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仁 孫曉頻
教育以育人為本,可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被考試背后的“功利”所包圍,被“功利”敲打得遍體鱗傷。
在學前教育中,家長安排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美其名曰“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迎合家長,學前教育小學化。在義務教育階段,許多家長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愿不愿意,都督促他們?nèi)W奧數(shù)、學藝術,想的是讓孩子憑特長生優(yōu)勢升入大學。這些孩子學得真不輕松:周五放學后學鋼琴,周六上午學繪畫、下午學奧數(shù)……常常聽到他們發(fā)出感嘆:好累!好累!在高中教育階段,校園里最顯眼的是宣傳欄上被高校錄取的學生名單、被名校錄取學生的光榮榜。就這樣,教育被異化成考試教育。
當教育只剩下考試的時候,學生以分數(shù)排先后,教師以分數(shù)定優(yōu)劣。教師就是熟練的知識搬運工,不斷地將書本知識灌輸?shù)綄W生的腦袋里。教師是優(yōu)是劣,就看你班上能考幾個重點;學生只要成績好,就“一俊遮百丑”。在班上,座位按考試名次排,家長會按考試分數(shù)分批開……還有誰會在意學生的生活是否快樂,學習是否愉快,人格是否健全。
當教育只剩下考試的時候,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要求孩子凡是與考試無關的書不能讀,哪怕是文學經(jīng)典名著;凡是與考試無關的事情不能做,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家長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一切,自身無論多成功,只要孩子考不好,就是失敗。他們把全部希望都押在孩子身上,孩子考了低分就像天塌下來一樣。
當教育只剩下考試的時候,學生就會失去快樂和幸福。為了取得高分,校園的運動場所不屬于他們,而屬于他們的是一本又一本的輔導資料,一道又一道的訓練題??荚嚱d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靈性,考試讓學生的眼鏡片越來越厚,背越來越駝,心理越來越脆弱。一旦沒有考出理想分數(shù),夢想就會破滅,生命也變得搖搖欲墜,從而不知道考試之外的精彩世界,不知道除了考試還有無數(shù)條通往“羅馬”的大道,不知道考不好人生同樣能精彩。
當教育只剩下考試的時候,教育變得那么猙獰、可怕。教育沒有了創(chuàng)造,學生都成了考試的機器,教師和家長都演變成了考試的奴隸。
每想及此,筆者不禁回想起青年作家傅國涌編著的《過去的中學》中描寫的南開中學、揚州中學、春暉中學等學校。這些值得我們?nèi)涯睢⑸裢膶W校的精髓就是“它們常常是超越功利的”。在這些學校里,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應付考試,教育本身有著比考試更高的價值,教育的過程要遠重于結果。也正基于此,這些學校才培養(yǎng)出了夏丏尊、豐子愷、朱光潛、朱自清等成就非凡的名家。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的學生不再遭受頻繁的考試和排名的折磨,不再戴著深度眼鏡在五花八門的教輔資料中掙扎,不再在安靜得有些壓抑的氣氛中聽教師的滿堂灌;他們能夠在飄滿書香的圖書室里自由閱讀,能夠在實驗室里親手操作,能夠在操場上暢快地奔跑,能夠為某個問題和教師爭得面紅耳赤……
別讓教育只剩下考試?。ㄗ髡邌挝唬航魇【暗骆?zhèn)市教育局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三中學)■
□本欄責任編輯羅賢良
E-mail:jxjylx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