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學術期刊審稿制度的現(xiàn)狀,論述了當前學術期刊界普遍采用的專家匿名審稿制需要注意的問題,剖析了常見的專家匿名審稿制的認識誤區(qū),建議完善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在發(fā)揮專家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應大力加強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學術刊物;責任編輯;審稿制度
[中圖分類號]G2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763(2009)04-0126-03
目前在學術界,有許多學術刊物為了提高刊物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嚴把稿件質量關,減少和杜絕關系稿、人情稿,加強學術界的學術道德建設,紛紛在稿件的審稿制度中采取了專家匿名審稿的方式,有些學術期刊又把這種制度稱為雙盲制,即責任編輯在稿件送審前將作者的所有信息隱去,如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等;審稿意見返回后,責任編輯又隱去審稿人的所有信息,如姓名、工作單位等,然后將審稿意見反饋給作者本人,供其參考。
在這種制度采用以前,有些學術刊物是編輯部內(nèi)部審稿,即責任編輯初審,主編復審和終審。這種制度需要責任編輯及主編具備較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優(yōu)點是審稿周期較短,稿件不會丟失,并且節(jié)省審稿費用。到目前為止,仍然有不少期刊繼續(xù)采用這種制度。這種制度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就責任編輯和主編的專業(yè)知識和學術水平而言,與全國的學科專家相比,顯然不如該學科的著名專家學者,并且少數(shù)人所見亦有限,不可能涉獵那么多領域。與編輯部內(nèi)部審稿制相比,專家匿名審稿制在把握稿件的學術質量方面,無疑具有優(yōu)勢。然而,這并不等于說,一旦采用了專家匿名審稿制,便會萬事大吉,責任編輯和主編便可高枕無憂。事實上,采用了專家匿名審稿制的學術期刊,編輯部在審稿方面仍然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并且不得不做。
一常見的專家匿名審稿制的認識誤區(qū)
許多人因為對編輯工作不太了解,或者停留于表面現(xiàn)象、了解不深,便以為做編輯很簡單、很輕松,況且編輯有發(fā)稿權,別人要找編輯、求編輯。許多人甚至誤認為編輯工作就是改正幾個錯別字,當然不難也用不著什么高深的專門知識和學問。過去,有些編輯部自己審稿,事情還多點。現(xiàn)在,實行專家審稿制和匿名審稿制(雙盲審稿制),編輯們更加輕松了。
這些認識誤區(qū),如果是一般人,影響還不大,如果是主管單位和主辦單位的領導,或者與學術期刊相關的有影響的人物,那么對學術期刊的影響就不可小覷了。
事實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許多編輯會認識到,專家匿名審稿制會大大增加編輯的工作量,并且,因為審稿過程變得復雜了,對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編輯首先要初審,對那些明顯不合要求的來稿進行淘汰處理,對那些要求送審的論文,也要進行初審,編輯要對學術論文作初步的判斷和適當?shù)奶幚?,什么樣的論文適合什么樣的專家審閱,其中大有學問,如果工作馬虎、草率了事,就不容易給稿件一個客觀合理的評價;如果工作認真負責,對刊物和對作者負責,編輯就得給送審的論文找一個適當?shù)膶ο蠛推偶摇乙晃缓线m的審閱專家。做好這一項工作就很不簡單,編輯要有一份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名錄,并且要經(jīng)常與審稿專家學者保持聯(lián)系,要不然,人家出國去了,你把稿件寄出去,豈不會“泥牛入海無消息”?稿件返回來之后,編輯要復審,判斷審查專家的審稿意見如何,有些專家可能不太認真,有些可能很認真,等等,復審里面也大有學問。
審稿次數(shù)增多,審稿的周期增長,審稿專家各有特色,審稿專家對稿件的判斷標準與編輯部的判斷標準千差萬別,這些現(xiàn)象無疑增加了編輯工作的難度。對論文的評審,其評價標準并不如菜市場上買小菜那樣簡單,1斤是1斤,1兩是1兩,對同一篇論文,兩位專家的評審可能有差異,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相反的意見。編輯的學識和水平就在于能夠正確地處理這些疑難稿件,而這些有爭議的疑難稿件發(fā)表后往往會在學術界產(chǎn)生或好或壞的影響,編輯不得不小心謹慎處理。學術刊物需要發(fā)表一批有原創(chuàng)性的能夠引起學術界關注的有影響的稿件。如果刊物上的文章四平八穩(wěn),新意不多,那還有什么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性可言?
