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當代草書

2009-05-04 10:15張金梁
書畫藝術 2009年1期
關鍵詞:書體書風書家

張金梁

在中國書法的各種書體中,最具藝術性者當數(shù)草書了。草書產(chǎn)生于漢代,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書法除充當記敘知識的載體外,還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士大夫們雅玩的藝術形式。之后,其作為書法藝術的代表性書體,在書法發(fā)展上起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為書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奠定了基礎。從藝術層面上看,草書技法復雜內(nèi)涵豐富,《草訣歌》中“革圣最為難”之說決非虛言。

新中國成立后,書法作為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重要代表者,始終伴隨著國家的命運經(jīng)歷了不同尋??部狼郏癯尸F(xiàn)出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從當代的草書發(fā)展情況看,有兩項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其一是草書物質(zhì)基礎條件的豐富,現(xiàn)代科技大發(fā)展,照相印刷技術非常發(fā)達,各種各樣如同真跡的草書名帖皆易獲得,從而解決了米芾所謂學書“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的問題,這是古人難以夢想到的;其二是當代社會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時代,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給草書家們充分發(fā)揮才能和張揚個性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當然也不能否認,當代草書的發(fā)展還存在著諸多不利的因素。為了引起世人的重視,有利于草書健康發(fā)展,現(xiàn)提將一些問題出來進行討論,權(quán)為拋磚引玉之用。

一、四個簡化

1社會結(jié)構(gòu)的簡化

古代人書法學習,是與小學(文字學)同時進行的,對于歷史上各種書體都要作為傳統(tǒng)知識加以掌握,篆、隸、楷、行、草的造型結(jié)構(gòu)皆能了然于胸,書法作為文人的一種特殊標志,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濃厚的筆墨氛圍,也自然而然的構(gòu)成了一個巨大的書法人才庫,為以后兼善或?qū)9サ臅页霈F(xiàn)提供了必要條件。當今由于毛筆已經(jīng)徹底退出了通用書寫工具行列,文土學子人人可以揮毫的局面已經(jīng)結(jié)束,從而書法的陣地由原先的整個文壇學界,退縮到極少數(shù)人之中,造成了書法社會性基礎結(jié)構(gòu)的大縮簡。草書在書法中又屬于難度最大者,其字法結(jié)體與通用楷書存在著巨大差別,不經(jīng)過專門訓練便如同面對“天書”,故而學草書之人比學其他書體的人少之又少。因此說,古代人的善草書者,大都是在兼善幾種書體的情況下,使才情、功夫與草書不期而遇自然而然地成長起來的,也可以說是草書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在整個社會的文土學子中選擇了書家,這些人擔負著傳承草書精神推動草書發(fā)展的天職而成為劃時代的大家是必然的事情。當代草書群體的出現(xiàn)情況便不一樣,其不但失去了廣闊的選擇對象,更沒有經(jīng)過數(shù)種書體書寫的兼善機會和專攻的優(yōu)劣對比,而是人們先入為主的選擇了草書,至于具備不具備草書家的條件則是另外一回事了。這種社會化書法基本結(jié)構(gòu)的簡化,給草書的學習、繼承和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2草書功夫的簡化

由于當代人在中小學中沒有受到嚴格的書法訓練,書法的學習大都是成年人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而選擇的,甚至有不少人是退休以后才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的。孫過庭《書譜》說:“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guī)矩,老不如少?!币馑际钦f,在對書法學習的理解上少年不如長者,在掌握方法和規(guī)矩方面,則年長者不如少年。書法很像武術,基礎訓練的童子功是非??少F的,只有下過這樣的功夫,才能腰靈身舒和手腳利索,一招一式規(guī)矩自然并運用自如;若年長學武,雖也能略得武術要旨,但身手遲滯,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矣。當代學草書者大都是半路出家,所以在草書學習上理解多而功力差成為普遍現(xiàn)象,即便一些頗有名氣者,草書作品也會不時出現(xiàn)捉襟見肘的淺陋之處,不論從草書線條的質(zhì)量還是意境上,都會因半路出家所欠下的功夫而受到影響。更何況當代人學草書追求速成:學習一點草字歌訣之類的知識,掌握一些草字的基本草法,便用集字方法來湊成篇章。現(xiàn)在不少出版社印有許多用歷代草書家的作品集成詩詞文旬的帖,可以照葫蘆畫瓢直接用于創(chuàng)作,剛學草書便急于參賽,有時竟然能入展或獲獎,可見當代書壇簡化學書過程者當不占少數(shù)。

