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崔 波
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年2月出版的《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24萬字),是黃黎星先生為近些年來易學與文藝學研究領域所貢獻的又一可喜成果。該書以《易》學對傳統(tǒng)文藝觀的影響為基本線索,在把握《易》學思想本質的基礎上,通過對散見于各種典籍的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尋繹出傳統(tǒng)文藝觀中較為確鑿的受到《易》學影響的因素,并進行了相應的分析與總結。其中言及文藝起源論、文藝歷史觀、創(chuàng)作主體論、表現形式論諸方面的問題尤有理致,既能緊扣《易》學特征,又能探析《易》學思想與文藝觀念的會通。拜讀之后,收益頗多,主要體會有:
一是學有傳承,理數貫通。黃黎星先生是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易學研究所教授。師從當代國學宗師、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黃壽祺教授及當代《易》學名家、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張善文教授,從事《易》學與中國古代文化研究。2000年6月考取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經學與文學方向)博士研究生,2003年7月畢業(yè),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為《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赴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進行中國哲學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為當代《易》學名家、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蕭漢明教授,研究課題為《先秦易筮與諸子易說研究》。黃黎星教授的易學研究,遵循黃壽祺教授、張善文教授所倡導的“從源溯流”、“強干弱枝”、“貫通經傳”、“象理兼融”、“博取擇善”等研易原則,立足治經傳統(tǒng),精心研讀古注,又注重融匯新知,創(chuàng)造發(fā)揮,研究領域涉及《易》學本體、《易》學史、《易》學與中國哲學、《易學》與文藝美學等,兼及《易》學與術數。黃先生的易學研究是與黃壽祺、張善文教授一脈相承的,這在《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中也得到充分體現。正是文學家與易學家的雙重身份,黃黎星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易學造詣,對易學和傳統(tǒng)文藝觀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觀其會通,探其精微,完成了這部對文藝領域和易學領域研究影響重大的力作。
二是溯源察流,脈絡清晰。黃先生認為,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主干,而作為冠居于群經之首的《周易》,更是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發(fā)展長河巨流中一股強大的源脈,它以博大精深的內涵意蘊持續(xù)、廣泛、深刻地影響了諸多學科領域——文藝領域亦自莫能外?!吨芤住返乃枷雰群捌涮厥獗憩F形態(tài),具有比其他經典更廣大的包容性,更豐富的啟示性,易于在文學觀念中被引申發(fā)揮。大而言之,“廣大悉備,彌綸天地”。曲成萬物之易理易論,為古代文藝觀提供了哲學、文化的思想背景;小而言之,言簡意賅,啟示豐富的那些經傳辭句,也成為許多文藝觀念的范疇、體系之濫觴。中國古代文學思想有著強烈的宗經意識,許多文論家自然對《周易》特別關注。劉勰在《文心雕龍?宗經》篇中說:“故論、說、辭、序,則《易》統(tǒng)其首?!比~燮在《與友人論文書》中也說:“《易》似專言乎理……因《易》之流而為言,則議論、辨說等作是也。”這樣一來,《周易》便像“太山遍雨,河潤千里”那樣開啟了后來的文體,成為論、說、辭、序等文體的淵源。同時,《易》道精神還為古代文論提供了哲學基礎,成為文論家論述文章起源、總結創(chuàng)作規(guī)律、分析風格特點的理論依據。薛雪《一瓢詩話》有言:“《易》云:‘風行水上,渙。乃天下之大文也。起伏頓挫之中,盡抑揚反覆之義,行乎所當行,止乎所當止,一波一瀾,各有自然之妙,不為法轉,亦不為法縛。”《周易》對古代文學思想的影響,首先不在于它個別的、直接的或間接的概念、范疇,而在于它“無所不包”的哲學體系。這一哲學體系的確立,是企圖對包括自然、社會、人類的歷史發(fā)展等等范圍極其廣泛的問題作一總括和說明。由此而呈現的《易》道精神,具體體現為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陰陽互動的建構方式與通變致久的發(fā)展觀點。這些均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哲學基礎。黃黎星先生正是以易學對傳統(tǒng)文藝觀的影響為論題,在把握《易》學思想本質的基礎上,通過對散見于各種典籍中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來尋繹出傳統(tǒng)文藝觀中較為確鑿的受到《易》學影響的因素,并進行了分析、總結。在書中黃黎星先生對受到《易》學思想深刻影響的傳統(tǒng)文藝觀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站在新時代的高度,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從我國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中找到源頭活水,并努力促使古老的東方文藝思想實現時代性的轉換,揭示援《易》立說的現代啟示意義,從而不斷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當代文藝理論體系。
