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平 郭曉芹 張清慧 吳毅凌 黃中敏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由于該病以隱形感染為主,傳播途徑廣,嬰幼兒普遍易感,易在幼托機構出現(xiàn)聚集性發(fā)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幼托機構工作人員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及便利性、對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需求情況將會影響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為此,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以期了解上海市松江區(qū)幼托機構工作人員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獲取途徑和需求情況,為進一步實施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基線數(shù)據(jù)。お
1 對象與方法
在上海市松江區(qū)管轄的15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分別隨機抽取1家幼兒園。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對入選幼兒園的所有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最后得到合格問卷132份。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調查問卷由2人分別錄入。完成后進行一致性檢驗,對不一致的變量核對調查表,修改數(shù)據(jù)庫,最后將修正好的數(shù)據(jù)庫轉化為SAS數(shù)據(jù)集,應用SAS 9.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お
2 結果
2.1 一般人口學特征
本次調查的132名幼托機構工作人員中,本地戶籍124人,占93.94%,外地戶籍8人,占6.06%;25歲~年齡組45人,占34.09%,35歲~年齡組占21.97%,45歲~年齡組占17.42%,>55歲的對象14人,占10.61%,≤25歲的對象21人,占15.91%。職業(yè)以幼兒教師為主,有62人,占46.97%,幼托保育員32人,占24.24%,幼托醫(yī)生14人,占10.61%,其他24人,占18.18%。
2.2 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88.64%的調查對象知曉“手足口病的癥狀一般較輕微,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丘疹為主”,僅有5人表示“不清楚什么是手足口病”。調查對象知道“手足口病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傳播”的有123人,知曉率為93.18%,但手足口病通過“空氣”、“食物和水”傳播的知曉率僅分別為51.52%和32.58%。21.21%的調查對象錯誤地認為“手足口病可以通過接觸動物”傳播。132名調查對象中“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可以預防手足口病”的知曉率為93.94%;其他預防措施的知曉率均在75.00%以上。有9.85%的調查對象錯誤地認為“通過打疫苗來預防手足口病”(表1)。お
2.3 相關知識的獲取渠道
132名幼托機構工作人員獲取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為電視臺、報紙、衛(wèi)生部門宣傳材料和老師之間交流;而他們期望獲取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途徑也主要為電視臺、報紙和衛(wèi)生部門宣傳材料。由此可見,手足口病目前的宣傳渠道與調查對象期望的渠道大致相符(表2)。
2.4 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獲取的最可靠途徑
132名調查對象中,45.45%認為獲取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新聞媒體最可靠,其次是“衛(wèi)生部門”和“宣傳材料”(表3)。
2.5 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需求
在幼托機構工作人員最需要的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方面,132名對象回答的第1順位中,31.82%最需要了解“預防措施”,其次是“患病后的護理方法”和“治療方法”(表4)。
3 討論
雖然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復雜,以隱形感染為主,學齡前兒童普遍易感,增加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難度,但手足口病作為一種腸道傳染病,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的。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開展廣泛、全面、形式多樣及內(nèi)容豐富的手足口病知識宣傳教育。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幼托機構工作人員對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整體掌握情況良好。70%左右的幼托機構工作人員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知識和預防控制措施,但部分對象對手足口病相關知識存在一些錯誤認識。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大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調查顯示,幼托機構工作人員目前獲取手足口病知識的渠道與他們期望的渠道大致相符,都是以電視臺、報紙、衛(wèi)生部門宣傳材料和老師之間的交流為主,目前的宣傳途徑基本可以滿足調查對象的要求。同時幼托機構工作人員認為,獲取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最可靠的途徑是“新聞媒體”、“衛(wèi)生部門”、“報紙”和“宣傳材料”;他們最希望學習的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是“預防措施”、“患病后的護理方法”、“消毒知識”和“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等。
相關部門應該在幼托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針對性的宣教活動,豐富宣教形式,拓展宣教途徑,提供他們期望學習和了解的知識,增加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強化手足口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期報告手足口病患兒,及時阻斷傳播途徑,防止手足口病的暴發(fā)和流行。お
4 參考文獻
[1]申云芳.一起托幼機構兒童手足口病暴發(fā)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29(5):469.[2]林晶,李雪濤.鄒城市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4):621-622.
[3]朱渭萍,儲強,王勇,等.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05—2007年手足口病疫情監(jiān)測分析.上海預防醫(yī)學,2008,20(8):372-375.
[4]萬俊峰,朱理業(yè),劉紅,等.阜陽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流行病學分析.安徽醫(yī)學,2008,29(4):344-345.
[5]史建國,吳春燕.一起手足口病爆發(fā)的流行病學調查.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32(11):1498.
(收稿日期: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