3循序漸進學習的簡化

由于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正體眾多,流派紛紜。在歷史上關于書法的學習,提倡循序漸進的方法,蘇東坡曾形象地比喻各種書體:“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并認為:“書法備于正,而溢于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秉S庭堅也同意這個觀點,說:“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向背,則識草書法,不難工矣?!彼未巧幸獾某K、黃又是此書風的代表者,他們對于草書的學習,仍然認為要有從靜到動和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其重要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就草書本身而言,也有章草、小草、大草之分,其發(fā)展脈絡非常清晰,因此前賢們大都要求學習草書也要按照其發(fā)展j順序進行,如姜夔《續(xù)書譜》云:“大凡學草書,先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則結(jié)體平正,下筆有源。然后仿王右軍,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學諸家,則字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續(xù),不識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轉(zhuǎn)換,隨意用筆,任筆賦形,失誤顛錯,反為新奇。自大令以來,已如此矣,況今世哉?!苯纤撘庠趯W習草書要從章草源頭學起,然后再轉(zhuǎn)向小王之大成者王羲之,然后再注入自己的修養(yǎng)個性以成自家面目,他反對不加選擇的“任筆成形,反為新奇”的亂學,這是很有道理的經(jīng)驗之談。當代人的草書學習,已經(jīng)沒有程序可言了,或者說是把程序簡化到了極限,不需要半點準備直接對號入座。一旦尋找到符合個人口味的草書,便開始制作加工,“任筆成形”創(chuàng)造新奇,這恐怕是姜氏所難以想象到的。

4書家成名過程簡化

古代書家成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都要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煉獄過程,書家成名的大小,與其功夫能力及成就總和成正比。如同投到水里的石頭,體積越大份量越重者,產(chǎn)生的波瀾越大,向外沖及的力度越強,波及的面就越廣;若石塊的重量小,產(chǎn)生的波瀾也就越小,水波涉及面就越小。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在文人都能用毛筆寫字的時代,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書家,不但要有超人的天賦,而目還要有耐得住寂寞的驚人毅力。他們首先要通過自己的實力征服身邊的人,然后由近及遠開始了漫長的征程,能刻贏得世人的首肯,方能換來書家的桂冠,所謂“成如容易卻艱辛”,正是古代成功書家的真實寫照。而現(xiàn)在則不同了,凡拿毛筆寫字者,皆自詡為書家,而在眾多的書法比賽中偶爾獲獎或入展,便可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夜之間便可獲得較高的社會知名度。特別是寫草書的人,其獲獎的偶然隆非常大,當書者將簡陋、粗野、笨拙的草書無奈地寫到紙上時,很可雛讓視覺神經(jīng)非常疲勞了的評委眼前一亮,如同吃煩了魚肉看到了野菜—樣,便捧為美味佳肴,讓其入展或獲獎,再經(jīng)媒體一炒作,一夜之間連朋友都不知其能草書的著名書家就誕生了。當然,這樣沒有

經(jīng)過在文人墨客堆里滾打而輕而易舉贏得的榮譽是不可靠的,用泡沫制造出來的書家桂冠,會很快被湮沒在書法浪潮之中,這就是當代很難出現(xiàn)劃時代草書大家的原因所在。

二、雙重怪圈

由于當代書法以展覽為中心展開,學習草書追逐時貴蔚然成風。于是在書壇土出現(xiàn)了流行書風的雙重怪圈:一是流行古人書風;二是流行今人書風。

流行書風自古有之,這是書法與功名祿利聯(lián)系在一起的結(jié)果。功名利祿是一把雙刃劍,無異在歷史的書壇上起著非常大的正負兩方面的作用。在正體書發(fā)展的歷史上,如秦的小篆,漢的八分,魏晉的章程書等正體書,無不是朝廷利用功名利祿吸引文人學子來學習并推廣的。當然也正因為如此,板滯僵硬的館閣體書法隨著出現(xiàn)了。比較而言,革體書受朝廷的制約較少一些,而受劃時代的太書家的影響則很大。如漢末人們學習張芝草書形成風氣,“二王”草書又是南朝人們追逐的對象等。當代人學習古人草書,自然受書協(xié)評委審美觀的影響最大,因為學習評委們所喜歡的書法風格,較容易獲得認可而入展、獲獎,一故而形成流行書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再者由于某書家在某地域的原因而形成局部流行書風,如中原的王鐸草書熱,山右的傅山革書熱等。這些現(xiàn)象在某種程度上對手繼承古代草書藝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學書者不顧自身的學習條件而盲目跟隨,生搬硬套,成功率極低。

