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鈺
摘 要:中國封建社會由于交通不便,音信難寄,于是羈旅行役人思?xì)w,閨婦思夫,中國古典詩壇上便多了一種抒發(fā)相思別情的詩。這些詩歌因其表意的真切,情感的幽咽纏綿,表現(xiàn)手法的獨(dú)特豐富,成為中國古典詩詞中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此文整理歸納了古典詩詞歌賦抒寫離愁別恨常用的幾種方法:想象、日暮之景、衰颯秋景、月、比喻、夸張、諧音雙關(guān)、迷蒙煙霧、長亭等方法。
關(guān)鍵詞:中國 古詩詞曲 抒寫 離愁別恨 常用方法
在我國古典詩歌的原野上流淌著一條相思河,這條河源遠(yuǎn)流長,從每朝每代每個天涯海角人的心河里流出,從“詩三百”流來,流過“離騷”,流過“漢樂府”,流過“唐詩”、“宋詞”、“元曲”……它悠約緬邈,瀠洄盤旋,清泣悠咽,如怨如訴……
“悲歡離合總無情?!惫糯鐣煌ú槐?音信難寄,于是羈旅行役人思?xì)w,閨婦思夫,上演了一幕幕動人的相思劇?!按饲闊o計(jì)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般難分難棄,引得多少代人感嘆唏噓。我們不妨將這方面作品拿來賞讀,卻不期發(fā)現(xiàn)古詩抒寫相思別情另有絕招,姑且稱之為“神來之筆”。筆者分析如下,以討大家之正。
一、借想象抒寫思念
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shù)本領(lǐng)就是想象?!彼季S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將會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于是遙迢的路途似乎消失,思念的人則會“如期而至”。
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崗,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詩經(jīng)·國風(fēng)·卷耳》
這位采卷耳的婦女,才采了淺淺一筐就坐在路邊想起在外的丈夫了,她想象丈夫駕車登山,飲酒遣懷,思念自己,最后馬兒疲病,仆人病到,何等恓惶。通過想象將思婦的殷殷牽掛,憂心忡忡之狀生動再現(xiàn)出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蘇軾《江城子》
“悲莫悲兮生別離?!薄安凰剂?自難忘”,不思是思,思何甚!思念如山泉汩汩,自溢難禁;思念的人如秋風(fēng)秋雨中枯枝敗葉,憔悴消損。夢中相逢,淚眼向?qū)Α!傲系谩比?又設(shè)想亡者腸斷月明之夜,亡者如此,生者何似!“明月夜,短松崗”,化景為情,其情何堪!每讀至此,感人泣下。
類似的詩句:“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dú)看”,“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這些想象是合情合理的,抒寫的都是人之常情,樸質(zhì)不矯作。古人云:“古詩貴樸質(zhì),質(zhì)樸則情真?!惫誓芨腥恕?/p>
二、以日暮之景點(diǎn)染思情
對故國故土的眷戀是旅居異地之人的一大情結(jié)?!吧约降觅鈿w桑梓,死當(dāng)埋骨兮長已矣?!边@是多么強(qiáng)烈的思?xì)w之情。也許正是暮靄殘照,迷離淡煙之溫馨靜謐,點(diǎn)染了游子對家園的情愫;也許正是暮歸的鴉雀牛羊讓游子徒生眼羨,才有了“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嘆,才有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千古斷腸之句。日暮煙波之恍惚迷離與鄉(xiāng)愁悠悠相因相依,相含相吐,鄉(xiāng)關(guān)何處,鄉(xiāng)愁何甚!又一次日薄西山,漂流異鄉(xiāng)的游子,踟躕傍路,無家可歸。本應(yīng)日暮則歸,然日暮不歸,反襯妙極。
三、以衰颯秋景烘托思情
“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秋風(fēng)蕭瑟,草木搖落,群雁辭歸,遠(yuǎn)行人觸目傷懷,因景添愁?!氨淘铺?黃葉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薄段鲙洝吩谶@里動用幾種最能表現(xiàn)秋意凄清的意象:碧遠(yuǎn)的天空、飄零的黃葉、一陣緊似一陣的西風(fēng)、南歸的大雁、經(jīng)霜紅葉,恰好折射出崔鶯鶯“心中之秋”——離愁別恨?!皽I染霜林”一筆,更是至情所致。這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秋之愴涼襯托人心苦怨?!扒榫懊麨槎?而實(shí)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薄醴蛑?/p>
四、以禽獸能歸反襯人之不能歸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這是多少游子的心理共鳴,然而自然界總是無情地刺激他們敏感的心。屈原在《哀郢》結(jié)尾處抒寫對故國的懷戀:“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為了表達(dá)對祖國的懷戀,以禽獸尚能懷戀家園反襯自己無法回歸的深重悲哀,于是“狐死首丘”執(zhí)著的家國之思一代代流傳下來?!昂R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寫女子思念遠(yuǎn)游之人,以鳥獸知?dú)w來反襯人不如物,此種感情讀來令人回腸蕩氣。類似詩句還有“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p>
五、借“月”抒寫相思
“月”以其清遠(yuǎn)高潔之貌,嫻雅幽靜之態(tài),倍惹人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融融月色傳達(dá)著離別人彼此之間的問候和祝福?!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又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啊!月亮她善解人意,人缺月缺,人圓月圓;她也故意為難人,“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不僅是離別之人互遞情意的使者,也是游子牽系家園的一根絲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雖有悖自然之理,卻是至理之情。
六、用比喻抒寫離愁
感情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看不見,摸不著,何以抒寫得形象可感呢?比喻是也?!氨日?以彼物比此物也?!备鶕?jù)所比事物之不同,分述以下:
