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英 曾聰彥 梅全喜 戴衛(wèi)波
(1.廣東藥學院 中山校區(qū),廣東 中山 528458;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00)お
摘 要:目的:全面了解布渣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情況。方法:通過文獻檢索及手工查閱相結(jié)合的方法查找近20年來國內(nèi)外報道的有關布渣葉研究文獻,并對其進行綜述分析。結(jié)果與結(jié)論:布渣葉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對其化學成分的研究報道也較多,但大多只停留在化學成分鑒定上,而對其藥理研究方面則比較少,還應進一步加強布渣葉化學成分與藥理、毒理研究,為布渣葉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和臨床應用提供更全面參考。
關鍵詞:布渣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284;R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1-0134-03
布渣葉(Folium Microcis Paniculatae)為椴樹科(Tiliaceae)破布葉屬(Microcos)植物破布葉(Microcos Paniculata L.)的干燥葉,亦稱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爛布渣、布包木、破布樹、薢寶葉。具有清熱解毒,消滯,健胃,去濕退黃之功效。主要用于清暑,消食,黃疸。民間用于治療感冒食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黃疸型肝炎等。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地[1]。布渣葉在廣東應用較為廣泛,為廣東地區(qū)著名的地產(chǎn)中草藥,對其研究報導也較多,現(xiàn)對其研究情況進行歸納整理,以期對其開發(fā)利用有所幫助。
1 化學成分
布渣葉化學成分較為復雜,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其含有生物堿、黃酮、揮發(fā)油、有機酸、鞣質(zhì)、酚類等,但不同部位成分含量也不相同。
1.1 生物堿
石玲艷[2]根據(jù)用碘化鉍鉀、碘化汞鉀和硅鎢酸試劑沉淀法和薄層層析法檢驗布渣葉中的生物堿。取粗粉5g,用乙醇回流3次,得提取液(I)約50mL,加適量水至70%濃度,用石油醚去除葉綠素后,蒸干,用2%HCI酸化,取濾液各1mL,分別滴加碘化秘鉀、碘化汞鉀、硅鎢酸試液各1滴,依次產(chǎn)生桔紅色、淡黃色、灰白色沉淀,證明其含生物堿;分別用氯仿:甲醇(9∶1)和氯仿:丙酮(6∶4)展開,展開距離10cm,用碘蒸氣熏蒸顯色,結(jié)果顯示布渣葉的生物堿薄層層析有3~4個斑點,其中有1個斑點在紫外下顯亮藍色。羅集鵬還從布渣葉分離出3種生物堿[3],但對生物堿的具體種類未做研究。
1.2 黃酮類
畢和平等[4]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布渣葉各部位的總黃酮,其中葉中片總黃酮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為16.94%;莖中為5.15%;果中為1.52%。葉片總黃酮含量最高。這也是首選布渣葉入藥的依據(jù)。
羅集鵬[3]從布渣葉中提取分離了11個黃酮及其甙類成分,并對其中5個黃酮類成分經(jīng)過UV、MS、NMR和酸水解鑒定為:山奈酚-3-0-β-D-(3,6一二一(對輕基桂皮酰)葡萄糖苷,分子式:C39H32O15;山奈酚-3-0-[3-β-葡萄糖苷,分子式為C21H20O11;異鼠李素3-0-β-D-葡萄糖苷,分子式:C22H22O12等。
1.3 揮發(fā)油
畢和平等[5]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破布葉葉片中的揮發(fā)油,得油率為0.63%,采用GC-MS進行化學成分分析,計算機質(zhì)譜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檢索(DATABSE/NIST98 1),首次鑒定出15種化合物,占總離子流出峰面積的99.99%,總離子流圖上用面積歸一化法確定了各成分的相對百分含量。破布葉葉片中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烴類和脂肪酸類物質(zhì),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二十八烷(11.77%)、十六烷酸(11.29%)、二十五烷(10.32%)、二十七烷(8.61%)、2,3-二氫苯并呋喃(6.29%)、四十四烷(5.99%)和三十六烷(5.51%)。這8種成分共占揮發(fā)油總量的77.90%。在鑒定出的15種化合物中,其含量均在1.5%以上,鑒出率占揮發(fā)油總量的99.99%。
