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穎
摘要:高校學生黨員是我黨重要的后備力量,是高校中的先進群體,其應具有的先進性,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即能發(fā)揮政治導向、觀念引領、行為示范和制度創(chuàng)新等作用。鑒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黨員的先進性體現不夠,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有作用也未能充分發(fā)揮。因此,抓好先進性教育,并在先進性教育中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體現民族性和時代性、注重主體性和實踐性,從而有力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關鍵詞:高校 學生黨員 先進性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理應成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示范區(qū)和輻射源。毋容置疑,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體,而學生黨員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持之以恒地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錘煉學生黨員的品行,增強他們的黨性素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成為立志、修身、博學、報國的模范,不僅能為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提供組織保證,同時也將促使學生黨員組織、帶動其他大學生有力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一、高校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是生長發(fā)展在高等教育環(huán)境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良好的校園文化在大學生成長成熟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導向、凝聚、規(guī)范、激勵、調適功能,其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大學生既是校園文化的體現者和受益者,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營造者和實踐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體。作為社會中最敏感、最集中、最迅速地反映、折射社會環(huán)境的青年群體,大學生總是積極的、開放的,成為接受、復制乃至創(chuàng)造文化的先鋒。而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更應具備在政治、觀念、行為等方面的先進性特征,成為校園文化更為重要的營造者和開拓者,成為重要主體中的排頭兵。
(一)在政治文化建設中清醒堅定,發(fā)揮導向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在思想上有進步于其他同學的政治見識,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中,能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清醒,帶頭執(zhí)行黨的文化建設方針。同時,學生黨員能以自己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帶動其他大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觀察分析問題,在政治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導向作用,從而不斷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性,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二)在觀念文化建設中與時俱進,發(fā)揮引領作用
對校園文化建設者而言,傳承是基本任務,創(chuàng)新是崇高使命。學生黨員是高校以“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洹睘闃藴饰蘸团囵B(yǎng)的,其不僅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而且具有與時代發(fā)展相一致的現代意識和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學生黨員作為青年大學生中的精英分子,總是最先感受并體驗各種新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因此,學生黨員在觀念文化建設中能發(fā)揮引領作用,促使校園文化總是映射著時代的亮點,體現著時代的最強音。
(三)在行為文化建設中以身作則,發(fā)揮示范作用
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表率。從總體上說,學生黨員重視自身的行為和形象,積極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能以“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標準來處理人際關系和人事關系等,并在日常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奉獻精神。因此,學生黨員能在行為文化建設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團結、影響、帶領大學生們在實踐中探求真知。
(四)在物質文化建設中出謀劃策,發(fā)揮主人翁作用
物質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基礎。優(yōu)美而有品位的校園環(huán)境,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塑造美好心靈,激發(fā)進取精神,促進身心健康。在物質文化建設中,學生黨員較之其他同學具有更強的參與意識,能積極協助學校管理者在校園布局、校園綠化和美化、現代化教育設施等建設中出謀劃策,充分發(fā)揮主人翁作用,營造綠色、和諧、宜人的校園環(huán)境。
(五)在制度文化建設中勇于創(chuàng)新,發(fā)揮先鋒作用
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在制定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文化氛圍,是綜合反映一所高校辦學歷史、文化積淀、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學生黨員參與管理的自覺性強、積極性高,他們愿管、敢管、善管,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典范。因此,學生黨員能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管理層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并能充分發(fā)揮其先鋒作用,影響、調動其他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最終意義上增強大學生對制度文化的認同、維護和鞏固。
二、高校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現狀分析
從總體上看,高校學生黨員在政治覺悟、專業(yè)知識、行為習慣等方面表現優(yōu)秀,整體素質令人滿意。但由于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黨員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制約了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有作用的發(fā)揮,尤其是不能充分按照“黨要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一)學生黨員思想活躍、積極上進,但未能有效引領其他學生群體踐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性原則。
按照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建設校園文化,首先必須把握正確的理論指導,堅持正確的方向。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活躍、積極上進,但由于沒有經歷過生活磨難和黨內生活的磨練,對新形勢下復雜的社會矛盾認識不足,容易受到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思潮的誘惑,再加上不少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流于形式,學生黨員的政治素質存有不足。因此,學生黨員在引領其他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發(fā)揮還極為不夠。
(二)學生黨員學習優(yōu)異、素質突出,但未能有效引領其他學生群體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層次和品味。
按照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建設的校園文化必然是高層次和高品位的,而校園文化層次和品位的提升,取決于其建設主體的綜合素質。學生黨員大都學習優(yōu)異、素質突出,但由于競爭、就業(yè)等現實壓力的存在,部分學生黨員在學習上表現出一定的浮躁和庸俗傾向,學習目的和動力趨向“現實型”。不僅如此,部分學生黨員把綜合素質的領先和進步理解為狹隘的個人進步,沒有更多地去幫助其他同學共同提高。這就導致學生黨員在引領其他學生群體營造濃厚的學術科研氛圍、掌握并傳播具有時代特質的先進理念、傳承并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作用發(fā)揮還極為不夠。
(三)學生黨員思維敏捷、嚴于律己,但未能有效帶動其他學生群體搶占校園文化建設的新陣地。
按照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建設校園文化,必須積極主動地占領新的文化陣地,以不斷充實、更新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永葆校園文化活力。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絡文化無疑是高校校園文化最重要的新領域。學生黨員思維敏捷,總能最先感受和體驗新事物,面對網絡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和誘惑,他們能表現出更強的自律和覺悟。但是,他們在帶動其他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和參與網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發(fā)揮卻極為不足,沒有真正成為“網絡社會”中的道德主體,充分發(fā)揮扶正怯邪、激濁揚清的作用。
