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師的素質重塑

2009-07-29 07:11:36李碧珍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年12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中歷史

李碧珍

摘要:課程改革潮流中歷史教師應該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有效地改進教學行為,從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的“教與學”轉變,培養(yǎng)學生“以思助學”的學習方式,不斷汲取新知識,積極參與教育科研等方式實現(xiàn)素質的重塑,充分適應新課程背景下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和考驗。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程改革;自我更新;素質重塑

1 引言

白駒過隙,十多年的教學生活過去了,課改時代面對高中歷史教材的“變臉”,極為驚嘆,也喜于新教材所帶來的開放、寬容,有一種莫名的沖動,尋思能否在開放的教材中尋找更新的教學方式,帶給學生更多的歷史知識,傳播更多的人文理念,在驚于它的容顏變化時,也有一種惶恐從心間掠過,自己如何駕馭這“陌生”的知識呢?忽然間象一位剛上三尺講臺的畢業(yè)生,充滿了生機與渴望。面對現(xiàn)實,如何讓今后的教學舞臺更精彩,掩卷之余,唯有重塑素質,保持知識更新,才能與課程改革同行。

2 把握時代需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行為

中學歷史教育走過的歲月為國家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了豐厚的人文基礎,身處教育前線的教師時常對我們的教育職能、教育思想、教育對象、教育功能,以及對實現(xiàn)這些功能的載體--課程做出不同程度的思考、理解。因此在教育觀念上教師就必須要適應形勢的發(fā)展變化,更新教育觀念,不墨守成規(gu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行為呢?

2.1 從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的“教與學”轉變

“課程結構改革的焦點是不僅要關注形式結構的變革,更要重視實質結構”[1]的改變,新教材最大變化莫過于“打破歷史學科的王朝體系,不已朝代的更替為劃分歷史發(fā)展階段的依據(jù)” [2],新教材少而精,但是內容令人耳目一新。它縱貫古今,橫攬中外,涉及到政治經濟生活制度,軍事戰(zhàn)爭,思想文化、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這迫切要求歷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大膽地從單純重視“教”向“教與學”并重轉變,從而實現(xiàn)由單項傳遞向多向交流轉變,歷史教師也為教育功能由過去的單一目標向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智能與智力因素并重轉變做出了些許努力與貢獻。“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xiàn)在人文素養(yǎng)的底蘊中,歷史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寬容心胸、健康心態(tài)、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 [3]例如:在必修三(人民版)《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教學時,我讓學生欣賞了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片段,引導學生思考開幕式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哪些精神,學生激情高昂,歸納出諸如“天人合一”“天下大同”“歷史悠久”,更令人欣喜地聽到學生喊出“博大精深”……在屏幕上出現(xiàn)活字印刷術的“和”字波濤洶涌變化時,為學生解釋在體現(xiàn)祖國燦爛文化的畫面還隱含著中華民族前仆后繼,勇往無前,生生不息的精神。適時鼓勵學生熱愛并學好中國文化,達到“全面發(fā)揮歷史課程的教育功能,尊重歷史,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4]。

2.2 堅持不懈引導學習方式的轉變

從單純重視“學”向“學與思”并舉轉變。過去我們也提到這樣的問題,但總難實現(xiàn)。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學生不夠“信任”,總覺得教學要“天衣無縫”,二是過去考試試題更多是應試類的,所以某種程度上教師的多教就意味著多考多得高分。隨著全球都在提出提高教育質量并制定相應措施的形勢,我們可喜的看到教材的多樣化,一綱多本,這些給教師更多的教學空間選擇,可見歷史新教材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學松綁,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中生成學習結論。比如人民版以必修三《百家爭鳴》一課為例,依據(jù)課標要求,我們高一老師經過集體備課,決定簡單對各家思想進行表格羅列,以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對各家思想進行比較,例:假設戰(zhàn)國時期一盜者被抓,如何處置他呢?請聽一段學生對話:孔子:我仁;孟子:我義;老子:我以柔克剛;荀子:我順其自然;墨子:寧窮不盜;韓非:嚴刑酷法;孫子:戰(zhàn)場與他見高低。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活躍討論和思維火花,在討論墨家的苦干精神時有一位學生甚至說莊子發(fā)現(xiàn)墨家弟子腿上沒有長毛,而且常挽起褲管,也可見其經常勞動,結果他這一提法不僅在課堂上得同學喝彩聲,還讓同學牢記該知識點?,F(xiàn)今選拔人才的高考考試制度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傾向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2007年,在一標多本背景下進行的歷史新高考,依靠課程資源而不是某一種課本為命題資源,試題對課本的直接依賴更加減弱。綜觀試題和課本的關系,可以用漸行漸遠來概括。當然對于學生來說,始終應以自己所學課本為主要學習資源,但眼界應可能放高一點”。[5]新課改后的命題立足課本,卻高于課本,善于探討和思考的學習方式將是考試立于不敗之地的前提。

