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霞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理解是教學的重要活動,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如何使學生高效閱讀,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本文針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英語閱讀高效技能對策
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徑,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言使用的重要方面。而當前,大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語言基礎知識除了語音知識外,主要包括詞匯和語法兩方面知識,詞匯方面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學生的詞匯量不足,詞匯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人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匯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匯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匯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tǒng)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系,以致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由于不了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學生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yè)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現(xiàn)誤解。
3.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
不良閱讀習慣包括指字閱讀、心中默讀和重復閱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這些習慣會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其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閱讀興趣。長此以往,會形成沒有工具書就無法閱讀的行為定勢,視幅狹窄,閱讀不是以意群或句子成分為單位,而是以單詞或詞組為單位。由于眼停次數過頻,閱讀時間增長,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和理解。還有的學生喜歡心譯,心譯是指一邊閱讀,一邊在心里翻譯,是一種較普遍的閱讀行為定勢。該習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閱讀技巧欠缺
中國學生長期以來就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精讀習慣,進行閱讀時,容易過分糾纏語言和內容的細節(jié),偏重語法分析,對文章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對孤立的句子好像是理解的,但整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卻不甚了解。
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對策
1.充分認識閱讀教學的意義,防止淡化閱讀教學的傾向。
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是語言輸入的最為重要的手段。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可以在真實的語境種學習詞匯、語法、句型以及語篇的結構等語言知識,從而為提高總體的語言水平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閱讀,能擴大知識面,增加詞匯量,提高聽說能力,交際時也不會因為知識或詞匯貧乏而言不達意,寫作時才能地道,內容豐富。
2.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有實踐證明,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促使他們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加強記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精心選材,考慮針對性。
Eskey認為:“任何閱讀課教師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或創(chuàng)造一系列讓他的學生覺得讀起來有趣的閱讀材料,然后盡其所能來使學生理解這些材料?!彼裕私鈱W生的需要、興趣、能力是選材時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及能力等情況選擇積累一些閱讀材料。閱讀材料的選擇還應考慮到文章的思想性、知識性和多樣性,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一方面鞏固語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他們也在理解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獲取信息,認識各種文體的特征,了解更多地專業(yè)知識和背景知識。
此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開展生多有趣的活動;二、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多鼓勵,多表揚;三、通過提高預期回報來提高閱讀動機;四、不要把閱讀作為懲罰學生地方式。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地閱讀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地閱讀技巧,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適當地閱讀活動。Hadley(2001)針對不同的學習者的情況,就閱讀教學中采取地練習活動提出了如下建議:
教師在課堂文章的講述過程中,要有意識、有步驟地引領學生學會閱讀。第一步,初讀短文。根據短文,創(chuàng)設合適的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標去讀,對問題進行簡單回答。第二步,精讀短文。先看題目,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內容。讀完相對完整的一部分,根據理解對該部分用英語做簡單的大意概括。第三步,把握短文。根據概括的各段的段落大意,把各段連起來,抓住短文的主要內容,并復述文章或簡述文章大意。第四步,梳理知識點。掌握生詞與短語的含義與運用,較難句子結構的把握和句意的理解。收集、整理成語、諺語以及生活用語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非常重要,閱讀習慣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閱讀效率地高低。針對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習慣,使學生能夠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培養(yǎng)學生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閱讀的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地地方,要舍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確實造成理解障礙的單詞要查,一些重要的單詞,可以在閱讀完成之后再去查。
4.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結構意識。
詞匯、語言知識的掌握是英語閱讀理解的先決條件,詞句理解則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學生的閱讀理解的提高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語篇分析技巧。這是因為,它能培養(yǎng)或激發(fā)學生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助于學生地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所選用的閱讀材料在題材上應盡可能地涉及日常生活、傳說、人物傳記、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經濟等,在文章地體裁上應避免單一化,選用敘述文、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主要引導學生根據標題預測大致內容,在預讀的基礎上回答一些啟發(fā)性思考題。注意精講部分重要詞匯用法和辨析詞義,疏通語言點并提供操練句型,劃分段落并總結段落大意,分析語篇的銜接手段,了解論點論據之間的關系,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復述、議論等課堂交際活動,加深認識文章的主題思想。語篇分析以學生為中心,在語篇層面上指導學生把對語篇的宏觀把握和微觀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既不忽視語言知識點又能把握語篇結構。
結束語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大學生學習英語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大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難點。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增加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熟練地掌握并運用各種閱讀方法、策略和技巧,從而獲取文章所傳遞的信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