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什么?寫作是用文字記錄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寫作的本質(zhì)是什么?寫作的本質(zhì)是作者活潑潑的生命在文字、文章中的駐留。作者心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念,有所郁積,有情緒在奔突,需要找到一個宣泄的途徑、對象,于是便通過文字這種手段,凝結(jié)布局構(gòu)成滿注作者情思的文章。這時的文章就因作者情思、情感的生命性的注入而有了生命性,作者的生命也通過文章的有形的確認而超越時空成為永恒。(妮子)
2008年7月,中央電視臺、國家漢辦共同舉辦首屆“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在決賽現(xiàn)場,評委趙宏麗導(dǎo)演現(xiàn)場講了漢字“寫”。趙導(dǎo)演說:
“寫”這個字上面是禿寶蓋,是房屋的意思,下面不是“與”,繁體字是“鳥”,也就是屋里有個鳥是“寫”。這個鳥要在屋子里生蛋、生存、飛翔。而“寫”這個字與北京奧運會場館“鳥巢”不是一樣的嗎?多美呀!太有生命力了!太有創(chuàng)造性了!
聽到這一解釋后,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寫”怎么可能與“鳥”有關(guān)呢?我知道上個世紀初俄國著名導(dǎo)演愛森斯坦根據(jù)漢字“聽、奧”的繁體字,創(chuàng)造了蒙太奇理論,并成為蒙太奇之父,難道鳥巢的設(shè)計者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也受到了漢字的啟發(fā)?我立即翻開《說文解字》《漢字源流字典》《漢字尋根》等書,真是恍然大悟!“寫”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
寫的繁體字是“寫”,形聲字,篆文從“宀”(房屋的意思),“舄”聲(“舄”這個字讀xì,象形字。金文像一只喜鵲扇動翅膀張大口喳喳叫的樣子。喜鵲善叫,鳴叫時不斷扇動翅膀,這是喜鵲的特點。而這個字的本義就是喜鵲。當然“寫”就是屋中扇動翅膀、邊叫邊飛的喜鵲),意思是將物品從他處移置到這房子里來(《說文解字·宀部》:“寫,置物也?!?。隸變后楷書寫成“寫”。現(xiàn)在簡化成“寫”。后來這個字的意思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引申為輸送、傾吐、傾訴、宣泄、去掉、書寫(用筆作字)、描摹、敘述、創(chuàng)作、寫作等。
從教二十多年的我,在趙導(dǎo)演的引領(lǐng)下才開始研究“寫”字,才知道這個字造得真好。
一是這個字給予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激發(fā)著人類必須去創(chuàng)造。我們從“將物品從他處移置到這房子里來”可以想象,地球上房屋造得再多、再大,肯定連“一個月亮”也放不下,那怎么辦?怎樣才能讓一代代人享受無數(shù)的物品?怎樣才能讓后人知道那代人做了什么事情?看來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后人,“寫”能解決這一難題。即把現(xiàn)實中的物品、事情刻寫在龜殼、竹片、絹布、皮革、器皿、紙張等上面,換言之就是在房屋里用文字記錄萬事萬物,一代接一代地記錄。如此,人們就能可持續(xù)地擁有過去、記錄現(xiàn)在……這是多么美的描繪啊!這讓我突然悟得古人所創(chuàng)造的所有文字,原來就是這個目的呀!
二是我終于明白了,孩子不喜歡寫,可能與多少年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寫有關(guān)。他們不知道,在房屋里寫東西,就是人在屋子里要展翅飛翔,就是意味著人還活著,還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寫就是想盡辦法,非常智慧地把一切事物,移到紙上。一個人不飛了,不叫了?生命不是就終結(jié)了嗎?孩子們都清楚自己正處在蒸蒸日上、風華正茂的年華,沒有人愿意選擇終結(jié)。沒有特殊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一定有能力把事物移到紙上。
研究“寫”字,真有無限感慨,小學一年級就學過的字,40多歲才明白。如果不是看到趙導(dǎo)演的這一解釋,真不知道哪年才會查一查、研究研究。想想過去連“寫”字都不理解的作文教學,真是誤盡蒼生啊!而這個字,不是我一個人不知道,在教過我的老師中沒有一位老師給我講過,而我在多次講座中問過數(shù)萬名老師,“舄”讀什么沒有一人知道,當然對寫的本義也都不知。
2008年9月1日,在第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讓剛剛走進三年級的孩子重新認識這個字,而以后每一次習作中,我就不厭其煩地重復(fù)著“寫”。為了孩子真正地擁有“寫”,真正知道老祖宗創(chuàng)造這個字的目的,我不怕每次面對學生的“嘮叨”,我相信這一重復(fù),能夠喚醒全體學生“寫”起來,一生愛著寫,也就是說這個字一定能夠引領(lǐng)學生,讓100%的學生喜歡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