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明
他可以在教學樓前當著千余師生為學生放聲大哭,他可以面對刁鉆的試題毅然撕掉試卷,他可以在課堂放大片播名曲……他是鐘祥教育界的一位“另類”教師,他10多年來堅持不懈推行自己的教學方式,自稱是用“指南針的意志和剛鋪上路面的瀝青的熱情”堅持理想因為被認為不合時宜,他教書20多年沒有當過一回先進,兩度從任教學?!俺鲎摺?。
“我們的教育太功利”
蔡興蓉又要出走了。下學期,他將“逃”往江蘇,新東家是一所改制的名校,興許可以容他“折騰”。
十多年來,這位鐘祥著名的“癲師”,堅持不懈反應(yīng)試教育,轟轟烈烈,成為教育界風云人物,然而他推行的“實驗”卻一再受挫——不是教學效果,而是為環(huán)境所不容。
近日,記者在鐘祥見到蔡興蓉時,他正處在“很深的疲倦”中,“有很多話想說”,但一開口又不知從何說起,嘆一口氣,蹦出一句話:我們的教育太功利!
毅然撕掉刁鉆試卷
在鐘祥,蔡興蓉很出名。他的教學故事,經(jīng)人們口耳相傳越來越像傳奇,多年來民間流傳著他的“猛料”:
譬如傳說有一次他上公開課,15分鐘就“講完了”,撇下一屋子專家、領(lǐng)導大眼瞪小眼;譬如傳說他以“光速”上現(xiàn)代文,一節(jié)課可以“嗖嗖”地過它個三五篇。
以下是他真實的“出格”行為:他可以在教學樓前當著千余師生,為學生飽受踐踏的尊嚴放聲大哭;他可以面對刁鉆的試題,毅然撕掉試卷,將考試變成演講賽;他可以在課堂放大片播名曲……
蔡興蓉主張,老師的第一要務(wù)是給學生幸福,為此他不理會世俗驚訝的目光。早在1985年他剛當上語文老師時,就對學生說:“如果真想學好語文,就請記?。憾嘧x書,盡量少聽或不聽語文老師講課?!贝搜砸怀?,師生嘩然,他也從此正式邁入“另類”的隊伍。
上課有時不講一個字
蔡興蓉的課堂有幾大怪。比如他允許學生上課讀小說。他認為,說教對于高中生無益,關(guān)鍵是人文滋養(yǎng)和感悟,課本只是“群書”中的一書,他給學生買回兩擔中外名著,讓他們課堂內(nèi)讀,他管這叫農(nóng)家肥,是為改良土壤。
他上課有時只講一個字:講情,講才,講趣,他說“這樣才像話”;有時則一個字也不講,騰出時間讓學生博覽群書,“自由地聽歌德談話,陪盧梭散步”。
他也不把教室當教室:他的課常常設(shè)在小巷、古渡口、橋頭、河畔。曾有一次,他帶全班學生到漢水踏青,船到水中央,學校派了個老師追來。在岸邊大呼“回來”,而蔡一臉無辜地問學生:“我沒聽見,你們聽見沒有?”“沒有!”學生整齊快樂地答道。
這是蔡興蓉的“快樂教學法”。他自稱是“中國式抒情的人道主義教師,他對‘功利教育深惡痛絕。他說,語文教學應(yīng)注重人文性,而不是工具性;他說,語文老師的^文素質(zhì),決定著全民族的人文素質(zhì)。
失去講臺去工地開翻斗車
對應(yīng)武教育,很多人都有想法,但高考當前,有哪位家長情愿拿子女的前途命運作實驗對于這一點,蔡興蓉明知如此卻從不妥協(xié),他說,他是用“指南針的意志和剛鋪上路面的瀝青的熱情”堅持理想。所以,不合時宜的他,在教育界有一個名號:在大街上走貓步的人。
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他回憶起學校收繳班上學生的名著,校長一次次找他談話,家長對他不理解的議論,還有多年來受排擠和如影隨形的孤獨……
教書20多年了,蔡興蓉沒有當過一回先進,曾連續(xù)8年是“一年級把關(guān)老師”——學校怕他帶畢業(yè)班有“閃失”,只讓他在一年級或慢班“鬧”。他曾賭氣證明自己,抓了三年應(yīng)試教育,但校領(lǐng)導正準備將他作為轉(zhuǎn)差成功的典型大樹特樹時,他很快放棄了,接著繼續(xù)走他的路。
領(lǐng)導們于是作出決定,如果他要一意孤行,就剝奪他上講臺的權(quán)力。據(jù)說,他“差不多用指甲思索了五秒鐘就作出了決定”:不能違背良知。他失去了講臺,只好去學開車,1993年舉債10萬元買了輛翻斗車,到海南填海去也。
孤獨教師不愿沉默
“真的灰心了,想放棄,但我忘不了我的學生。”蔡興蓉說,在開翻斗車的日子里,他想起學生的集體“上書”,他們寫在黑板上“留下蔡老師”的大字,臨行前全班學生為他包的餃子……
兩年后,蔡興蓉返回學校,雖然環(huán)境一如從前,但他在另類的路上“變本加厲”。2002年,蔡再次出走,來到武漢一所私立學校,終于還是敗了,校長指著高考時間表,將他別出心裁的教學形式說成是“花架子”。后來,他輾轉(zhuǎn)被鐘祥實驗中學收留,仍我行我素。
與孤獨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蔡興蓉的名氣越來越大。除了大量文章發(fā)表在全國有影響的教育期刊上,日前又出版了22萬字的教學專著《我不能沉默》,蔡興蓉變成一個話題,引發(fā)教育界的關(guān)注。
眾評蔡興蓉
同事張峰:
我以前是他的學生,現(xiàn)在也是一名教師了,蔡老師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人。我記得他以前常說一句話:菌子沒有了,但是茵子的香味還留在空氣中。他是指美好的事物一定有美好的影響,盡管這影響暫時或許覺察不出來。我以為,真的教育,正是這種“暫時或許覺察不出來的”“美好的影響”。
同事潘大洋:
蔡老師班上的升學率其實還不錯,尤其是學生的作文,是高考強項。但他的教學方式現(xiàn)在的確得不到多數(shù)家長的認可,學校很多老師私下里都說,他更適合去教大學生。
《教育在線》論壇網(wǎng)友sunny:
蔡興蓉的教學方式在中國還是太超前了,除非我們的高考體制、人才評價標準能從根本上改變。
《教師博覽》雜志執(zhí)行主編薛農(nóng)基:
就蔡興蓉所處的一地來看,他是孤獨的,但是,就全國范圍而言。已經(jīng)并正在涌現(xiàn)一批和興蓉一樣對現(xiàn)行“功利教育”深惡痛絕,并正在積極探索履踐教育的本真價值和意義的先行者們。他們是報春的寒梅,是烏云中透出的陽光。昭示著中國教育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