三、抓好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新形勢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市場經濟影響、多元生活需求、網絡文化興起和高等教育開放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抓好先進性教育,充分激活并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使學生黨員真正成為高校先進文化的代表,將極大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步伐。
(一)突出先進性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確保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指導思想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青年大學生,積極體現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尤其要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唱響校園文化建設主旋律。
對學生黨員而言,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是其發(fā)奮學習的強大精神支柱。學生黨員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就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觀,把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正確認識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和社會主義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困難及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堅定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成為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大力弘揚者,始終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
2.加強道德責任感教育,挖掘校園文化建設真諦。
加強道德建設,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泛濫,特別是網絡虛擬社會的到來,很容易誘發(fā)道德虛無主義。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誠信缺失、責任淡薄、協作精神差、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脫節(jié)等問題比較突出。而學生黨員作為這個群體的先進分子,必須加強道德責任感,以提高自身和身邊同學的道德素質為己任,從而使大學生成為全社會道德建設的典范。因此,在先進性教育中,學生黨員要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20字基本道德規(guī)范,身體力行;突出“立德、立言、立行、立信、立性”,堅持把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道德信念,然后外化為高尚的道德行為,實現知行統(tǒng)一;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公德,挖掘校園文化建設的真、善、美。
(二)體現先進性教育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永葆校園文化建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所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雷鋒精神”、“64字”創(chuàng)業(yè)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和今年的“抗震救災”精神等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新發(fā)展。校園文化既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又要廣泛吸納世界一切先進的文化成果,不斷地創(chuàng)造和選擇吸收富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潮、新觀念,永葆校園文化建設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其中,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精神培育是重中之重。
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夯實校園文化建設的根基。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民族文化繁榮和發(fā)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只有加強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才能促使學生黨員真正感悟和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真正感悟和實踐以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為重,勇于犧牲自我利益。在此基礎上,學生黨員就能影響、帶動廣大青年大學生強化愛國意識,激發(fā)愛國之情,并進一步把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志,化為今天的刻苦學習。
2.加強科學精神培育,激發(fā)校園文化建設的動力。
學生黨員的先進性要體現時代特征,就必須使自己保持在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先進性。具體說來,學生黨員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擺脫單純把學習視為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的束縛,從科學發(fā)展觀的高度認識在現階段學習先進科技文化的重大意義;形成求是、求實、求真、求善的自覺性,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推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過程中的歷史責任,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認知,開拓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實現理論—實踐—理論的飛躍。
(三)注重先進性教育的主體性和實踐性,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認可度和執(zhí)行力
學生黨員的主體性和實踐性狀況,是校園文化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學生黨員只有強化主體角色,才能帶領廣大學生群體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真正成為校園文化主體要素的創(chuàng)造者、客體要素的優(yōu)化者、政治文化的倡導者、行為文化的實踐者、制度文化的遵循者和觀念文化的體現者,從而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認可度和執(zhí)行力。
1.加強主體意識教育,實現校園文化的內化和升華。
先進性教育的目的最終要通過學生黨員內在的思想矛盾運動才能實現。學生黨員作為具有主體性的人,他們始終以能動的姿態(tài)參與教育過程,能對外界信息進行分析、比較直至有選擇地接受和排斥。因此,要充分尊重學生黨員的人格,形成溝通、理解、信任的平等互動關系,激發(fā)學生黨員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夠按照先進性教育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增強對校園文化的認可、維護和執(zhí)行,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從而在最終意義上實現校園文化的升華。
2.加強實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的傳播和融合。
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廣大黨員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是從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理論精華,而要讓其融入到象牙塔中高校學生黨員的血脈中,唯有加強實踐教育。因此,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要大力發(fā)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要引導學生黨員自覺實踐胡錦濤總書記所強調的——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具體說來,學生黨員要與廣大同學平等相處,為同學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在同學中建立扎實的群眾基礎。學生黨員實踐觀念的強化,將極大地促進校園文化在學校內部及向社會的傳播、滲透和融合,影響和帶動廣大青年大學生進一步將自己的知識儲備運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同時又在實踐中將優(yōu)秀的社會文化引入校園。這種良性互動最終將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p>
參考文獻:
[1]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M],黨建讀物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吳潛濤,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J],求是,2003年19期。
[3]邢啟敏,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瓊州大學學報,2001年1期。
[4]陳鐵軍、李瑞雪,關于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的思考[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3期。
[5]萬軍,關于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思考[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2期。
作者簡介:查穎,女,(1973.12—),浙江海寧人,浙江師范大學初陽學院(實施本科生特別培養(yǎng)的英才教育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行政副院長,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