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舸 張美芬
摘要:本文從政黨政治的一般概念出發(fā),分析了臺灣政黨政治所經(jīng)歷的三個發(fā)展階段及其在不同階段所具有的特征。文章認為,自臺灣政黨輪替以來,島內(nèi)多黨紛爭的局面正在隨著政黨之間的重新整合而結束,一個以藍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為特征的“兩黨制”政黨政治已經(jīng)開始。但與此同時,臺灣政黨政治中的非理性因素依然嚴重,族群矛盾、“臺獨”意識形態(tài)、肢體沖突等現(xiàn)象依然存在,構成臺灣政黨政治未來良性發(fā)展的嚴重障礙。
關鍵詞: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歷程;時代特征
中圖分類號:D0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027—04
政黨政治是隨著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而不斷演進的一種政治制度,它伴隨政黨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在社會政治生活和政體運作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而逐漸形成。政黨政治主要涉及政黨介入政治的方式、準則、狀況和結果,以及不同政黨圍繞競選、組閣、執(zhí)政方針等重大問題而進行的斗爭[1]8。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發(fā)展的不同進程使得政黨政治在縱向呈現(xiàn)高低不同階段,在橫向呈現(xiàn)紛繁復雜的具體形式。臺灣的政黨政治源于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后實行的威權體制,最初經(jīng)歷了蔣氏父子時期國民黨一黨獨大,“以黨領政”、“以黨領軍”、“以黨領社”的“黨國一體”威權體制;進而走過李登輝執(zhí)政時期政治轉型、國民黨分裂、黨外組黨、多黨競爭的政黨政治最初形式;從2000年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實現(xiàn)執(zhí)政黨首次輪替到國民黨再次執(zhí)政,臺灣以民主政治為取向、以選舉和政黨競爭為特征的西方式政黨政治開始確立起來。本文將臺灣政黨政治的發(fā)展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兩蔣威權一黨制時期(1949-1988)、李登輝一黨獨大、多黨競爭時期(1989-2000)以及2000年以來政黨輪替、“泛藍”與“泛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競爭與并行發(fā)展時期。在梳理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歷程的基礎上,文章分析了臺灣政黨政治的時代特征。
一、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及其特征
臺灣島內(nèi)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一階段是兩蔣威權一黨制(1949-1988)。1947年,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在南京頒布了《中華民國憲法》,并在“內(nèi)戰(zhàn)”旗號下,操縱第一屆國民大會制定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9年5月,敗逃臺灣的蔣介石國民黨政權根據(jù)“臨時條款”頒布了“戒嚴令”,宣布臺灣地區(qū)處于“戰(zhàn)時動員狀態(tài)”,全省實行戒嚴。此后國民黨又通過了一系列法令、法規(guī),構建了戡亂法制體系,作為維持國民黨一黨專制和“黨國一體”威權政治的法律依據(jù)。這個時期國民黨威權一黨制的主要特點是:
1.在“黨國一體”的架構上“以黨領政”、“以黨領軍”、“以黨領社”。國民黨“中央全會”和“中央常務會委員會”是整個決策的核心,地位遠遠高于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門,島內(nèi)重大事務都先由這兩個系統(tǒng)決定。歷經(jīng)兩年改造,國民黨以黨代政,黨政不分威權體制徹底建立,其特點就是:黨、政、“民意”機關相協(xié)調(diào);在“中央”層面,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下設置“黨政關系會議”(1955年后改為“中央政策委員會”)為黨政最高領導機關;在地方層面,市縣鄉(xiāng)鎮(zhèn)都設由黨、政、“民意”機關主要黨員組成的“政治綜合小組”,為地方權力核心,發(fā)揮工作上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作用。[2]93國民黨通過黨工系統(tǒng)和政工系統(tǒng)對軍隊加以控制,軍隊既是黨軍又是國軍?;鶎咏M織深入到村落、學校、企業(yè),對全社會實行政治領導。國民黨“中央”通過各功能部門中的黨組織牢牢控制著“國家機器”。
