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偉
歡快的旋律,洋溢在“巴拉館”(臺灣卑南族語,即訓練青年的場所)廣場,頭戴花冠,服飾鮮麗的卑南族人,交叉相挽著手,環(huán)繞成一個大圓圈,載歌載舞地回轉。充滿原始風味的歌聲,抑揚頓挫,使在一旁的觀眾,也融入了他們的快樂中,情不自禁地跟著踏歌而舞。
這是臺灣臺東市南王社區(qū)卑南族人一年一度的大祭內,從序幕到結束,前后長達10天。
在臺灣土著九族當中,卑南族人最少,但他們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學者們曾對臺東地區(qū)的“卑南文化”給予過相當高的評價。事實上,卑南人以勇猛馳名,170年前曾經統(tǒng)治過臺東一帶的土著各族,聲勢浩大,號稱“卑南王”。
卑南族人不光勇猛,部落組織更以紀律嚴明著稱。他們以族人身心的自然發(fā)展及擔負的社會責任,將男性分為若干長幼階段,其中最為重要的分階段是在十二三歲,在這個階段,一個男人在第一次成年禮以后將進入“鐵戈汴”(卑南語,對少年施予訓練的場所)和“巴拉館”,接受教育訓練。
這種教育訓練長達六七年之久,分兩期訓練,前期在“鐵戈汴”,主要培育少年的身心健康;后期在“巴拉館”,著重青年的人格培養(yǎng)。這一制度為卑南人所獨有,也是他們能夠在東部建立統(tǒng)治的主要原因。
早期卑南族先人對青少年的訓練分兩階段,每階段開始前必先舉行成年禮儀。
第一次成年禮儀,以10-12歲男性少年為對象。其活動首先向參加成年禮的少年之家征收食米,搗糕釀酒,以備祭禮之用。接著,全部落男子赴山中打獵。出獵前各家率子北祭拜祖先求其保佑,他們的狩獵對象是猴子。猴子被捕獲以后,成為祭禮中的靶的,在祭場上由參加者用槍刺,目的在于訓練少年之勇武精神。殺猴之后,再祈求神靈消災降福,接著由司祭持木炭、竹心、鹿皮屑拋散在空中任由未成年的兒童爭拾,用意在分送佳運。接著舉行慶祝舞會,男女少年參加共舞,連續(xù)數日。殺猴祭禮完了,再上山狩獵。以獵獲物的多寡,占卜全年的運氣。
第二次成年禮為少年晉升青年進入“巴拉館”的成年禮儀,以狩獵活動為主。出獵前要先聽鳴以占吉兇,再舉行祭禮向天地神靈祈求獵物。待上山選定場地以后再搭蓋獵舍做休憩之所,一等獵有所獲他們就鳴槍向族人報捷。凱旋之時全村男女老少都出來迎接,獵物祭祀后由村民分享。
在“巴拉館”待晉升的青年,由其父母或舅舅邀請年長族人為他換一條腰裙,他就可成為青年。初入“巴拉館”的青年要著盛裝到村里對當年發(fā)生不幸事故的人家慰問,并加以鼓勵。所有青年第二天又從“巴拉館”跑步至海邊以決出強者。
卑南人大部分居住在平地交通方便之處,隨著時空的推移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打猴祭”活動受到了近代文明的不斷沖擊。
近年來,由于臺灣當局與人民重視文化建設,卑南人也激起思古幽情,“打猴祭”又逐漸得到了恢復。
不過現(xiàn)在的“打猴祭”已經大不同于先前?,F(xiàn)在祭典與豐年慶祝已經合二為一,在每年12月下旬舉行。現(xiàn)在的“打猴祭”首先由“報佳音”揭開序幕,這一天,卑南族12歲到16歲的青少年在領隊的率領下,挨家挨戶去報佳音,受佳音的人家則回報以糖果。
第二天到第四天則在家養(yǎng)精蓄銳,準備打獵工具。第五天開始長老便率領大家赴山區(qū)“狩獵”,但“狩獵”已經改為野營活動。到了山區(qū)先就地取材搭建茅屋,作為休息之處。“狩獵”雖是名存實亡,改用野營生活卻也是一種象征他們對先人“狩獵”精神的緬懷。
三天三夜的野營結束后,跑步由山區(qū)返回社區(qū),即表示了過去的“狩獵”凱旋。這時整個社區(qū)扶老攜幼,在布置好的凱旋門前歡迎,有子弟參與的人家,更是喜氣洋洋地為子弟戴上英雄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