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關(guān)壽
教學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教學成果不是教學一方的勞動成果,而是師生共同勞動的成果。只有教的勞動和學的勞動融洽地結(jié)合在一起,教學效果才會有好的效果。教學效果的優(yōu)質(zhì)程度與教學雙方的融洽程度成正比。要想師生關(guān)系融洽,除其他因素外,雙方換位思考有重要意義。老師能從教的位置換到學的位置去思考;學生能從學的位置換到老師教的位置去思考,這種換位思考在雙方感情相靠的同時,既能使老師改善教學方法,又能使學生提高接受教學的自覺性?!皳Q位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了解學生的感受及想法,的確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師生溝通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們有些老師說:我是在為學生想,但學生偏不領(lǐng)情,真是“好心沒好報”。真正的“換位思考”需要以尊重為前提,尊重學生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責任,尊重學生的自主權(quán)等等。有了這個前提,你才會真正謙虛地放下身價去看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到底是個什么樣。當學生犯了錯,情感主宰了你所有的情緒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不會喜歡吼叫著批評我的老師。當學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卻還是見不到進步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會需要老師再一次的鼓勵。當學生遇到了挫折而傷心難過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能坐在身邊握著我的手給我再一次站起來的力量。當學生取得了成功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分享我的快樂并為我驕傲。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守護者,在盡職盡責的同時,千萬別傷了他們純潔的心靈。教師的職業(yè),有人說是偉大的,是太陽下最神圣的事業(yè)。教師畢竟不是神,不是萬能的。當教師認為是神明時,就不再擁有人的屬性,就無法與學生對話了,教師的影響力可能就消失了。教師不能站在“神”的高度來俯視學生的言行。教師應該以人的身份來看守學生的精神家園。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學生的一些問題,教師理解學生,當然不是要放任學生,也不是完全贊同學生的所有言行。教師不僅要理解學生具有向師性,而且還要理解學生的獨立性。學生不僅有接受教師的需要,而且也有獨立的愿望欲的要求,有獨立的能力和表現(xiàn)。如果看不到學生的獨立性,教師就會無條件的要求學生當“聽講機”,教育的過程就是“我講你記”;要求學生當“錄音機”,教育的過程就是“我講你背”,教師就會把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看成是邪惡的東西,就會在教育教學上采取一套錯誤的態(tài)度和方法,束縛、壓制、打擊學生,使學生的智慧、才干、心理都得不到健康的發(fā)展,而是受到摧殘。
“換位思考”會使我們擁有“知學生之明”,會使我們走進學生內(nèi)心,在這基礎(chǔ)上我們再“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那么教育教學工作又怎么不會變成一種樂趣呢?讓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都來嘗試“換位思考”給我們帶來的師生間良好的溝通的快樂吧!
作者單位:甘肅甘南州臨潭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