2.“總統(tǒng)”和“中央民意代表”終身化。雖然1947年的《中華民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只能連任一次,但經(jīng)過1960、1966和1972年的幾次修正后,國民黨通過“臨時條款”取消了這種限制,蔣介石集權獨裁就取得了終身化的法理依據(jù)。蔣介石身兼三職,即“黨的總裁”(后改為主席)、“國家總統(tǒng)”和三軍統(tǒng)帥,黨政軍三大權力系統(tǒng)集于一身。與此同時,由于“中央”層面“民意代表”選舉被凍結,“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委員”都是1947年和1948年在大陸選舉的,“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jiān)察委員”因而成為終身制。更突出的是,修改后的“臨時條款”規(guī)定,“總統(tǒng)”由“國民大會”間接選舉產(chǎn)生,這實際上是從法律上進一步保證了“總統(tǒng)”權力的終身化。由蔣氏父子主導的黨國威權體制就好比一把雨傘,國民黨的黨組織是傘柄,而雨把則控制在強人手中;強人撐開傘面,控制起整個“國家”與社會,在風吹雨打中前進。[2]104
3.嚴禁黨外組黨,打擊“臺獨”勢力。國民黨依據(jù)“戒嚴體制”,剝奪了臺灣人民罷工、游行、集會、結社等各項民主權利,并對廣播、電視、出版事業(yè)實行嚴格檢查,實行非常時期的軍事管制,實行“報禁”和“黨禁”。國民黨在政黨體系上堅持一黨專制,雖然1949年跟隨國民黨退臺的“中國青年黨”和“中國民主社會黨”一直合法存在,并可以進入內(nèi)閣,但這只是國民黨展示所謂“民主體制下的聯(lián)合政府”的擺設,事實上這兩個政黨有名無實,在政治權力運作中不起作用,其組織和活動也受國民黨的嚴密控制,更談不上監(jiān)督和制衡能力。在嚴格“黨禁”的同時,國民黨還嚴厲打擊“臺獨”活動,把“臺獨”組織等同于“叛亂”,禁令“臺獨”分子參加縣市長和“地方民代”選舉。對島內(nèi)任何鼓吹“臺獨”的人一經(jīng)抓捕即予以判刑;對于逃亡島外的“臺獨”分子,蔣介石或把他們列入“臺獨”黑名單,下令通緝,嚴禁返臺,或從內(nèi)部分化瓦解。最典型的便是廖文毅事件:“臺獨領袖”廖文毅于1960年在日本成立“臺灣獨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自任“總裁”,蔣介石要求日本政府取消該組織并限制廖文毅的活動,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廖文毅招降。1965年廖文毅宣布解散“臺灣獨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此后,一系列“臺獨”分子諸如鄭萬福、吳振南、廖文耀等都相繼解散其組織。蔣氏父子在嚴厲打擊“臺獨”勢力的同時,還通過文化、文學、文藝等方式遏制“臺獨”思潮,堅持儒家文化,查禁“臺獨”書刊,禁止在大學開設“臺灣文學系”,成立文藝團體也必須冠以“中國”之名。
二、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二階段及其特征
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李登輝一黨獨大、多黨競爭時期(1989-2000)。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兩蔣威權體制在臺灣日益面臨嚴重的內(nèi)外政治危機。島內(nèi)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推動中產(chǎn)階級要求政治革新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大陸“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對臺政策不僅彰顯了“戡亂體制”的保守與僵硬,而且使國民黨當局以大陸為假想敵的“戒嚴體制”失去存在理由,特別是1979年中美建交、美臺“斷交”,美國在全球推行“人權外交”戰(zhàn)略,要求臺灣當局改善臺灣人權狀況,推動政治民主化,從根本上動搖了兩蔣確立的威權一黨制,臺灣當局不得不從島內(nèi)著手,進一步滿足臺灣本土人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利益要求,推行“革新保臺”政策,導致臺灣政治生態(tài)開始轉型。
在政治轉型過程中,臺灣自由知識分子和具有地方實力的中產(chǎn)階級互相支持,要求改變與其經(jīng)濟地位不適當?shù)恼蔚匚?呼吁以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開放取代保守僵化的專制獨裁,實施現(xiàn)代西方民主政治。在這樣背景下,國民黨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逐漸開放“二元選舉體制”,①不斷整合地方新生代精英進入核心政權,在民主和權威之間尋找平衡,李登輝就是此時被蔣經(jīng)國選入領導核心的本土人。國民黨大幅開放選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精英與國民黨威權的對立,因為選舉“能使大多數(shù)的臺灣人以候選人或投票的身份,去介入地方事務的管理。在中央級機關完全由外省人控制的情況下,投身于地方政府、介入地方事務,確能使臺灣人的挫折感獲得相當程度的緩和?!盵3]62然而,隨著地方選舉持續(xù)而公開舉辦,本土色彩濃重的臺灣人參政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高,早在日據(jù)時期就產(chǎn)生的“臺灣人”意識開始向“國民意識”惡性轉化,為“臺獨”勢力駕馭這一意識最后徹底擊潰國民黨威權一黨制打下伏筆。這一時期臺灣政黨政治的主要特點是:
1.國民黨繼續(xù)執(zhí)政但黨內(nèi)出現(xiàn)分裂。1988年1月,蔣經(jīng)國病逝。1988年7月,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主席后,著手改造國民黨,大力推動國民黨的臺灣化,培植以臺籍精英為主體的“主流派”,與以郝柏村、李煥、蔣緯國等為主體的大陸籍國民黨元老派構成的“非主流派”展開激烈的權力爭奪。李登輝利用省籍矛盾和國民黨主席的便利,尋求在野勢力政治支持,大力打壓“非主流派”。李登輝對國民黨的改造和權力爭奪造成了黨內(nèi)分裂,1993年國民黨“立委”趙少康、郁慕明協(xié)同一些“非主流派”黨員宣布脫離國民黨,另立新黨,標志著國民黨正式分裂。此后李登輝又利用“總統(tǒng)選舉”進一步破壞黨內(nèi)團結,致使基層黨員和高層人士紛紛脫黨,國民黨也為分裂付出了巨大代價。李登輝對國民黨的分裂,就是“挖國民黨的老根(混淆理念)拆國民黨的祖廟(搞亂組織)、搬國民黨的基石(趕走人才)、斷國民黨的命根(篡改黨章)、打國民黨的要害(破壞輔選)”。[4]28
2.臺灣“執(zhí)政黨”大陸政策背離“一個中國”原則。李登輝主政前幾年國民黨大陸政策還局限在蔣經(jīng)國的既定政策框架內(nèi),1992年臺灣“?;鶗迸c大陸“海協(xié)會”還代表兩岸官方達成了“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然而,1993年后李登輝相繼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中華民國在臺灣”,“兩岸是兩個對等且互不隸屬的政治實體”等分裂言論。1995年李登輝利用訪美機會在國際場合大肆宣揚“臺獨”理念,鼓吹所謂“臺灣生命共同體”,其“臺獨”政策取向徹底暴露。在1996年的“總統(tǒng)”直選中,李登輝以54%的選票當選為臺灣的第九任“總統(tǒng)”,取得推行“臺獨”政策的權力合法性。李登輝推動臺灣政治轉型引發(fā)兩個惡果:一是搞垮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國民黨,培植一個李登輝治下的“臺獨化”國民黨;二是借助政治民主化改革實現(xiàn)臺灣政治“國家化”,為“臺獨”勢力發(fā)展撐起“合法性”空間。
3.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在野黨”迅速崛起,紛紛參與島內(nèi)各級公職選舉,形成多黨競爭的初始態(tài)勢。蔣經(jīng)國最初啟動后被李登輝篡改利用的“政治革新”運動,不僅未能解除國民黨威權一黨專政體制與臺灣地方精英之間的嚴重對立,反而將臺灣地方反對勢力納入體制內(nèi),這些黨外勢力“逐漸脫離了國民黨的控制而發(fā)揮出自主性的本能,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文化、經(jīng)濟及政治結構的改變,反而成為瓦解國民黨威權統(tǒng)治的推動力,促成了第一個反對黨——民進黨的出現(xiàn)?!盵5]41986年,民進黨搶在臺灣“黨禁”解除之前成立,打破了國民黨近40年來一黨專政的威權體制,標志著臺灣幾十年的黨外運動由分散進入組織化階段?!包h禁”解除之后,臺灣更是出現(xiàn)了組黨熱潮,眾多黨派出現(xiàn)并參與政治運作,蔣氏父子的威權一黨制開始徹底向多黨競爭體制轉變。
三、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及其特征
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第三階段是自2000年以來的政黨輪替、“泛藍”與“泛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競爭和并行發(fā)展時期。民進黨是在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的運動中發(fā)展起來的,在草根階層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它成立之后,打著“民主化、年輕化”的口號,規(guī)模迅速擴張,對國民黨造成了強大攻勢,極大地改變了舊有的政黨選舉版圖。在2000年臺灣“總統(tǒng)”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以39.3%的選票率當選,無黨派候選人宋楚瑜得票率36.84%,國民黨候選人連戰(zhàn)得票率僅為23.1%。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標志著臺灣政黨政治時代的正式開始。這一時期臺灣政黨政治的特征是:
1.政黨輪替進一步推動臺灣的政黨政治向前發(fā)展。2000年“大選”后不久,臺灣島內(nèi)建黨風潮再次高漲。宋楚瑜憑借在選舉中近四成的民意支持組建了親民黨,該黨繼承蔣經(jīng)國“親親而愛民”的精神,以“人民第一”為宗旨,在群眾中建立了廣泛政治基礎,逐漸發(fā)展成為臺灣的第三大政黨。與此同時,李登輝支持成立了“臺灣團結聯(lián)盟黨”,該黨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沿著李登輝“兩國論”路線,強烈主張“臺獨”,逐漸發(fā)展成為島內(nèi)“臺獨”的大本營。在臺灣2001年底“二合一”選舉中“臺聯(lián)黨”得票率為8%,成為“立法院”第四大黨。由于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原本一家,在執(zhí)政理念、意識形態(tài)以及大陸政策上極為相似,加上選舉的需要,2003年后三黨實現(xiàn)了整合,組成了“泛藍”陣營。與此同時,民進黨和“臺聯(lián)黨”也組成了“泛綠”陣營,兩大陣營開始角逐2004年“總統(tǒng)”選舉。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宣布成立“國親政黨聯(lián)盟”,共同推出候選人連戰(zhàn)和宋楚瑜組成“連宋配”,而“泛綠”則相應推出候選人陳水扁和呂秀蓮組成“陳呂配”加以對抗。民進黨候選人借“3.19槍擊案”再次贏得“大選”。國親兩黨雖敗選,但“泛藍”陣營卻實現(xiàn)了空前團結。2004年以來,臺灣歷次“立委”、“總統(tǒng)”和縣市長選舉中“泛藍”與“泛綠”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決表明,臺灣島內(nèi)多黨紛爭的局面正在隨著政黨之間的重新整合而結束,一個以藍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為特征的“兩黨制”政黨政治已經(jīng)開始。
2.人數(shù)不斷增加的臺灣中間選民日益成為決定政黨選舉成敗的關鍵因素。從目前臺灣選民的政治立場上看,中間選民以占到全體選民的七到八成,而且仍呈增加趨勢,他們在“統(tǒng)獨”問題上贊成維持現(xiàn)狀,“有自主的立場和政策傾向,而沒有特定的政黨偏好,超脫意識形態(tài),以候選人的政見或政績?yōu)槿∠??!盵6]78在民主政治發(fā)展成熟的國家或地區(qū),中間選民往往是決定政黨能否執(zhí)政的關鍵因素,在臺灣這一特征也日益明顯。臺灣“泛藍”與“泛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在選舉中逐步趨向淡化“族群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炒作,迎合中間選民利益立場,以爭取更多選票。就國民黨而言,在2004與2008“大選”中,淡化“統(tǒng)一”訴求,提出“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已建成生命共同體的意識”以及“返聯(lián)公投”等模糊一個中國原則的口號;就民進黨而言,也在各級選舉中逐步淡化“臺灣獨立”的觀念,弱化“省籍矛盾”、“族群沖突”炒作,強調(diào)維持臺海和平,維持兩岸正常的經(jīng)貿(mào)關系。現(xiàn)實表明,臺灣人數(shù)不斷增加的、務實理性的中間選民正在引導臺灣政黨政治走向理性成熟。
3.克服貪污腐敗和“黑金政治”依然是臺灣政黨政治發(fā)展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在第一次政黨輪替中,國民黨的腐敗和“黑金政治”是其敗選的主要原因。在統(tǒng)治臺灣的55年中,國民黨長期涉足貪污腐敗和“黑金政治”,民怨積累深重,臺灣民眾對國民黨政權極度失望。而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正是刻意把自己塑造成清廉形象,高舉“反黑金”、“反貪腐”旗號,鼓吹成立“負責任政府”,在選舉中贏得大批中間選民。然而,民進黨在8年的執(zhí)政期間,不僅也未能克服貪污腐敗和“黑金政治”,相反賄選、非法政治獻金層出不窮,甚至出現(xiàn)利用黑道組織來干預選舉過程的現(xiàn)象,“扁家弊案”成為民進黨貪污腐敗和“黑金政治”最大代表。國民黨再次執(zhí)政,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克服貪污腐敗和“黑金政治”不僅是國民黨將面臨的敏感問題,也是臺灣政黨政治健康發(fā)展面臨的嚴重問題。
4.“泛綠”陣營的“臺獨”政治綱領是臺灣政黨政治未來良性發(fā)展的巨大隱患。民進黨從成立到發(fā)展壯大,自始自終都與“臺獨”理念如影隨形。1986年9月民進黨宣布建黨,通過“臺獨”黨綱,宣稱在臺灣“實行美國式的‘民主自由政治體制,實施依法行政、司法獨立、政黨平等與自由”,主張由臺灣全體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決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聯(lián)合,都沒有決定臺灣政治歸屬的權利。”[7]2891988年4月,民進黨又通過“四一七決議文”,聲稱“臺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于以北京為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臺灣國際地位之變更,必須經(jīng)臺灣全體住民自決同意”。[8]自此,民進黨逐步成為島內(nèi)“臺獨”勢力的代表,并逐漸主導島內(nèi)“泛綠”陣營?!芭_獨”思想在臺灣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但有違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政府為了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已發(fā)出“臺獨”就是戰(zhàn)爭的堅定警告。沒有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就沒有臺灣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更不會有臺灣政黨政治的良性發(fā)展。
