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磊
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爆F(xiàn)在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都把教學的慧眼轉“源頭活水”上來。的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已經(jīng)看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難以落實,“灌、勸、塞”的老式教學方法還普遍存在,目標意識和訓練意識尤需加強。所以對課堂教學的改革應是刻不容緩。如何讓課堂教學的水“活”起來,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效激激活語文課堂教學呢?
一、設計開頭,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非常贊同這種觀點。所以對課堂的“開頭”要極為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我一般會把正課前的5分鐘設計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開頭3分鐘,完全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做課堂的主人。他們可以跟大家一起共賞自己喜歡的文章、共同探討所遇到的生活現(xiàn)象,還可以給大家講故事、笑話??傊跓o拘無束、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以飽滿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獲取知識。第二部分正課前的導語,每次講新課前,我都會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設疑激趣,活躍思維。最后針對他們的回答我進行引導、歸納。以這樣的形式作為上課的開頭,一下子把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在笑聲中、在思索中,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自覺性、主動性,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最為愉悅的心情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啟動學生向知識海洋邀游的風帆,使教學產(chǎn)生了更大的效益。
二、誦讀課文,到文章中去尋真、尋情、尋美
頌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葉圣陶老先生把朗讀稱之為“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能與作者心靈相通。”對語文課本里的文質(zhì)廉美,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我都要求學生“美讀”。一邊讀一邊到文章中去尋真、尋情、尋美。
1尋真,語文教學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實,也不是模仿和再現(xiàn)生活的真實,而是主觀性和假定性統(tǒng)一的藝術真實。對審美溝通的傳統(tǒng)研究認為,鑒賞主體在溝通階段,主要訴諸情感,而不動用理性。由此可見,在我們課堂教學中,盡管我們教師的講解有時候是很理性的,但學生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掙脫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觀情感移入或灌輸?shù)秸n文中去,并同課文產(chǎn)生共鳴。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真”才顯得尤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學生的情緒,減少其移情或共鳴所投入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它能變理性化的傳統(tǒng)教學為感性化的藝術教學,使語文教學在智育不忘德的今天,同時兼顧美育。
2尋情。尋情是“活”的關鍵。語言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具有豐富的人文特色。對人生的感悟,對友情、親情的關注,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等等。而要使這些人文特色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情”字則是師生溝通的橋梁,也是把語文課堂搞活的關鍵。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感情?!睆哪撤N角度講,語文課堂便是“情感場”,教師要像磁石吸針般地吸引學生“忘我地投入”,使其潛力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事實上,語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如果教師情趣盎然,“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加上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輕松愉快,必能產(chǎn)生微妙的情感效應。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情緒漠然,不動聲色,始終是一種“背書”、“念課”的“零度風格”,必不能構筑一種富有義務勞動誘惑力的情境召喚。作為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摯友了解他們的生活,號準他們的脈搏,推心置腹,將心比心,知曉他們學習語文的甘苦,使學生覺得我們可親近、可信賴、可仿效,沒有心理距離.千萬不要擺架子,用冷冰冰的面孔去對待學生。教師引著學生走,學生推著教師跑,師生共同關注與議論某一問題,使得學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時產(chǎn)生認同效應。師生互動,使整個語文課堂釋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
3尋美。羅丹說:“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奔热徽Z文教學一半是藝術,那么,它當然就離不開一個“美”字。既然我們?nèi)鄙侔l(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老師的主導作用就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就中學教材而言,教材中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尸諫”者屈原,有“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杜甫,有“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有“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語文老師如何讓這些作品呈現(xiàn)出新鮮的音美、色美、情美以及作者的人格美,使整個課堂處于一種活的狀態(tài),如何依靠美的魅力去陶冶、吸引學生呢?當然最重要的是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主動感受教材美,自我開采美的礦藏,有如在深幽的境地呼吸醇馨的清風,充分有效地解放、發(fā)展、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zhì)。同時教師自身的基本功也要加深,教態(tài)大方自然瀟灑,板書簡明、美觀、巧妙、語言純潔、幽默、詼諧等等都有助于學生審美感受的升華。
三、激活教學的雙邊活動
教學,顧名思義,在教學活動中,既有教的因素,也有學的因素,是一個教與學有機結合的雙邊的互動。教學互動的效果決定整個課堂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想了許多辦法來促進的雙邊活動,如卡片式、游戲式、問答式等,也取得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但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這樣的行動無疑會因為其單調(diào)性而被多數(shù)逐漸否定。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促進這種互動,則能夠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多元化。
所以說我們反對用僵化、枯燥的方法肢解課堂教學。激活語文課堂是深化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應該是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發(fā)孩子身上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我深信只要我們努力的去研究去探索終能找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源頭活水,讓這股“源頭活水”像清泉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