三是獨辟蹊徑,見解獨到。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文藝思想各有不同的注重點,但彼此間并無鴻溝天塹,相反,兩者往往呈現著交融、互相滲透的狀態(tài)。經歷了千年積淀,《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的相關論說已經成為內容豐富,值得重視的思想文化寶庫??v觀歷代相關領域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易學家對“彌綸天地”、“廣大悉備”的《周易》所具有的思想內涵所做出的理解、把握和引申、發(fā)揮,從多層次、多角度與文藝領域形成聯(lián)系會通;另一方面,歷代文藝理論家也依傍《周易》這一經典,從《易》學思想中吸取豐富的啟示,從而增益、充實了文藝創(chuàng)作與文藝理論的內涵?!兑住穼W與文學關系的研究,既是《易》學研究在特定領域里的延伸,又是文學研究在特定范圍內的展開。無論是以文學的立場和角度來考察《周易》經傳,或是從《易》學研究出發(fā)而于《周易》經傳中尋繹出文學的內涵意蘊,都面臨著一個“會通”的問題。《系辭傳》中有云:“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薄皶ā钡乃枷?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觀念。有時,對《易》學中哪怕是簡單的問題,由于沒能準確地理解把握“會通”,《易》學與文學的努力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當然,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理論這兩翼以及相關的背景)的特點的深入了解與把握,同樣是必備的基礎。而黃黎星先生也正是在易學與文藝學之會通問題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與開拓。這本書的出版也是黃黎星先生心血與智慧的見證。對從事易學與文藝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和幫助。從本書中我們也得到這樣的警示:由于《周易》思想內涵的豐富與表現形態(tài)的特殊,因此,歷代學者在“會通”《易》學與文學之關系的闡論中,均存在著“見仁見智”因人而異,“有感而發(fā)”各有偏重的現象,不可避免地在運用角度、意義取向、發(fā)揮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首先,應該承認“多元解釋”是歷史的客觀存在,并且承認其合理的一面。問題的另一面是,多元解釋也還是受到一定條件限制的,倘若不受限制地隨意發(fā)揮,多元解釋將變成混亂的解釋。因此,筆者提出“合理取向”的認識問題,目的在于使研究者更加明確規(guī)范的存在與制約,這對于當代學者的相關研究或有裨益。
四是把握方法,有的放矢。令人欣喜的是,黃黎星先生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在該領域研究工作中應注意掌握的方法問題,讓人受益匪淺。首先我們要注重對研究材料作出盡可能充分、準確的把握。從認識論的根本上說,一切認識的結論,都應該是從材料出發(fā)的,離開材料面壁設虛,往往成為無根之談,虛妄之論。對研究材料的把握,一要充分,二要準確。惟有充分,方能將對象的全貌洞悉于心,哪怕是局部的、細節(jié)的研究,也要盡可能地將視野擴大。第二,堅持將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在進行《易》學與文學關系研究過程中,要有“與繭絲牛毛爭其猥細”的精神與態(tài)度,要注意具體辨析各種復雜的現象與關系。無論是“照著說”還是“接著說”;無論是微觀的、個案的研究,還是宏觀的、整體的把握,都應該堅持將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第三,進行恰當的歸因和合理的評判。在進行《易》學與文學關系研究時,如何進行恰當的歸因和合理的評判,也是一個與該領域的特定屬性相關而顯得突出的問題?!兑住穼W對文學觀念的“觸類引申”“曲折隱晦”的間接影響,并非不可以加以分析研究,但在推闡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握確鑿的、具有內在的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在立論的分寸上,應該恰當進行科學的、有理有據的評判,進行盡可能精心的考察,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加以恰當的定位,進而作出系統(tǒng)的歸納、精當的評判。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積二千多年之發(fā)展而蔚為大觀,形成獨特之風采,洵為珍貴之寶藏,而《易》學對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影響在涉及面、縱深度、持續(xù)性上都不可低估?!兑讓W與中國傳統(tǒng)文藝觀》一書對其董理細密,文筆流暢,觀點新穎,是一部學術性很強的理論著作,值得推介閱讀。對此,處于在21世紀嶄新時代的當代學者應像黃黎星先生那樣對《周易》與古代文學和文獻中有價值的思想進行爬羅剔抉,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考察、研究,以期“以古鑒今”、“古為今用”,為當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提供傳統(tǒng)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參照體系。同時,祝愿黃黎星先生在《周易》研究領域多出成果,領風騷于當代《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