四、結束語
臺灣政黨政治以西方式的民主政治為藍本,從最初一黨專政的威權體制中脫胎換骨,逐漸確立起以藍綠兩大政黨聯(lián)盟為特征的“兩黨制”政黨政治制度,在一定意義上體現(xiàn)了文明政治發(fā)展的一種獨特模式。波裔美籍政治學家亞當·普里薩沃斯基(Adam Przeworski)認為,民主是一個政黨在選舉中失利的體制。這種選舉滿足三個條件,即選前的不確定性,選后之不可更改性和選舉的重復性。[9]488從2000年國民黨敗選以及后來的選舉來看,臺灣的政黨選舉基本上符合民主選舉的三個條件,無論哪一個政黨失敗都基本平靜地接受了另一個黨勝選的現(xiàn)實,沒有任何政治人物或政黨通過非民主程序的方式去否認民選的政府,而且無論是執(zhí)政黨還是在野黨都重視在體制內(nèi)解決問題,這是臺灣政黨政治漸進成熟的表現(xiàn)。特別是在2008年“總統(tǒng)”選舉中,兩大陣營都能更多關注與選民切身利益相關的經(jīng)濟社會問題,而不是像以往那樣以“統(tǒng)獨”或意識形態(tài)引導選民投票,選民投票和政黨競爭更趨于理性。但與此同時,臺灣的民主政治運作還遠不規(guī)范,政黨政治中的非理性因素依然嚴重。比如挑唆族群矛盾、“臺獨”意識形態(tài)、肢體沖突等現(xiàn)象依然存在。在民主的表象之下,各政黨選票高于一切,政黨利益高于國家利益,金權黑道勢力猖狂,“立法院”亂象頻生,政黨之間為了否定而否定現(xiàn)象還依然存在,這些將構成臺灣政黨政治未來良性發(fā)展的挑戰(zhàn)。
注釋:
①所謂二元選舉體制,即蔣介石國民黨在敗逃臺灣后,為了緩解與島內(nèi)居民之間的沖突,彌補面臨的統(tǒng)治合法性危機和認同危機而推行的所謂“開放地方,封閉中央”的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開放地方“民意代表”和縣市級以下公職人員由人民直接選舉產(chǎn)生,但“中央”核心權力層人員則由國民黨直接任命。
參考文獻:
[1]傅金鐸.國外主要國家的政黨政治[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8.
[2]孫代堯.臺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8.
[3]高立夫.海島中國[M].臺北:洞察出版社,1987.
[4]劉紅.李登輝如何危害國民黨的[J].臺灣研究,2000,(3).
[5]張黎宏.臺灣地區(qū)政黨體系發(fā)展導論[J].臺灣研究集刊,2002,(4).
[6]楊劍.臺灣政黨政治與“中間選民”[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04,(2).
[7]劉德久等.解讀臺灣—1949年后臺灣社會發(fā)展紀實[M].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2000.
[8](臺灣)聯(lián)合報新聞網(wǎng).民進黨“臺獨”政策的轉變[EB/OL].http://mag.udn.com/mag/abian/storypage.jsp?f_ART_ID=369754.
[9]亞當·普里薩沃斯基等.何者使民主體制得以存續(xù)[A].田弘茂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M].臺北:業(yè)強出版社,1997.
O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Party Politics
LIU GeZHANG Mei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Hebei,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party poli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stages that Taiwan party politics has experienced and it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maintains that the re-integration among parties saw an end of multi-party disputes since Taiwan Democracy and Progress Party took office; and that a kind of “two-party system” model of party politics characterized by two party alliances—“Pan-blue camp” and “Pan-green camp”—is forming. Meanwhile, the irrational factors constructs serious barriers to prevent Taiwan party politics to develop healthily in the future, such as ethnic conflict,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ideology and physical conflicts and etc.
Key words: Taiwan; party politics; developing proces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