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友
米飯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充饑食品,也是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食物。在我國,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有風(fēng)味獨特、形式各異的“民族飯”。
苗族風(fēng)味“花米飯”因黑白糯米相混,所煮出的米飯呈黑紫、淡紅和白等混和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食味可口、又黏又香,并有滋補作用。制作方法:普通糯米適量,黑糯米少量。兩米混合洗凈,上籠蒸熟,即成花米飯。
阿佤族風(fēng)味“雞肉爛飯”阿佤族風(fēng)味雞肉爛飯,是阿佤族群眾逢年過節(jié)或辦婚喪等大事的必備飯食,具有黏軟香辣、鮮美可口和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制作方法:活雞1只,糯米、筍絲、蒜汁、辣椒面、五香粉、鹽、蔥花各適量。宰洗干凈的整雞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取出撕成碎塊。糯米入雞湯中,煮沸,投入雞肉、筍絲、鹽、五香粉、辣椒面,拌勻,小火燜煨,熟后,撒上蔥花,調(diào)入蒜汁,即成。
新疆風(fēng)味“羊肉抓飯”羊肉抓飯是新疆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群眾迎賓待客和歡度節(jié)日時的傳統(tǒng)飯食。此飯不僅營養(yǎng)素含量高,而且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等也較豐富,故營養(yǎng)價值較高。制作方法:粳米2.5公斤,胡蘿卜2.5公斤,羊油(或素油)500克,羊肉l公斤,萄萄干75克,蔥、鹽適量,味精少許。羊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胡蘿卜及適量鹽下鍋,炒半熟,加蔥、味精,炒熟取出。鍋內(nèi)放適量水,大火燒沸后,加入羊肉、胡蘿卜,燒沸后下米,用飯鏟輕攪,待湯收凈后,用筷子在米上扎幾個孔,扣緊鍋蓋,用小火燜熟。食用時,將飯盛在盤子里,上面撒些葡萄干。
朝鮮族風(fēng)味“藥飯”藥飯是朝鮮族人們常用來招待貴客的飯食。在盛大的節(jié)日或婚禮時,藥飯是必備的飯食。尤其正月十五,朝鮮族人更要吃藥飯,據(jù)說這天吃了藥飯有避邪的作用,能夠使你過平安的日子。制作方法:糯米800克,大紅棗100克,栗子200克,蜂蜜400克,白糖100克,芝麻油40克,松仁粉、桂皮粉各10克。糯米淘凈后,用清水浸泡2小時。大紅棗洗凈去核,切成兩半,將棗加少量水煮沸,倒入小碗內(nèi)。栗子炒熟,剝?nèi)ネ鈿ぜ捌?切成兩半。糯米撈出瀝干,蒸成米飯,趁熱撒上白糖拌勻。將栗肉、紅棗放入飯里,輕輕拌勻,再灑些水;另將麻油、蜂蜜拌勻,澆在飯上;把飯盛入藥飯壇內(nèi),壇口輔上布,緊緊蓋嚴(yán)壇蓋。大鍋里加水,將藥壇放入鍋內(nèi),隔水煮10小時,并隨時往鍋里加水,以免干鍋。食用時,飯碗內(nèi)再撒些松仁粉和桂皮粉。
黎族風(fēng)味“海南香飯”此飯,因在竹筒內(nèi)烘烤而成,故香味濃郁。制作方法:大米、黑豆、豬肉、鹿肉和蛇肉等適量。取新鮮、無苦味的竹子,鋸成竹筒,竹筒的一端要帶有節(jié)。米和黑豆洗凈,幾種肉切成丁,與適量的水一起裝入竹筒(不要裝滿),筒口用香蕉葉塞緊。用炭火或柴火烘烤,烘烤時,要不斷轉(zhuǎn)動竹筒的位置,待烤至散發(fā)出米飯香味時,再改用微火烘烤10分鐘左右即成。
〖編輯:修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