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華
三十年前,書房于我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8歲那年,向來對趕場漠不關心的我,突然盼起趕場來了。
原來趕場時,鄉(xiāng)場上多了一個流動書攤。矮矮的售書員手里揮動著一本薄薄的連環(huán)畫,對著小孩們大聲吆喝道:
“嗨,看畫畫書哈!書名叫《泥鰍看瓜》,有個兒童叫泥鰍,他把西瓜掏空了,套在自己的頭上,潛伏在水塘里,敵人下鄉(xiāng)掃蕩,看見水里有個西瓜,趕忙下水去抱西瓜,被泥鰍拖往深水處淹得半死,只好乖乖地當了泥鰍的俘虜……好便宜呢,才8分錢一本哦。”
小孩們全都圍了上去?!赌圉q看瓜》轉眼功夫就被一搶而空。我沒有買到,買一本相對便宜的連環(huán)畫《西門豹》,9分錢,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那一年我讀三年級。剛剛識字,鄉(xiāng)場上便及時來了流動書攤,好比干旱的禾苗遇上一場甘霖,解渴!從此,趕場天對我們而言,簡直就是一次精神的盛宴,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
更為可喜的是,半年以后,我竟然過上了天天過節(jié)的好日子。
原來,縣新華書店人手不足,為節(jié)省成本,委托各鄉(xiāng)鎮(zhèn)供銷社代銷圖書。于是代銷圖書的任務就落到我母親頭上。母親那時一個人承擔百貨和棉布門市部的經銷工作,本已超負荷了,代銷圖書對她而言是額外負擔。母親臉上布滿愁云,卻不知道我在旁邊喜上眉梢、心里正偷偷地樂開了花呢。
近水樓臺先得月,母親的柜臺成了我的書房。新書就像那源頭活水,我一頭扎進這活水中,盡情地沐浴、盡情地嬉戲、盡情地享受著。遇到特別精彩的連環(huán)畫,我要求母親給我買下,母親說,我哪里有錢給你買?你覺得好看,看就是了嘛。我一聽有理,免費的圖書不看白不看。美中不足的是,有時看一本連環(huán)畫正入迷的時候,有人來買書了,指著要買我手中正在看的那一本。母親不由分說,奪下我手中的連環(huán)畫,賣給來買書的少年;我則沉湎在故事情節(jié)中不能自拔,心里像剝我身上衣、奪我口中食一樣難受。為了避免這樣的缺憾,來了新書我就拼命地提高閱讀速度,力爭在新書被人買走前看完。快快快!每看一本新書都仿佛有人在后面追趕我一樣。就這樣我除了完整地看完了《雞毛信》《水兵與祖國》《楊門女將》《鄂爾多斯風暴》等連環(huán)畫外,還閱讀了大量用長篇小說改編的系列連環(huán)畫,如《楊家將》《岳飛傳》《紅巖》《紅旗譜》《林海雪原》等。這些連環(huán)畫極大地拓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當連環(huán)畫漸漸不能滿足我的閱讀需求時,母親的同事熱情地將我領入文學殿堂。一部長篇小說《烈火金剛》看完,我終于領悟到小說的好處了:故事情節(jié)更加豐富完整、描寫更加生動細膩、容量更大。與連環(huán)畫相比,連環(huán)畫只是一盤點心,而小說則是豐盛的大餐。從此迷上了小說不能自拔。母親門市部的小說,記得有《晉陽秋》《播火記》《青春之歌》等,我得拼命地快速閱讀,要搶在別人來買走之前讀完。來買小說的多是機關干部,看見母親奪下我手中的書,于心不忍,就說:“不急不急,等他看完了我再來買吧。”感激之余,我唯有進一步加快速度。卻不料因此培養(yǎng)了我的速讀能力。一部磚頭厚的長篇,我可以在兩天之內看完。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文革”的風暴就席卷全國。一天,來了一群紅衛(wèi)兵,將母親門市部書架上的小說登記造冊,開了一張收條給母親,就將幾十部小說當街焚燒了。邊燒邊對圍觀的群眾宣傳:燒的都是封資修的黑貨,是大毒草,看這些書是要中毒的。從此母親不再兼賣圖書,我少年時的“書房”得而復失。
沒了書精神極度饑餓,于是四處打聽,誰誰誰家里有小說,趕忙登門去借。那年月,家里有本小說多么珍貴,豈肯輕易示人?即使是信得過的好友,借出時也要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弄丟了!有的主人甚至在書的扉頁上寫上: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了不還,難上加難!
