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里的“大學”有“太學”甚至“無學”之意,指的是學習的境界,也指的是學習的精神。
與這種博大精深的論述相吻合的是,靠著這種大學精神,我們有了四大發(fā)明。而其中的造紙術和印刷術,成為近現代大學產生的最基本前提。否則,歐洲中世紀的神學院恐怕還是要一本《圣經》讀到底的。
從理論到實踐,中國人對大學的建樹功不可沒;從實踐到理論,目前的大學教育改革卻迫在眉睫。
“羅彩霞事件”是以高校招生這個“終點”為起點,向前操作,先是學校決定錄取,然后在當地換檔案、換身份,高校的招生權是突破口,堂堂大學成了腐敗之“矛”。
天津大學校長龔克曾透露,有一家排行榜的制作機構上門來索要“贊助”,遭到拒絕,這是第一次有大學校長公開證實這一潛規(guī)則。此事一出,將流行多年的“大學排行榜”揭了黑幕。交錢拿排行,提高生源的量,騙取家長考生,危害教育百年大計?;ㄥX買名次竟是大學之“盾”。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說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但上述矛盾出現在大學,發(fā)生在中華民族新歷史大沖刺的今天,真是特殊性的矛盾。
解決矛盾——從大學錄取的“陽光工程”到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從強調并推行素質教育到大學畢業(yè)生當“村官”為特征的“新型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無成績。而當本年度另一條信息的披露,深層矛盾昭然若揭。
來自重慶的報道,與三年前高中入學數量相比,高考報名人數比當初減少2萬人左右。而據調查,應屆高三學生中有上萬考生沒有報名參加高考。將高考作為獨木橋,是“學而優(yōu)則仕”的翻版。而如此放棄高考,是高考、教育、百姓、民族的悲哀。
那么,這種種糾纏不清、矛盾百出的關鍵在哪里呢?
當教育作為一種資源,當它與煤炭、石油、貨幣、物產等自然社會資源一樣具有價值并且呈稀缺狀態(tài),這種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不解決,其它矛盾無法迎刃而解。但是,坐等中國經濟崛起,教育不再是一種資源,而是一種福利,大學教育提前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就是大學之道嗎?
一方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削尖腦袋擠進大學;一方是“讀書無用”放棄高考,兩者背后凸顯的都是面對大學的無奈。
古有讀書“修、齊、治、平”的大學之道,亦有“書有顏如玉黃金屋”的為學之理;而今卻是“我的青春文憑做主”之風氣作怪,將家長、考生、老師、學校、教育、科學、經濟社會發(fā)展等一起“綁架”到“功利”這駕戰(zhàn)車上。這真能產生不朽的動力?真是現代所謂的大學之道?別說是正在高考的孩子們如何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就說已經大學畢業(yè)的,“不讀圣賢”已成趨勢。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年輕人讀書趨于“功利化”,買名著者僅在三成。功利,即使說的是商業(yè),也要分清里面的利弊。而說到大學→太學→無學,哪怕是沾上一點點它的邊兒,都是莫名的褻瀆。
一言以避之,辦大學、上大學、讀大學,如果沒有達到中國古人關于“明德”(以德為本)、“親民”(人才創(chuàng)造工程)、“止于至善”(德才兼?zhèn)渲椭C之美)這三個境界,甚至仍然將它們視為改變命運升官發(fā)財的階梯,則是一種必須要糾正的本末倒置。
親民者,新民即新人也。它是百年大計,決不可等閑視之。在這樣的高度上看大學,還有一句話,赫然于大雅之堂——知識,改變命運。原來未察其偽,倘用“大學之道”衡量,方覺似有不妥。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