就敗難過了。(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你們就別難過了。)
不能說:
(25)*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他們就敗難過了。
當(dāng)“敗”用于“有+敗+好”這種結(jié)構(gòu)時,作為一個整體,在這種結(jié)構(gòu)后則可以跟形容詞性謂詞。此時,形容詞性謂詞的陳述對象一般只能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而不用于第二人稱。這種結(jié)構(gòu)作為整體修飾形容詞性謂詞時,一般表達的是一種很深的程度,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特別、非?!钡??;诖?其后所跟形容詞性謂詞或詞組時,不能再帶有程度補語,而且句末不能再有表示“完結(jié)”意的語氣詞“了”。如例(22)、(23)可以這樣說:
(26)根得有敗好冷。(今天太冷了。)
(27)格個瓜有敗好熟。(這個瓜非常熟。)
但例(27)不可以說成“格個瓜有敗好熟透”,因為“熟”已經(jīng)有“透”補充其程度,故不能再用這種結(jié)構(gòu)加以修飾。若無程度補語“透”,則可以用此結(jié)構(gòu)。
當(dāng)然,對于擬人的修辭手法,則另當(dāng)別論。如:
(28)小貓咪第一次抓到老鼠,有敗好開心。
三、差異比較
以上所列舉的三個否定詞是無為蜀山片方言中最常用的,但其否定表達方式的差異性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一)詞性及表達方式的異同
1.“沒”既可以作動詞,也可以作副詞。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沒(有)”;
2.“不”只能作副詞,與普通話中“不”的用法基本一致;
3.“敗”相對來說是個比較特殊的否定詞,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里的“不要、別”,一般修飾動詞性謂詞或表示心理、情感、感受類的形容詞性謂詞,常常表達一種命令、請求、勸告等祈使語氣,但若以“有+敗+好”這種整體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時,則另當(dāng)別論。前文已做詳細(xì)說明,此處不再贅言。
(二)語義的差異性
“沒”“不”都可修飾動詞性謂詞或詞組,表示的是對動作或狀態(tài)已然性的一種否定,但其語義有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
1.對同一種事實或狀態(tài)進行否定時,“不”還可以表達陳述對象的主觀意愿。如:
(29)他沒。(對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的否定,陳述一種事實。)
(30)他不去。(對動作狀態(tài)的否定,陳述一種事實,同時還表達出了陳述對象的主觀意愿。)
2.“沒”有時可表達“能而未為”,而“不”只可表達“無能去為”。如:
(31)格個雞沒生蛋。
(32)格個雞不生蛋。
(33)*格個雞敗生蛋。
例(31)陳述的是一種事實,意思是:那個雞可以下蛋,沒有下蛋,可能是沒到下蛋的那個階段,也可能是要過一會兒才下。例(32)也是陳述一種事實,但表意與例(31)有所差別,其可能的語義有二:一是還沒到下蛋的階段;二是本可以下蛋,后來因為某種原因不能下蛋了,需根據(jù)具體語境確定。例(33)這種表達一般不會出現(xiàn),因為雞無法執(zhí)行發(fā)出的命令。
3.“不”可以否定正在進行的動作,表示一種勸慰,而“沒”則可表示對已然狀態(tài)的否定。如:
(34)小明沒哭。(表示此刻“哭”這個動作并未發(fā)生,陳述一種狀態(tài)。)
(35)小明不哭。(表示此刻“哭”這個動作正在進行,表示一種勸慰。)
4.否定詞“敗”比較特殊,單用修飾動詞性謂詞時,此動作處于正在進行的狀態(tài),表達的是對陳述對象的一種請求、要求或命令之意。如:
(36)小明敗哭。(表示此刻“哭”這個動作正在進行,表示一種命令。)
“敗”否定的動作的施事者一般只能是表第二人稱的“你、你們”或直接用其稱呼。一般來說,施事者要在現(xiàn)場,即具有當(dāng)時性。修飾形容詞性謂詞或詞組時,也有祈使語氣,表命令、請求、勸告等意,施事者常常是第二人稱有施事行為能力的人,擬人化了的對象另當(dāng)別論。上文已做論述,此處不再贅言。
四、結(jié)語
無為方言內(nèi)部各片方言之間的差異性比較明顯,不僅表現(xiàn)在詞匯上,語音上的特點也很突出,甚至相鄰兩縣交界處的居民說話的語音、用詞的方式都有明顯的不同。如廬江縣與無為縣的交界處黃姑閘(現(xiàn)在叫黃姑),兩邊的居民就明顯地帶有各自的方言特色。即便是無為方言內(nèi)部,不同鄉(xiāng)鎮(zhèn)在語音、詞匯上往往也有不小的差異。如鶴毛鄉(xiāng)方言片中還有否定詞“呣”,這當(dāng)是北方官話“沒有”的合音,其語法功能與“沒”基本相同。有些詞語似有固定短語的特性,如“呣法(無可奈何)”“呣搞頭(沒希望)”等等。以上僅就無為蜀山片方言內(nèi)部否定詞的差異性做了簡要的論述,以期對該方言有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錢曾怡.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2]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9.
[3]朱德熙.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
[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5]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
(趙兵 重慶 西南大學(xué)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