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芬
摘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學生就會樂于學習、勇于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就會有利于提高教與學的雙重質(zhì)量。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動機;情感;教法;意志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習效果的好壞是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在英語教學中,既要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應努力結(jié)合新課程的要求深入研究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學生學好英語的動機
學習動機是引起、維持和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nèi)部力量,在學生學習中具有重大作用。“君子之學,無時無處不以立志為事”,學習動機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的好壞。由于我校新入學的學生大多對學習缺乏信心、沒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意志薄弱、抗干擾能力差,所以普遍學習成績不理想,而且因為英語這門學科語言的枯燥,語言交流缺乏一定的環(huán)境,學習英語的差生隊伍會隨之增大。因此,新學期伊始的英語課上,我就重點對學生進行學英語重要性的教育,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學生的學習并不只是滿足社會實踐活動的急需,還要為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做準備、打基礎。尤其我校學生報考藝術類院校錄取時英語都是要限定小分的,英語成績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升學以及將來考研。我利用歷屆學生中不怕困難、勤學、樂學、善學并取得成功,進入重點院校的學生典型事例來教育引導學生,使其明白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英語的欲望、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重視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
情感是人們心理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具有感染力,可以使人出現(xiàn)感情共鳴。我們的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高質(zhì)量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前提。我校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差,在學習上往往是有問題不敢問、害怕教師提問、作業(yè)不做,這就更需要教師傾注自己的滿腔熱情,用真誠的情感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一個熱情的關注、一個友好的動作、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句表揚的語言,都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真誠、教師的賞識,這樣才能將學生吸引到教師的周圍來,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與學的效果。我剛接手的班級里一個男生的進步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我不經(jīng)意的一句贊揚使上課不時開小差的他變得聽課非常認真、課下主動做練習,還積極問題,連他的班主任都反映他很愛學英語,我就適時引導鼓勵他,使他在贊揚與賞識中快樂地學習著,并逐漸進步,還在年級單詞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由此可見,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能成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能持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感情是否融洽。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增加感情投資,加強情感教育,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運用學生積極的非智力品質(zhì)來推動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三、加強教法研究,重視學法指導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針對我校學生情況,我將教材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精講多練。教法的選擇也因人而異,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最終讓不同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有所收獲,享受到成就感。如講The V-ing form的用法時,我先給學生各種用法的例句,讓他們?nèi)プx、去感受,讓成績好的同學去試著總結(jié)用法,然后老師做講解,再配以練習當堂鞏固,由淺入深,適于不同層次學生接受。
一個成功的教師不但自己會教,更要努力使學生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倡導指導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注重給予他們鍛煉的機會。智力因素差的學生,迫切想提高學習成績,然而往往學不得法,他們不善于歸納、總結(jié),學到的知識紊亂一團、無章無序,因此我在學習方法上對他們多加指導,從初始年級抓起、從細節(jié)抓起,逐步規(guī)范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先預習后聽課、如何記筆記、如何查閱工具書、如何記憶單詞、如何歸納學過的知識,同時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基本語法知識的補習、指導學生進行專項題型訓練、掌握做題技巧等,使他們能夠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摸索出適合于自己的、高效科學的學習方
法。
四、培養(yǎng)學生意志,增強學生自信心
意志是人們自覺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去克服困難,以達到目的的心理活動,是克服困難的保障。我校的很多學生學習上缺乏毅力,沒韌性,經(jīng)常是剛剛下定決心要努力學好英語,無奈由于基礎太差,問題太多,不愿讀、背、記、怕深入思考、遇到困難與挫折,就容易失去信心而放棄對英語的學習,這樣下去既不會有進步,也不會適應迅猛發(fā)展的社會需要。新課程指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它是學生良好意志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用名人事例、用我們身邊的典型事例激勵學生克服困難;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單詞競賽、英語手抄報展覽、英語朗讀競賽等激發(fā)學生興趣。另一方面采用“賞識教育”,對學習成績暫時不好的學生主動接近、熱情關注、不厭其煩地講解,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創(chuàng)造機會幫其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愛因斯坦說過:“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回報的。”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熏陶、潛移默化的感化過程。教學中我們必須用心探索、持之以恒,采取多種形式使學生勤學、樂學、善學,這樣就一定會逐步提高教與學的雙重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