二正確認識責任編輯在審稿中的主導作用
1不斷完善專家匿名審稿制度,發(fā)揮專家的主體作用
既然學術期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是為了更好地準確把握所發(fā)表稿件的學術質量,防止低質量的學術論文甚至抄襲拼湊的假論文得以出籠,是為了提高刊物的學術質量,那么編輯部就得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值得信賴的審稿人隊伍。專家審稿的好壞、審稿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找什么樣的專家,因此,專家在審稿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
就一般情況而言,專家對稿件的客觀公正而又準確的評審,能夠幫助編輯正確地處理該稿件從而決定是否刊用該稿件,專家的意見在該稿件是否錄用的處理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不能錄用的稿件,專家的結論在一般情況下具有決定作用。
2大力加強責任編輯在審稿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所謂專家匿名審稿制度,當然在這制度中居主體地位起主體作用的是專家,這是毋庸諱言的,不然為何還叫專家匿名審稿制呢?但不可否認,專家匿名審稿制是一種相對編輯部內(nèi)部審稿而言比較復雜的審稿制度。專家評審時,只對這一篇稿件進行評審,專家既不知道編輯部有多少同類稿件,也不知道這些同類稿件的學術水平如何,更不知道編輯部收到多少稿件,且其他稿件的學術質量如何,因此專家審稿時只能是就某篇文章而言,只能就事論事,并只能就該篇文章與其所熟悉的某學科內(nèi)的文章進行對比,只能用某位專家自己的標準來評審手里的論文。從而判斷該論文是否有發(fā)表價值,有多大的價值。
專家對所審稿件應該有發(fā)言權,但是因為專家對編輯部的所有來稿并不知情,存在認識盲區(qū),對該稿件在所有稿件中的學術價值排序情況并不了解。因此,并不能完全依賴專家的匿名審稿意見取舍稿件。而責任編輯和編輯部對所有稿件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與了解。在這種情形下,責任編輯和審稿專家對稿件的了解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責任編輯和編輯部在復審稿件時應該充分考慮各種情況,慎重取舍稿件。編輯部在依靠專家匿名審稿的同時,應該充分發(fā)揮責任編輯在審稿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3期刊編輯部與責任編輯在審稿制度中的責任分析
期刊編輯部對稿件的處理,最終要承擔直接責任。責任編輯受編輯部委托,負責處理某些欄目的作者稿件,首先要初審稿件,初審合格后的稿件要選擇合適的專家送審稿件,專家審閱的稿件返回結果后,責任編輯要復審稿件,根據(jù)編輯部的選稿原則提交符合條件的稿件給編輯部討論定稿。
三責任編輯在稿件處理中的主導作用
1專家審稿的差異性處理
就所有審稿專家而言,他們每一個人的評審標準必然有差異,這些差異必然影響到他們對論文作出的評審結論。
編輯必須認識到這些差異,在復審稿件和處理
是否錄用這些稿件時,充分考慮到這些差異的存在,避免為專家的這些評審誤差所誤導,在取舍稿件時,避免對稿件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比較準確地作出是否刊用某一篇論文的結論。當然,正是因為專家審稿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便也形成了某位專家的審稿風格與審稿特征,譬如某位專家審稿很嚴格,另一位專家則對標準把握比較松,等等,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2審稿簽的設計與應用原則
審稿簽是為了方便專家審稿和有利于編輯部取舍稿件而設計的,因此,審稿簽的設計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方便專家審稿原則,二是有利于編輯部取舍稿件原則。圍繞方便專家審稿原則,編輯部很有必要簡要說明刊物的宗旨和辦刊目標以及學術價值導向,簡明細化量化審稿評判標準,并要求專家圍繞這些標準作出學術價值判斷和稿件取舍的明確建議,而不能含糊其辭。譬如可以在審稿簽的稿件送審說明中以文字方式注明稿件的學術價值評價等級選項:1)學術價值很高;2)學術價值高;3)學術價值較高;4)學術價值一般;5)學術價值不足;6)無學術價值。編輯部也可以注明稿件取舍的建議標準等級選項:1)建議盡快發(fā)表;2)建議發(fā)表;3)建議修改后發(fā)表;4)建議退還,改投他刊;5)建議退還,不能發(fā)表。為了盡最大的可能規(guī)范評審標準,編輯部很有必要認真討論,集中專家意見,設計一份評審標準比較詳細的審稿簽,責任編輯要經(jīng)常檢查對比審稿專家在評審論文時所持的標準與編輯部所制定的標準問的差異。
3專家審稿隊伍建設
編輯部要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審稿專家隊伍,一支可靠的專家隊伍是學術質量的守門人,十分重要。在學術界比較浮躁的今天,許多作者急功近利,學術道德喪失,抄襲剽竊事件時有發(fā)生,有些是知名教授,甚至是院士。
一旦抄襲論文發(fā)表出來,通過了各種審稿環(huán)節(jié),雖然文責自負,作者要負主要責任,但對于編輯部和編輯來說,對于學術刊物本身,都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專家審稿隊伍建設必須引起編輯部和責任編輯的高度重視,必須建立動態(tài)的專家名庫,時時跟蹤專家信息,從而準確地為每篇稿件選擇合適的審稿人,對稿件學術質量作出正確的判斷。
4利用軟件檢測系統(tǒng)檢測稿件是否抄襲
目前,我國學術界檢測鑒定的軟件有多種,主要有CNKI研發(fā)的AMLFP系統(tǒng),武漢大學沈陽副教授研發(fā)的RDST ANTIP反剽竊系統(tǒng)。責任編輯利用這些軟件系統(tǒng)鑒定,許多抄襲論文基本上能鑒別出來。
5責任編輯如何復審選用稿件提交編輯部和主編處理
就一般情況而言,專家審稿通過評審的稿件遠遠多于刊物要發(fā)表的稿件,評審通過的稿件與能夠發(fā)表的稿件(版面許可)的比率最低的可能是3:1,高的可能達到10:1,甚至更高。比率越高,編輯和主編復審、終審的壓力就越大,編輯的工作量就越大,編輯在復審中必須小心翼翼地比較、鑒別、選擇、取舍稿件,盡量將那些學術水平較高的論文、有原創(chuàng)性的論文、那些發(fā)表后有一定反響的論文挑選出來。編輯的最基本素質也就是“眼界”和“眼力”,即要有“火眼金睛”。只有充分發(fā)揮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diào)動編輯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fā)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編輯才能比較準確地復審稿件時鑒別挑選出好的論文來上交編輯部和主編討論取舍決定稿件,高質量地做好責任編輯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海英,蘭甲云。李克琴.如何應對新形式下的高校學報校對[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142—144.
[2]何純,張海寅.傳媒輿論引導與生活方式[J].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