明確教學多元化評價。如何對歷史學習進行評價,“有多少歷史學習的途徑,有多少歷史學習的方法,就會有多少對學生歷史學習的評價尺度。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優(yōu)勢,也有其局限”[6]?,F(xiàn)實教學中有會考有高考壓力,成績成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不可否認教學要完成基本目標即應試考試,但多年的教學,長年的師生關系,使我們更加理解課程標準展示的“三維學習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7]。新教材體現(xiàn)編者的教育觀,史學者的史學觀與三維學習目標有一致性。歷史是一門關注生命價值的課程,它承載著人類豐富的內涵與廣闊的外延,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份厚重的責任感使我們意識到歷史教學的高級目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這必然要求“教師要在實踐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和使用簡明有效、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并重視對實踐的不斷反思和改進”[8]。新課程改革正是循著這個方向進行的,歷史教師應該牢記這個高級目標,認真研讀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制訂的《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在實踐中可能形成全面多元化的學生評價。

3 堅持知識更新,提高自我素質

3.1 認清教學形勢、勇于面對挑戰(zhàn),樹立危機意識

教師面對的是活躍的教育對象——學生,他們的認識水平,心理特征、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驗千差萬別,教師的一桶水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堅持自我更新是適應教學多變化的唯一途徑。從現(xiàn)實出發(fā),新高考不斷顯示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思路,同時還體現(xiàn)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及合作交流的構思,歷史教師地敏銳覺察到這些變化。多年教學,總感覺肩上有卸不掉的石頭,但是回望過去,正是這一壓力讓自己充實地走過職業(yè)的成長之路。走上講臺之初,備一節(jié)新課需幾個小時,并且找出數(shù)本參考書,借助別人的教學模式,戰(zhàn)戰(zhàn)兢兢上完一節(jié)課,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早就不再這樣的背課了,“新課程最大的成功在于改變了教師對教材的依戀和崇拜”[9],為避免備課受到束縛,經?!斑h離”教參,潛心鉆研課本,挖掘課本。我曾參加過支持農村教育的活動,聽過偏遠農村教師的歷史課,見識了年齡、教齡與我相仿的老師,他的課有點老化,有點沉悶,有點枯燥,似乎轟轟烈烈的課改離他很遙遠,對此為老師為學生為這種缺乏更新與發(fā)展的教學我有一份憂慮。在教師成長的路上,渴望自己能日日夜夜地在授之學生以“漁”,傳遞給學生“找水”的方法。

3.2 教師素質重塑的途徑

堅持長期閱讀,汲取新知識。 “歷史既是博學的學科,也是博識的學科……博學首先是讀書,是充實知識”[10]。眾所周知歷史教師必須具有“史學、史才、史德”,歷史教師的文化基礎越深厚,對信息感受愈敏銳,他在課堂上教學越加生動、風趣、淵博。因此有必要堅持閱讀,在我的教學中我曾前后三年兩次聽過同一個歷史教師開課選了同一個課題,令人吃驚的是教學內容與模式幾乎一樣,我想成長路上這樣的蝸牛速度無疑是一種自我的倒退。閱讀書籍可以選擇兩大類,一是與歷史知識相關的文化類,二是有助改進教學行為的教育類,比如聶幼犁先生的《歷史課程與教學論》。如今資訊時代我們常能找到一些極受推崇的書,教學之余,值得一讀。還有鼠標一點、電視一開,這些媒介更是輕松走進我們教學工作中,為廣大歷史教師熟悉和熱愛的百家講壇一些節(jié)目,那真是“壇壇好酒”,還可以在網上搜索“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見識袁老師的教學風格。這些對于歷史教師就象是有效快速地營養(yǎng)餐!必須指出教師素質重塑應必備的條件即計算機技術知識,因為“計算機在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和因材施教方面有獨特的功能,并能廣泛支持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的展開”。[11]