關于當代人學習當代草書而形成流行書風的問題,也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待,我們有必要先回顧一下新中國建立后的書法發(fā)展。當代草書可分為兩個時期來看待:一個是前期書家,即從民國進入新中國者,他們大都是在傳統(tǒng)舊式的教育下產(chǎn)生的,在解放前便已經(jīng)取得了書名,進入新中國的都人到中晚年了。著名者如北京的鄭誦先;上海的沈尹默、王蘧常;南京的林散之、高二適;山東的朱復戡;浙江的潘天壽;寧夏的胡公石等,他們皆為草書能手,由于文革原因一時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影響。改革開放后,撥亂反正,百廢皆興,書法作為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藝術,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文革前及文革期間的壓抑,剛剛恢復的書壇厚積薄發(fā),便呈現(xiàn)出了強勁的爆發(fā)力,使書壇成為倍受社會注目的藝術樂園。此時出現(xiàn)的善草書者,大都是前期草書家的弟子門生,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地域性及師承關系。這些書家成為當今書壇草書陣地的骨干和領頭羊,他們的草書風格和審美特點直接影響著當今草書的走向。因此他們又成為當代中青年學習草書追摹的對象,于是叉在學習古人之外,形成了一個學習當代人草書的風氣。流行書風對書法的發(fā)展有百害而無一利,因其直接關系到書者的親身利益,所以這種趨“時貴”現(xiàn)象古來有、當今有、以后也不會消失,只要能引起在書法上有責任感者為戒便是書壇之大幸了。

三、三種失落

1純度的失落

草書是一種書體,其之所以叫草書,就是因為其有特殊的結(jié)構(gòu)形式。著失去了這個特點,其就名不副實了。所以馮班《鈍呤書要》云:“學草書須逐字寫過,令使轉(zhuǎn)虛實一一盡理,至興到之時,筆勢自生。大小相參,上下左右,起止映帶,雖狂如旭、素,咸臻神妙矣,古人醉時作狂草,細看無一失筆,平目功夫細也,此是要訣?!笔纤珜У膶W習草書,要求對于全部漢字都要用革法進行研究一番,是非常有道理的,其應該是學習草書的第一道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在書寫時底氣足、不遲疑。

從當代的草書情況看,人們對于草字的結(jié)構(gòu)研究普遍忽視,不用說研究草字法度的淵源問題,就是對于普遍意義的草法掌握也不能深入,故而當代草書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草書純度的降低。也就是說,所謂的草書家,在其草書作品中,有大量的行書字出現(xiàn),當然確實有人為了調(diào)節(jié)草書的節(jié)奏使然,但更多的則是草法不熟造成的。我們認為,草書的節(jié)奏當然要用草書字去調(diào)節(jié),若用行書去承擔便褻瀆了草書自身的神圣使命。我們不妨看一下先賢們的草書,他們都是在清一色的草書符號下進行書寫的,觀之如同飲醇厚美酒。若在草書的創(chuàng)作中,有不少的行書字形出現(xiàn),有理由判定其草法不熟。我們從大量當代人所作的所謂草書作品中發(fā)現(xiàn),那些在草書中濫入的行書字,都是在草法的難于結(jié)構(gòu)者,怎樣處理這些字,正是衡量草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而這些環(huán)節(jié)卻以行書字代之,顯然大大減弱了草書的水平和表現(xiàn)力。

我們認為,在草書創(chuàng)作中,草體符號應是唯一的書寫字體,在表現(xiàn)上可以章草、小草、大草之間融合,而不能參入其他諸如行書的字體,一旦加入行書字體,便有草法不純、筆法不精、精神不正的俗氣感,正如黃金一樣,其純度越高越受到人們的珍重,只有高純度再加之高工藝的制造,才能顯示出其雙優(yōu)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否則,其價值便要大打折扣。