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貪婪地看起來。學校此時也處于半停課狀態(tài),《毛主席語錄》早已代替課本,幾次帶小說去學校都差點被發(fā)現,一旦發(fā)現當即收繳。我只好躲進莊稼地里偷偷地看,晚上回家,便用報紙將小說包好,埋在裝柴灰(那時做飯燒木柴,柴灰可做肥料)的木桶里,防止被人發(fā)現。那情景跟小學課本里的課文《秘密學習》極為相似。
“文革”的烈火越燒越旺,武斗越來越慘烈,學校全面停課,這一停就是三年。
三年后“復課鬧革命”,我進入沿河中學學習。除了黨報、馬恩列斯、毛主席著作、魯迅少量文章外,依舊無書可讀。有段時間,幫表叔看家,表叔指著地柜說,那里面有我學過的舊課本,你可以在家里看,但是千萬不要拿出去。這些舊課本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漢語》《文學》分科的教材,極具可讀性。在這些舊教材里,我第一次讀到了《皇帝的新裝》《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王冕》等名篇。讀到短篇小說《惠嫂》,《惠嫂》中昆侖山上的一棵草的形象從此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中。前幾天央視一套熱播電視連續(xù)劇《在那遙遠的地方》,劇中人袁鷹、昆侖山上翱翔的鷹的形象、兩代戍邊的指戰(zhàn)員們可愛的臉龐,讓我一下就聯想起《惠嫂》里面的人物來,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
在這些舊課本里,我還了解到“文學起源于勞動”的道理,那則知識短文寫得極為生動,極為有趣,其中一段甚至有些俏皮:
你的山歌是我的,
我從云南學來的;
我在河邊打瞌睡,
你從我口袋里偷去的。
有限的舊課本,固然能解一時之渴,卻不能滿足成長之需。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唐建新先生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少年時期是人成長過程中大腦的灌漿期。那時的我整天就想著到哪里去找一本書來看。有書看的日子比過年還快樂,沒書看的日子我就像旱地里的禾苗,打不起精神。在我個人生活的圈子里,凡藏書之家我?guī)缀醵嫉沁^門。但是我千辛萬苦從他們那里借來的書大部分有來無回,大部分都被老師收繳了。我因長期沉湎于“封、資、修黑貨”(“文革”中對古典文學、外國文學、蘇俄文學的蔑稱),被指導員(相當于今天的年級組長)列為思想復雜、中毒較深的危險學生之一,入團屢屢受挫。盡管如此,我仍然癡迷于閱讀不能自已,為伊消得人憔悴。那時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有書看,最好能擁有一間書房,里面收藏的書我一輩子也看不完。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我明白這純粹是癡人說夢罷了。
三十年來,書房是我精神的家園
粉碎“四人幫”,我們終于迎來了文藝的春天、科學的春天。77年恢復高考,我考上了我心儀的中文系,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了。除了古今中外名著,我還大量閱讀了《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借書、讀書、還書,成了我大學時代最愜意的事。
學校的圖書館,是我們公共的大書房。我們曾經抱怨過,圖書館借書的窗口太小了!管理員老師說:你們嫌小,前幾年啊(指“文革“中),我還嫌大呢。那時候,是知識越多越反動,誰還看書?再說,圖書館也沒有什么藏書,我整天守著空蕩蕩的窗口,感覺它好大好大。這一大一小感覺上的變化,見證了撥亂反正的時代變遷,我們更加珍惜有書看的日子。走上教學崗位后,每月的薪酬將近一半都用在買書上。買書、藏書,書包滿了,改為書箱;書箱滿了,改為書柜……1992年,市政府分配給我一套86平米的福利房,從此我有了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書房,終于圓了我的書房夢。
我的書房雖然小,但與學校圖書館的藏書互為補充,這樣我便有了一大一小的兩大書房。徜徉在這兩個書房中,我可以時時充電,日日更新。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的閱讀又從紙質書籍轉入電子傳媒。一個筆記本電腦隨身帶,仿佛隨時攜帶一座國家級圖書館,我的書房頓時從有限變成了無限。守著有形的書房,遙望虛擬的書房,好比守著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充實感、滿足感油然而生。
我認為一個教師的成長史,也就是他的閱讀史。讀書不僅充實和豐富了我的人生,而且提高了我的職業(yè)魅力。同樣的科班出身,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基礎知識與專業(yè)理論,為什么有的教師卓有建樹,有的卻終身碌碌無為?我想區(qū)別就在于是否繼續(xù)學習、廣泛閱讀。莊子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睕]有厚積,焉能薄發(fā)?未曾得心,焉能應手?在課堂教學中,我之所以能夠做到舉三證一勤編織,左右逢源信手拈;講臺三尺騰細浪,眉睫萬里卷風云,是與我長期以來熱愛閱讀分不開的。
隨著歲月的流逝,總有一天我會告別講臺。但是,只要我生命不息,我是永遠不會告別我的書房的。書房過去是我精神的家園,現在是,將來仍然是。
(作者單位:深圳松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