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化學教學需突破傳統(tǒng)教學,教師要深入領會新課程理念,學習新教育理論,在理論指導下探索教學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化學 教學實踐
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能夠突顯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能力,充分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自然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加強理論學習,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面,深刻領會教學理論并能指導實踐,生成智慧,能夠在課堂上科學而靈活的應對一些無法預見的問題并巧妙地解決。這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形成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新思路、新教法。
一、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實施探究性、開放性教學時遇到的幾個實際問題
1.教師角色轉換問題。課堂教學教學課時少,教學內(nèi)容多,實施教學中趕抓進度,整堂課幾乎由教師主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學習效果不佳,這樣的教學嚴重抹殺了學生暢所欲言,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教學“慣性”嚴重,怕高考“吃虧”,在教學中隨意拓展外延、加深難度,追求以往“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造成學生“消化不良”,大多學生反映“上課聽得懂,可課后做題心就發(fā)怵”,更為嚴重者使學生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
2.學生學習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下缺乏主動性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和方法,導致“慣性”教學,學生難以適應,學生自主活動影響教學進度,探究教學活動所獲得的成效不佳,使教學陷于無用功較多,費時,卻完不成教學任務,導致學生逐漸失去探索的意識。
3.探究性實驗教學設備不足問題。實驗設施,教學資源,網(wǎng)絡資源跟不上,學生無從取得探究材料,設計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能付諸實踐,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的實驗方案,使實驗教學探究陷于被動狀態(tài)。
二、作為新課程的一線教師,筆者在探索與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法
1.接受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角色。在新課程推進中很多教師均有顧慮高考“指揮棒”不變,教學能否改變?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高考試題也要隨之改革。如果我們一線的教師還死守舊教學方法,不能接受課改新理念,在新舊交替,新課程下的高考,必定不是過去的翻版,我們將處于被動局面。
例如:率先進入課改的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四省在07年進行了新課改下的首次高考,這四個課改省的化學試題在體現(xiàn)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理念,反映化學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的基礎上,充分體現(xiàn)了高考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科學素養(yǎng)依然是新課程高考的考查重點;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均沒有變化,更新的是情景知識載體,注重雙基在新情境中的靈活應用。試題關注STS主題;試題注重聯(lián)系現(xiàn)實、體驗過程、總結方法、學會創(chuàng)新,而不是只記住結果;試題的研究性、探究性、開放性增強。為此,我們應勇于拋棄舊的教學理念,接受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角色。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創(chuàng)設適合的問題情境。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實施課程就必須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的求知欲望和個性化的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創(chuàng)設適合的問題情境。杜威曾說過:“學生能聽到多少,讀到多少,并不重要——假如學生需要這種信息資料,并且能在他自己的情境中加以應用,那么這種知識愈多愈好?!奔凑嬲斫獠攀墙逃囊粋€直接目的,是多元智能的教育觀念。
在明確了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恰當設置學習的情境,是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新課改以改變學生學習“慣性”為突破口,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提出假設和方案,到驗證假說并得出結論。對于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內(nèi)容,可以把問題設計成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如: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怎么判斷是否有BaSO3沉淀生成?
問題情境設計如下:1.將BaCl2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是否產(chǎn)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什么?2.將S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產(chǎn)生白色沉淀,為什么?3.將S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再繼續(xù)通入NH3后有無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什么?4.寫出上述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這些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又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成功喜悅,在情境中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3.實驗教學上實施探究性教學。在實驗教學上新課改強調(diào)實行探究性實驗,激發(fā)學生實驗創(chuàng)新的思維。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實驗課題,自由進行探究,實驗設計方案可以有多種,結果可以不一致。這首先對教學資源、網(wǎng)絡資源、實驗設施要求較高。
例如:提供給學生以下實驗課題:1.收集鈉與水反應的氣體,并點燃;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3.實驗室制取Fe(OH)2;4.用NaOH和CO2制備純凈的Na2CO3固體;5.測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學生在實行實驗活動探究中因缺乏研究所選課題必備的材料,設計的實驗方案比較簡單而沒有創(chuàng)意,有的甚至不可付諸實踐。
實驗方案設計好了,一般只有對需要使用的實驗設備要求不高時,此方案才可以實施,但往往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方案因實驗設備不允許而很難實踐,給實驗探究實施帶來極大困難,這就靠實驗室盡快配置較新儀器設備,再則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儀器的改造,科學地對儀器進行可操作性組合,以滿足實驗要求。
總之,面對新課程的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上,教師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堅持新課程理念,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接受新理念,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或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開拓進取,形成符合新課程理論的教學思路和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
(河北省大名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