2個性的失落

在各體書法中,最能表達人們性情的是狂草書。唐朝愈論曰:“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蔽谭絼傇小笆篱g無物非草書”之論,他是從逆向思維的角度,來反映了草書內(nèi)涵的博大,與張懷瓘之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張旭之所以被人們稱為“草圣”,其原因就在于能將自己感悟到的“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且能達到“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的藝術效果。當代草書的抒情性大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人們修養(yǎng)不夠和草法能力的減弱,下筆難得“心手雙暢”,自然也影響到自己個性的發(fā)揮。劉熙載論書日:“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化為古人,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辈輹挥性跁咝摒B(yǎng)深厚、才情豐富、草法精熟,“然后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老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才能實現(xiàn)草書的人格化理念而充分地彰顯“我神”個性。當代的草書創(chuàng)作,由于修養(yǎng)不足功力不逮,再加之社會化快節(jié)奏等因素的影響,達不到水到渠成地去表現(xiàn)自我,便千方百計的在包裝自我上下功夫,到頭來卻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3士氣的失落

草書之所以被認為是最有藝術性的書體,是因為其具有其他書體所不具備的“字勢生動,宛若天然,實得造化之姿,神變無極”的本質(zhì),人們在品賞時可將文字的敘述性放在次要地位,故張懷瓘有“深擐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之論。后劉熙載論書便繼承了張氏的理論,特重書法的內(nèi)在氣質(zhì),他說:“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傖氣、俳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之棄也?!薄笆繗狻北闶乾F(xiàn)代所說的“書卷氣”,是書家文化修養(yǎng)在筆墨中的表現(xiàn),這在草體

書法中皆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當代教育文理分科細密≯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見得對傳統(tǒng)文化有多深的研究,而書法中所體現(xiàn)的修養(yǎng),大都存在于傳統(tǒng)文化之中。再加之在當前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下,人們渴望利益,出現(xiàn)了信仰危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書家的心境,因此在草書作品上也會出現(xiàn)審美意識模糊、精氣神不清的狀態(tài),嚴重地影響了草書高深境界的產(chǎn)生。從當代的草書作品上看,所體現(xiàn)出來的大都是橫沖直撞的“兵氣”;斤斤計較的“市氣”;描頭畫足的“匠氣”;察言觀色的“門客氣”;門派相爭的“江湖氣”;流行書風的“酒肉氣”,人們只能望“士氣”而嘆了。

四、一個層面

1當代草書的行為傾向

(1)設計制作。所謂設計制作,是指在草書創(chuàng)作上所表現(xiàn)出來明顯的設計性痕跡。草書有別于其它書體最為明顯的地方,是具有可供書家自由馳騁的空間,有多大功力才情,便有多大發(fā)揮,貴在自然生動。但在當代的草書創(chuàng)作中,設計制作也成為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可分為幾種情況:一是在書寫過程中的對于個別筆畫、結(jié)體、墨法等的強調(diào)夸張,如圈、彎、點的形態(tài)以及飛白、重墨、漲墨的設計等;二是在章法上大動腦筋,運用了新的材料、顏色以及拼接、挖補等工藝手段,搞出獨樹一幟的新穎形式,為贏得評委的青睞做好充分準備。剩下的便是再追求些筆墨形式,如在草書正文中故意穿插小字,草書正文后采取用其他書體書寫釋文,或用其他書體落款等,盡量做的如廣告海報一樣繁雜熱鬧風格鮮明不同凡響,至于草書的內(nèi)涵似乎無人顧及了。

(2)短期效應。書法的學習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漸入佳境。特別是最為難學的草書,更需要勤學苦練才能觸及到真諦。再聰明的人沒有時間的投入也難有成就,因此韓愈謂“昔日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才取得成功的。宋米芾也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币虼?,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恒心毅力則又成為最為重要的條件。往往聰明人不愿意下苦功夫,這也是在草書方面,很多有才氣的人不能取得較大成績的主要原因。當代的草書學習者,學書的路子比較盲目,其表現(xiàn)為兩個特點:一是愿意趕流行書風的浪潮,看此時哪種草書風格吃香便學那種,以投其好;二是只憑自己的興趣和新鮮感,朝楚暮秦胡亂選帖,結(jié)果字帖學了一大堆,而到頭來一無所獲。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zhàn)術,最容易浪費人們的時間,也最容易喪失人們的意志。學習草書的人,一定要有長遠的規(guī)劃才能大成,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草書路子,要經(jīng)過幾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能進入更加奇妙的境界,才能登上草書藝術的峰巔。

