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笑宇
摘要刑法學界關于因果關系之條件說、原因說和相當因果關系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唯物辯證關于因果關系的辯證統(tǒng)一性、內在聯系性、復雜多樣性等基本原理,特別是相當因果關系說對于認定刑法因果關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擬以兩個刑事案例引發(fā)的思考為邏輯起點,分析哲學中的因果關系在我國的實踐及刑法學中的因果關系問題,以期能為我國的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研究找到新的視角。
關鍵詞哲學因果關系刑法因果關系刑事案例
中圖分類號:D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381-01
一、問題的提出:由兩個刑事案例引發(fā)的思考
案例一:甲欲殺其仇人蘇某,在山崖邊對其砍了七刀,被害人重傷昏迷,甲以為蘇某已經死亡,遂離去。但蘇某自己蘇醒過來后掙扎下山,剛邁了兩步即跌下山崖摔死。甲是否應對蘇死亡的結果負責?
案例二:乙追殺情敵趙某,趙狂奔逃命。趙的仇人李某早就想殺趙,偶然見趙慌不擇路,在乙尚未趕到時,即向其開槍射擊,至趙死亡。乙是否應對趙某的死亡結果負責?
參考答案:案例一:蘇某的死亡和甲的危害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案例二:趙的死亡和乙的追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 。(以上兩案例取材于2003 年國家統(tǒng)一司法考試試卷二41題)。
分析可知,上述案例都涉及對因果關系的理解和判斷,都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形。案例一中被害人自己摔死案介入被害人自己的行為,案例二中介入第三人的行為。介入因素的出現是否對因果關系的成立產生影響,需要根據“經驗法則”進行相當性判斷。案例一中,犯罪發(fā)生的場所特殊,甲的實行行為較為兇殘,危險性大,導致死亡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大,介入因素的出現并不異常,應當認定實行行為對死亡結果發(fā)生具有決定性,故甲的實行行為和蘇某的最終死亡之間有因果關系,其應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案例二中,乙的追殺行為雖然是故意殺人的實行行為,但尚未達到至趙某死亡的高度蓋然的程度,此時李某的出現純屬偶然,且趙某的死亡是第三人李某開槍行為所致。因此,趙某的死亡應當歸因于李某,乙不應當對最終的死亡后果負責,即乙只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這是因果關系的使然。
二、哲學中的因果關系問題及在我國刑事司法領域的實踐
世界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每一個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普遍聯系和相互制約。任何一個事物, 總是由別的事物所引起的, 而這個事物, 又總會引起其他事物來。事物間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就稱之為事物的因果關系。
哲學作為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遍規(guī)律的概括和總結,指導著所有學科的理論研究。但這種指導只能是基本原理的指導,而不能越俎代皰。刑法因果關系和哲學因果關系在研究目的上的不同決定著它們在研究方法和所關注的對象上的區(qū)別。哲學中因果關系的研究注重的是理性思辯,而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更多的依賴于社會經驗法則。
但在訴訟實踐中,司法工作者對多種學說的理解和適用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容易在分析一個具體案件時把精力用于區(qū)分原因或條件、必然因果關系或偶然因果關系。這不僅增加工作負擔,更可能釀成錯案。筆者認為,可以把德國學者提出的客觀歸責論引入我國刑法之中,將客觀歸責論及其具體判斷標準置于客觀方面的要件之下,通過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具備客觀歸責性,進而得出是否滿足犯罪客觀方面的結論。它是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這一層面上考慮問題,并通過容許的危險、危險增加、規(guī)范保護目的等一連串下位概念來判斷是否應該歸責,而不是從行為人的因素考慮能否歸責的問題。
三、刑法學中的因果關系問題
刑法視野下的的因果關系,具體而言是指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如果某一危害社會結果在當時具體條件下是由某人行為所引起的, 那么, 這個人的行為和這個危害社會結果之間就具有因果關系。豎關于刑法中因果關系,在我國刑法學理論上,歷來存在爭議。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條件說
該學說立足于邏輯的因果關系,認為一切行為在邏輯上發(fā)生結果的條件就是結果發(fā)生的原因。但該學說在過于寬泛的范圍內推求因果關系,無限制地擴大追究刑事責任的范圍。例如,根據條件說,殺人犯的母親也可能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因為假如這位母親不生育該殺人犯,也就不會發(fā)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二)原因說
原因說主張從結果發(fā)生的條件中,以某種規(guī)則為標準挑選其中應當作為原因的條件,只有這種原因與結果之間才存在因果關系。但原因說從客觀上對條件說作了種種限制,在一定程序上縮小了因果關系的范圍。原因說的意圖可以說是正當的,但要從對結果起作用的眾多條件中挑選一個條件作為原因,不僅是極為困難和不現實的,而且會導致因果關系認定的隨意性。
(三)相當因果關系說
相當因果關系學說是我國主要采用的學說。相當因果關系說主張根據社會一般人生活上的經驗,在通常情況下,某種行為產生某種結果被認為是相當的場合,就認為該行為與該結果具有因果關系。豑我國的相當因果關系說強調通過具體的相當性判斷來確認因果關系是否存在,克服了條件說、原因說的明顯不足,其基本思想也成為在德國被大力提倡的客觀歸責理論的基礎。
四、將哲學上的因果關系應用到刑法中來的注意事項
首先,必須準確地理解有關的哲學范疇,不能在基本理論上出現誤解和偏見。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范疇既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概括起來的科學成果,又是人們進一步認識世界和指導實踐的方法。把哲學上的因果關系原理應用到刑法中來的時候,必須首先弄清楚與因果關系有關的一些哲學范疇的基本含義,并且應當在對這些含義的理解上達成共識。
其次,要結合刑法科學的特殊性,不要簡單照搬哲學上的因果性原理。哲學和其他各門學科之間存在著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刑法科學中的因果關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可完全同一于哲學的因果關系原理。我們須就其特殊性具體地、靈活地運用哲學上的一般原理,杜絕簡單的生搬硬套。
最后,還需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哲學原理。歷史不斷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哲學也在與時俱進。因此,當我們把哲學上的因果關系原理應用到刑法科學中的時候,就應當也有些開拓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