積極與外界交流,保持信息暢通。長期以來教學交流方式主要是教研活動、集體備課、咨詢名師,傳統(tǒng)的教師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是“學院”式培訓老路。這種方式可分為“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定期的教研活動和定時的繼續(xù)教育,我有幸參加過機會難得的省級新教材培訓,聆聽了馬世力教授、國家命題中心組教師的報告,其理論的廣度和深度,啟發(fā)了我,為新課程的教學注入了源泉,在這樣的大會上還能聽到來自深圳多面手的孫曙光老師精辟的課堂教學展示,可能大部分教師無法模仿孫老師的教學方式,但我們見識了他朝氣蓬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些都會鞭策我們的教學。“請進來”這一方式如“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它具有直接性和針對性強的優(yōu)勢,名校教師給廣大農村教師送來了經驗,尤其是高三畢業(yè)班教師,通過這種形式接觸到最新高考資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這樣面對面、零距離的培訓、探討,教師汲取到新鮮的血液,更新和完善知識結構,實現(xiàn)持續(xù)性發(fā)展,提高教學業(yè)務。

抓住機會,主動參與教育科研。這一活動是教師提高自我,走持續(xù)發(fā)展有效的捷徑,教育科研不僅豐富了教學實踐與教育理論,還為教學實踐提供了多樣的感性認識。我在完成教育碩士畢業(yè)論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尤其對農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困惑與對策問題上作了調查和總結,論文的完成也是我對研究性學習這一領域理論的學習過程,隨著理論知識的提高,在隨后的教改中我遇到了高中開設研究性學習這一課程,在面對這一課程大家正困惑時,我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和材料準備,在指導學生選題和形成結論性報告上,顯得心應手。有了理論和實踐,我拓寬了思路,參加了學校教科研小組,擔著其他課題的教研,教科研能力的提高,自己也受益匪淺,激發(fā)出新的教學火花,在歷史教學中自覺地發(fā)掘教材,拓展內容,生成許多鮮活的教學資源,避免自己幾年如一日的重復性教學。

結語:

總之,我們大都希望能做一個不甘停歇,不愿滿足,不會等閑的新時期歷史老師,而教育給我們的挑戰(zhàn)是巨大的,教材的不斷更新,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人才要求不斷提高。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育如果能在教學中讓學生多積累潛能: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shù)氖穼W知識,敏銳的信息意識和清晰的表達能力。何俱我們的課改不成功呢。如何做到中學歷史教師的自我完善和素質的重塑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畏浮云遮望眼”,如果能積極探索、總結、反思,終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參考文獻

[1]崔永郭,吳剛平.《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1:87.

[2]鐘啟泉,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289.

[3]陳偉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中學歷史教學參考[J].2005(10):22.

[4]朱漢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解讀》(實驗)[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9.

[5]馮一下. 曲折難忘的歷程:高考歷史命題改革30年——中學歷史教學參考[J].2007(7):4.

[6]朱正標.今天,你發(fā)展了嗎?——關于歷史新課程發(fā)展性評價的反思——中學歷史教學參考[J].2007(10):7.

[7]教育部制訂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S].2003:4.

[8]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制訂 《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5.

[9]陳偉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札記——中學歷史教學[J].2008(11): 22.

[10]趙亞夫.學校歷史教育現(xiàn)代化過程中應該處理哪些關系——中學歷史教學[J].2006(12):5.

[11]鐘啟泉,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0.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56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中學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基于選考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隨想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建筑裝飾施工組織與管理》課程改革之初探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雙證融通”課程改革與探索
“雙創(chuàng)”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基于創(chuàng)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
校企協(xié)同實施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赤壁市| 宜兰市| 堆龙德庆县| 双江| 黑河市| 象山县| 永和县| 台州市| 龙江县| 兰坪| 巫溪县| 鄂托克前旗| 贵定县| 吉林省| 永善县| 正蓝旗| 正安县| 习水县| 凤庆县| 汶川县| 射洪县| 云安县| 十堰市| 平和县| 宁远县| 叙永县| 确山县| 汾西县| 马公市| 县级市| 株洲县| 图片| 兴义市| 西青区| 玛沁县| 敦化市| 吉安市| 托克逊县| 尉氏县| 峡江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