(3)低級趣味。草書能讓人振奮者,是那自然奔放氣勢和變化無窮的線條。每一幅狂放的草書似乎都隱藏著一個秘密、一個故事,因此人們對于草書家大都表現(xiàn)出了非常崇高的敬意??v觀歷代被人們傳頌的草書大家,也大都是高尚的人格與書格的完美結(jié)合。劉熙載曰:“高韻深情,堅質(zhì)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边@最符合抒情達性的草書?!案唔崱笔菚易繝尾蝗旱某莞裾{(diào),“浩氣”則是君子的浩然正氣,此時“書如其人”“人如其書”二者融入一體,只有如此才能有大家出現(xiàn),才能有佳作傳世。當然,這些都要建立在書家要有深厚的功力和巧妙的技法的基礎上。當代的書家在草書功夫上欠缺較多,而在人格精神上亦出現(xiàn)信仰危機。所以放筆直書是難以得到“高韻深情,堅質(zhì)浩氣”的,大都采取“肉不足,外來補”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將諸如稚、拙、丑、亂等低級趣味者冠之以“創(chuàng)新”隆重推出,有時還引來不少追隨者,可見書風之下矣。

(4)僥幸心理。當代草書學習者大都是為參展獲獎,而其中標準則是一個變數(shù),這要由評委的好惡決定的,因此人們在草書創(chuàng)作投稿時,大都自己沒有信心,帶有很大的僥幸心理,如同買彩票押寶一樣,將看運氣如何。

2草書水平形成的倒置金字塔

舊時文人墨客無不用毛筆作書,整個社會的文人階層便是醞釀產(chǎn)生書家的搖籃。也就是這個廣闊深厚的社會背景,才造就出了歷史上那么多偉大的書家。稍加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古時書法人群的分布及所出人才的情況如同金字塔。整個社會上能用毛筆寫字者是金字塔的底基,在此基礎上出現(xiàn)的善書者當然都是出類拔萃者,他們根據(jù)自己對書法投入的多少以及取得的成績的大小,成為金字塔向上挺立的塔體,而最終被社會所認可的顯然就是金字塔上高聳的塔尖。而當代的書法學習,恰好相反。隨著迅速的科技發(fā)展,不但毛筆退出了實用工具的行列,電腦的興起,硬筆使用的場合也大為減少。人們的手寫行為逐漸被電腦所代替,于是也就剩下搞書法者才用毛筆寫字了,這樣就失去了一個巨大的群眾基礎,而凡拿毛筆寫字者,皆可稱之為書法家了。由于當代這種快節(jié)奏的學習、創(chuàng)作、出名的方法,決定了社會上的草書家們藝術水平差距的縮小。也就是說在當代草書創(chuàng)作方面,沒有出現(xiàn)真正大家和代表性作品,使草書家們的水平基本上處于一個平面上,在書法活動中的成績,大都是書寫能力之外的“書外功”所決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草書學習人群呈現(xiàn)出了一個倒置的金字塔的形狀:即真正從基礎上學習草書者很少,大都是在剛學的同時便有創(chuàng)作欲望,大部分人急功近利、不甘寂寞地加入到了書法比賽參展爭獎的行列之中,使草書創(chuàng)作隊伍迅速膨脹,幾乎草書創(chuàng)作人員與學習草書的全部人員相等,使整個時代的草書人群處于一個平面上,其水平和成就也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在當代以展覽為書法活動中心的時期,非常不利于草書的發(fā)展,如何處理好這種展覽與創(chuàng)作之間相悖的關系,也正是當代書壇所面臨著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大問題。

猜你喜歡
書體書風書家
《宋稗類鈔》的書法史料價值
敦煌漢簡書體“重出江湖”
論二王對宋尚意書風的影響
湖北近現(xiàn)代書家、印家群體的掩名現(xiàn)象
早期書法史著述 北窗讀記
漢代草葉紋鏡的銘文研究
顏真卿書風演變及書學思想述略
論情性
淺析龍崗秦簡的書風與章法
漢代隸書碑刻書風的變化及原因分析
潢川县| 镇赉县| 淳安县| 大足县| 光泽县| 商都县| 开鲁县| 随州市| 疏勒县| 翁源县| 南靖县| 隆回县| 若尔盖县| 客服| 铜陵市| 东源县| 岳普湖县| 阳信县| 双桥区| 台山市| 颍上县| 平定县| 凤台县| 怀安县| 松桃| 浦县| 汪清县| 苗栗市| 甘泉县| 沧州市| 寿光市| 玉树县| 宁国市| 益阳市| 商洛市| 平湖市| 英山县| 泸水县| 望谟县| 安义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