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紅
南北“二喬”——喬冠華與胡喬木,是新聞文化界乃至中國政壇一對耀眼的雙子星座,才華名望不相上下,享譽文壇,且共同出生于江蘇鹽城。就是這對舉世聞名的南北兩大才子,后來竟發(fā)生過一起有趣的“人名官司”,最終還是由毛澤東主席給了斷的。
喬冠華名揚海外
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喬冠華,系江蘇鹽城建湖縣慶豐鄉(xiāng)東喬莊人氏,筆名喬木、于懷、于潮。從香港到重慶《新華日報》之前,“喬木”就是喬冠華撰寫國際述評時用的筆名。
1938年10月,25歲的喬冠華奔赴香港,任《時事晚報》主編,在大半年的時間里,他相繼寫了近百篇文章,達五十多萬字。他的文章所提觀點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要害,在香港乃至大陸引起強烈反響?!稌r事晚報》同仁梁路晨先生感到喬冠華寫的這些文筆極為流暢、又頗具真知灼見的社評和國際述評登一下就完實在太可惜了,就建議喬冠華找一個通訊社,把所寫的文章署名后再發(fā)往世界各地,借以擴大影響。喬冠華一聽,正中下懷。
“那么就用‘喬木為筆名吧?”梁路晨信口說道。
“好吧!”喬冠華不假思索地便答應了。
于是,“喬木”這個聞名遐邇的筆名就這樣問世了。這樣,一個隨手拈來的名字便傳遍了南國,乃至南洋各國。
此時,喬冠華為《時事晚報》撰寫的社評幾乎每篇都通過中國新聞社發(fā)往南洋各地諸如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華僑報紙,故而喬冠華素有“南洋華僑”的美名。及至新中國成立之后,喬冠華出訪印尼等國,當?shù)夭簧偃A僑青年聲稱,他們在抗戰(zhàn)時期都讀過喬木的妙文佳作。
當喬冠華在香港新聞文化界才華橫溢地大施拳腳的時候,胡喬木已在延安被廣泛贊譽為中國共產(chǎn)黨大名鼎鼎的“黨內(nèi)一支筆”了。在這之前,由于抗日烽火連天,他們兩人各據(jù)天南地北,各顯才華,倒也相安無事。
毛澤東巧作了斷
麻煩就出在1945年深秋國共重慶談判之際??箲?zhàn)勝利以后,毛澤東應蔣介石之邀,離開延安前赴重慶共商建國大計。毛澤東的一列隨行要員之中,就有當時兼任中央政治局秘書的胡喬木。那個時候,胡喬木早以“北喬”自居,并為各方認同,他到重慶之初便以“北喬”之名在《新華日報》上發(fā)表文章。而喬冠華作為《新華日報》編委、國際述評專欄的負責人自然會耳聞目睹。南北二喬誰也不肯放棄“喬木”一名的署名權(quán),于是,一場“舌戰(zhàn)”無可避免地爆發(fā)了。
“南喬”喬冠華說:“我本來就姓喬,身高一米八三,就像一棵挺拔的喬木?!?/p>
“北喬”胡喬木也毫不示弱地說:“我的名字本來就叫喬木,此名自然非我莫屬?!?/p>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互不相讓,難分難解。
這場署名之爭,因重慶談判的結(jié)束、毛澤東離渝返延而暫告休戰(zhàn)。
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夜,胡喬木隨毛澤東從平山西柏坡搬入北京,任新華社社長,稍后出任中宣部副部長。喬冠華也從香港北上抵達北京,他剛卸去新華社香港(華南)分社社長之職,調(diào)任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旋即涉足新中國外交界。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冤家路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南北二喬竟然走到了一起。除了在剛剛成立的周恩來兼任主任委員的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委員外,喬冠華還兼任新聞總署下屬的國際新聞局(即外文出版社的前身)局長。這新聞總署署長不是別人,就是胡喬木!
南北“二喬”天天在眼皮子底下碰面、共事,這數(shù)年無法了斷的“人名官司”就打到了毛澤東主席那兒。
毛澤東不愧是判案的“高手”。他不親不疏,并不偏袒自己的秘書。毛澤東首先詢問喬冠華:“你原來用何名字?”
喬冠華回答:“冠華。”
毛澤東沉思片刻,隨即把手一揮,一語定乾坤,作出“終審判決”:“這個名字甚好,以后你就叫喬冠華,仍然姓喬?!?/p>
毛澤東說完,又轉(zhuǎn)向胡喬木:“你可以復姓原姓,保留喬木一名,就叫胡喬木。兩位意下如何?”
這真是一種極佳的平衡:南喬留姓,北喬留名,利益均等,分而享之。喬冠華和胡喬木一聽毛澤東的這一裁判,言之有理,況且又打了個“平手“,兩人便雙雙接受了“調(diào)停”。
對此,喬冠華晚年曾經(jīng)回憶說:“解放后組織上決定他用胡喬木(胡是他原來的姓),我恢復現(xiàn)在的名字,亦即原來的名字……”便是講的這件事情。
毛澤東對南北“二喬”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曾作打油詩云:“古有大小二喬,今有南北二喬?!?/p>
摘自《世紀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