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 劉桂霞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如何正確理解謙讓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多數(shù)老師總是按照長幼有序的原則,強調(diào)年齡大的孩子要謙讓年齡小的孩子。孩子們一旦發(fā)生糾紛,這也常是老師解決問題遵循的原則之一。但現(xiàn)代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謙讓現(xiàn)象。
謙讓是什么?從字典上查出,謙讓是謙虛地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從字典就可以看出來,謙讓是一種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質(zhì)。但以這個原則處理問題對于幼兒來說是有些難度的,因為他們尚處在“自我中心”的心理發(fā)展階段。謙讓還不能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況且孩子們的年齡差不了多少,為什么總是“大”的讓著“小”的呢?那“大”的利益誰來保證?
如有一次在游戲中,幼兒A與幼兒B搶著同一塊積木,都說要擺房子,雖然幼兒B比幼兒A大,老師卻在一旁說:“幼兒B,給幼兒A玩。好嗎?大的讓著小的嘛!”幼兒B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把積木讓給了幼兒A。老師的一句話“大的讓著小的”剝奪了他們真正謙讓的機會,剝奪了他們?yōu)榱吮Wo自己的權利而努力進行爭取的過程,剝奪了他們主動協(xié)商,合作,交流,分享的交往機會和過程,就影響了他們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謙讓成了教師對兒童的一種外在要求,而不是兒童自覺自愿的高尚行為。這不但不合理,而且也不公平。甚至會導致教育的片面性。可以說孩子們是在克服缺點和改正錯誤中成長的,他們都免不了要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老師首先要做的事是批評指正。
例如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幼兒c的羊角辮上扎著兩只美麗的蝴蝶結,幼兒D看見了,伸手便摘下了一只,幼兒c哭了,老師卻哄著幼兒c說:“別哭了,他比你小,讓著他點兒,玩一會就給你了?!憋@然,大的孩子會因為“大”總錯,而小的孩子會因為“小”總對。這樣看來,孩子們之間發(fā)生糾紛,即使是“小的”錯了也要“大的”讓著,這樣做會使“小的”從無理變成有理,錯誤、缺點得不到及時糾正,也會使“小的”意識不到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自省,正視、改正它,漸漸變得任性、霸道,逐漸將會混淆孩子們的是非觀念。
講“謙讓”不能一概而論。尤其是當幼兒發(fā)生矛盾,老師反用“大的”應該讓著“小的”來解決糾紛則更不應該?,F(xiàn)在很多孩子已不那么“簡單”,他不會被這句“謙讓”的理由說服,這次他口服心不服。也許下次他就心不服口也不服了。
現(xiàn)今的社會競爭激烈,不是可以靠人謙讓可以生存的。老師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應該幫助幼兒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培養(yǎng)幼兒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今天那些“小的”生活在你的羽翼下也許為他撐起了一片晴空,也許為他制造了一片陰影——“我小”將在他心中形成定勢,成為不爭取、不努力的理由,影響其一生。應鼓勵孩子們“據(jù)理力爭”,學會為自己爭取,為集體爭取,長大才能為國爭取?!按蟮摹弊屩靶〉摹苯逃椒ǎ瓌t上不是不可以用,但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在愛護、幫助的前提下,“大”讓“小”是應該提倡的,但是以忍受委屈、犧牲是非觀念為代價,那么這個教育觀念就是錯誤的了。老師在解決孩子間的糾紛時,應該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針對糾紛發(fā)生的原因,分清誰是誰非予以解決,要一視同仁,不要對某一方庇護、遷就。如果要讓,就請給孩子們提供一個主動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們自己獲得這種生活的經(jīng)驗,但教師千萬別忘了及時夸獎孩子,以幫助他們鞏固高尚的行為,使謙讓成為孩子們主動選擇友好交往的準則之一。謙讓是美德。但不能用它來禁錮孩子們的競爭心理,并不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謙讓”的。
孩子不論長幼,他們首先都是一個個體的人,其次才是社會的人。謙讓應該是自覺自愿的行為,不是被誰將強的。從幼兒的年齡特點看,越小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越強,這是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生活經(jīng)驗決定的。但對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必須承認和尊重他們的個人利益。一件玩具,一樣好吃的東西,當他不愿意與別人分享時,可不可以允許他們獨自享受呢?特別是他謙讓才是教育的成功呢?這不符合尊重和保護孩子個人利益的原則,所以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有處理問題的主動權,可以不考慮長幼有序,互相謙讓。
當然,要使幼兒成為一個社會化的人,我們就要培養(yǎng)他們懂得正確處理自己與小伙伴之間的關系,提高社會化水平。如果幼兒能做到謙讓,分享這一點,說明他提高了社會認知水平,應當受到表揚或鼓勵。所以在我們教師一點一滴的引導下,讓謙讓慢慢轉化為幼兒自覺自愿的行為,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