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梅
年初我去美國探望妹妹。妹妹剛生了一個寶寶,我打算買一件禮物送給她。在商場我看中了一個可折疊的嬰兒床,由于妹妹家非常小,這款可折疊嬰兒床正好適合她。銷售員熱情地介紹了這款產品,并且現場為我演示了如何折疊嬰兒床,等我付完款銷售員指著嬰兒床說明書提醒我說:“請注意這一條——您在折疊床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床上是否有您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床上,請一定將他抱走再折疊?!蔽衣犃撕喼睙o話可說,難道美國人以為我們中國人是白癡啊!
后來去買電熨斗也遇到類似的事情。那次我買了個電熨斗,無論價格還是樣式都非常滿意,買完后我轉身離去;走到商場門口時銷售員居然追上來提醒我說:“你熨燙衣眼前,必須把要熨燙的衣服脫下來,千萬不要熨燙穿在身上的衣服,如果因為操作不當出了問題,我們是不承擔責任的。”說者她拿出包裝盆里說明書指著“注意事項”反復問我是否“UNDERSTAND(清楚、明白)”,我一看“注意事項”不禁啞然失笑,可謂詳盡到家了:除了上面那一條“千萬別熨燙正在穿著的衣服”外,還有千萬不要把電熨斗當取暖器、千萬不要用電熨斗煎雞蛋、千萬不要用電熨斗行使家庭暴力……
后來我發(fā)現讀美國商品的說明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里面的注意事項可以說是體貼入微到了極致。比如我為應急買了一打蠟燭,僅僅兩美元的東西,說明書也詳盡地提醒消費者不要把蠟燭當食品誤食,不要把蠟燭插入人體的口腔、鼻腔等部位,不可把蠟燭當餐具使用等等。
為什么美國商品的說明書、美國的商場促銷員總把消費者當“弱智”看待?寫上這些不太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比如用電熨斗煎雞蛋),有必要嗎?妹妹在美國待的時間長,她告訴我說,美國的商家最害怕的就是打官司,萬一消費者使用商家的產品發(fā)生了什么意外事故,肯定會有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等著商家。商家費時費力不說,萬一官司輸了還面臨重大的經濟損失。與其這樣還不如防范于未然,把許多設想的意外先在說明書上寫清楚,到時候萬一真的出了事面臨起訴,打起官司來也會主動得多,勝算也大。這就是美國商品說明書的“注意事項”體貼入微的原因了。
看來,美國看似人性化的商品說明書,背后也有“利益”這雙手在掌控啊!不過,這對避免消費者發(fā)生意外也有益處!同時也表明,法規(guī)對商家的約束力度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