1.以流水不斷喻思情緬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娙艘源核剖幩另?奔瀉千里之勢喻亡國之囚的故國之思可謂形到神隨。李白“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币蕴咸辖鲃e情,真摯動人。
2.以春草喻離情 “離恨恰如春草,漸行漸遠(yuǎn)還生?!?春草青青,青惹情生;春草廣多,離情無垠;春草滋蔓,情思不斷?!胺疾轃o情,更在斜陽外。”芳草觸動了人的離愁,而草自青青,故曰無情,以草之無情又襯人之有情,可謂神筆。同類詩句“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胺疾輳?fù)芳草,斷腸還斷腸?!?/p>
3.以“車輪轉(zhuǎn)動貌喻百結(jié)愁腸 漢樂府民歌“離家日以遠(yuǎn),衣帶日已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睗庵厣詈竦泥l(xiāng)愁無法排遣,就像車輪似的在自己肚子里回環(huán)輾轉(zhuǎn)。這一比喻非常形象。
七、用夸張寫相思之甚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的末章三句,用遞進(jìn)夸張手法抒寫無法排遣的惆悵之情,表達(dá)了有情人別離后的殷切思念。李清照抒寫對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運(yùn)用了夸張的手法,因思念之甚以致人比園子里的黃花還要瘦損。
八、用諧音雙關(guān)抒情
1.“柳”諧“留” 古代有折柳送別之習(xí)?!傲奔赐炝?表依依不舍。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敝魅藶榕笥延诳蜅TO(shè)宴餞別,店外被朝雨洗潤得鮮亮的柳葉輝映得滿室青青,柳色青青,別情依依。這里景即情,情即景。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狈从车囊彩钦哿蛣e。李白更有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边@里的春風(fēng)好似知人別苦,故意不吹柳條,不使柳條發(fā)青,人們也因此不再折柳,不再送別了。表達(dá)了人世間普遍存在的離別之苦。
2.“絲”諧“思” 抒寫思念,為了避免簡單直露,一覽無余,用“絲”諧“思”,語意雙關(guān),詩歌感情在大膽抒發(fā)的同時,又顯得婉轉(zhuǎn)纏綿,增強(qiáng)語言的活潑和形象的生動鮮明。尤以女子口氣為多。如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fā)。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薄敖z”即指綠草蔓如絲狀,又是女子觸景生思情。孟郊詩《去婦》:“妾心藕中絲,雖短猶牽連?!薄敖z”即指藕絲,又指去婦思念前夫。李商隱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絲”即指蠶絲,又是人心中之思,思念執(zhí)著纏綿,至死不渝。
3.“蓮”諧“憐” 魏晉樂府民歌《西洲曲》:“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睂懪釉谏徸映墒鞎r節(jié)對男子的相思,用“蓮子”諧“憐子”,用“蓮心”諧“憐心”,隱指對男子的愛情。表達(dá)含蓄自然,巧妙靈動,意味雋永。
九、用“長亭”寫離情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弘一大師的這首離別歌很容易把人的思緒引向千年以前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斜陽脈脈,笛聲幽咽;自古以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長亭如夢似幻地上演,多少愁腸百結(jié)的詩句經(jīng)久不息地流傳,人們最熟知的當(dāng)屬《西廂記》中“長亭送別”一段了。為了送行,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之人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古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之說。“長亭”從很早開始就成為一個意象并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
“詩緣情而綺靡。”以抒情為主的詩歌是中國文學(xué)的主要形式,更以抒寫憂傷之情較為普遍。“離愁別恨”本憂傷之情也,克制的感情,尤其憂傷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強(qiáng)烈的悲憤和強(qiáng)烈的歡樂噴涌而出,一泄無余,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感情的生發(fā)往往是受了某種觸動,“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于是山石草木,江河湖海,朝暉夕陰無不觸動著人們最敏感的情思,“物色之動,心也搖焉?!彼匀漳?冷秋、明月、鳥獸、春水、青草、柳枝、紅蓮、絲蔓等平常之景也有了人的靈性。景生情,情生景,感情便含蓄委婉,溫柔典雅,留給人廣闊的想象天地。
“南風(fēng)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每讀這些詩句,感動的心猶如傍繞青山之依依流水,欲離又即;猶如攪醒春日之呢喃燕語,似醒卻癡。讓我們的心靈在詩歌的引領(lǐng)下漸趨豐富,讓我們的情感在古人的激蕩下越加動人。
參考文獻(xiàn):
[1]馬美信.中華古詩觀止[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95.
[2]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程千帆,周汝昌等著.唐詩鑒賞辭典[C].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4]蔣星煜.元曲鑒賞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郭鈺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qū)長風(fēng)學(xué)校 730070)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0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