1.4 三萜類
馮世秀等[6]從布渣葉中用柱色譜分離出2個三萜和8個黃酮類成分。通過光譜和波譜對布渣葉中含有三萜類的化合物進行分析鑒定,結(jié)果表明布渣葉中含有無羈萜和阿江欖仁樹葡糖苷,且含量很低。黃酮類成分分別為山奈酚-3-0-β-D-(3,6一二一(對輕基桂皮酰))葡萄糖苷;山奈酚-3-0-[3-β-葡萄糖苷;異鼠李素3-0-β-D-葡萄糖苷;異鼠李素3-0-β-D-蕓香糖苷;牡荊苷;佛來心苷;異佛來心苷;異牡荊苷。
1.5 其它
石玲艷[2]還用三氯化鐵檢驗酚類、用氯化鈉明膠試液檢驗鞣質(zhì)、用灑嗅酚藍試液檢查有機酸、α-奈酚試驗和費林氏液檢查糖類,這些反應均為陽性,說明其還含有這些成分。
2 藥理研究
陳淑英等[7]通過給小鼠灌胃布渣葉水提取液與空白組對照,通過測定灌喂3H-膽固醇5h后小鼠的3H-膽固醇的吸收量以及肝組織中膽固醇的量以證明布渣葉降血脂的作用,實驗結(jié)果表明布渣葉水提液能顯著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但肝組織膽固醇與空白組無差異。制成布渣葉Ⅰ號飼料(布渣葉0.7g生藥/日/只加高脂飼料(普通飼料93.5g再加膽固醇1.5g、豬油3g、甲基硫氧嘧啶0.2g),制成20g飼料)、布渣葉Ⅰ號飼料(布渣葉1.4g生藥/日/只加普通飼料制成20g飼料),把大白鼠分成空白對照組(普通飼料組)、高脂造型Ⅰ組(先喂20g生藥/日/只高脂飼料再喂普通飼料)、高脂造型Ⅰ組(高脂后加普通飼料組)、高脂造型Ⅰ組(高脂后加布渣葉Ⅰ號飼料組)、布渣葉加高脂組(布渣葉Ⅰ號飼料),喂養(yǎng)大白鼠20天后心臟取血,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實驗結(jié)果顯示高脂造型組的TC,TG均明顯高于空白組,HDL無明顯升高,HDL/TC明顯低于空白組(P<0.01),顯示高脂造型組的大鼠高血脂已形成。布渣葉加高脂組的TC,TG接近正常水平,且明顯高于高脂造型組(P<0.01),而HDL/TC明顯低于高脂造型組。可見布渣葉既能防止高脂膳食所導致的高TC,TG,并能提高HDL/TC的作用,而在已形成高血脂的動物中又有降低TC,TG、顯著提高HDL、HDL/TC比值的效果。因而可認為布渣葉在防治高脂血癥及由此所引起的CHD或AS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DOIK,NIIHOD.等[8]研究發(fā)現(xiàn),以布渣葉提取物作為活性成分的成纖維細胞助長劑,用來作為皮膚美容劑、食品、飲料等添加劑,可用于防止皮膚的老化。
3 臨床應用
3.1 解表化氣消滯
治療外感風寒,濕滯胃腸所致的頭痛頭脹,微惡寒無熱,腹脹隱痛,便稀,伴疲乏,納差,舌淡苔白膩,脈浮緩,用藿香正氣丸加減(藿香、紫蘇、白芷、法半夏、大腹皮、茯苓各10g,川厚樸12g,陳皮5g,布渣葉15g,防風8g),午晚餐后各服1劑,次日上午再服1劑,癥消而愈。[9]
3.2 消食化氣導滯
治療飲食不潔,宿食內(nèi)停,阻滯腸胃所致的上腹胞脹隱痛,作嘔噯氣,便爛腐臭,便后脹減,納差,舌淡紅苔厚膩,脈弦滑,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0g,布渣葉12g,雞內(nèi)金、山楂、萊菔子各8g,茯苓、連翹、川厚樸、陳皮各6g),連用4劑痊愈[11]。奧福得口服液是由白芍、布渣葉、大棗、麥芽等中藥組成,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的作用[10]。王霞[11]以布渣葉配方治療因脾胃氣(陽)虛,濕阻中焦、食積痰阻,脾胃濕熱、陰傷液乏,脾胃陰損、驚懼抑郁,脾胃失和、蟲踞腸腑、損傷脾胃所致的小兒厭食癥取得較好療效。李蓄華等[12]以保兒增食液(含太子參、白術、獲茶、葫蘆茶、布渣葉、山檢、連翹、萊旅子、谷芽、麥芽、白芍、甘草等),1月為1療程,治療3療程。對照組24例口服兒康寧,療程同治療組。對治療前后患兒的主、次要癥狀進行分級同化并進行療效評定,觀察治療前后對身高、體重、血紅蛋白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5.6%,時照組為87.5%,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體重、血紅蛋白含量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郝小萍[13]用自擬麻桑萊石湯(麻黃3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黃芩10g、白前7g、紫菀7g、玄參15g、浮海石12g、萊菔子15g、布渣葉10g、瓜蔞仁10g、糯稻根10g、云苓12g),采用宣肺瀉熱化痰消食法治療小兒久咳,熱偏重去白前、紫菀,加牛蒡子、大青葉、前胡;寒偏重去地骨皮、玄參,加荊芥、防風。氣粗、口渴去白前、紫菀,加生石膏、北杏、知母。腹痛作嘔去玄參、紫菀加神曲、法夏。每天1劑,先用3碗水浸泡藥15min,煎20~30min,煮至大半碗。另用一碗半熱水再煎藥渣5~10min,煮至大半碗,2次藥液混合后分2~3次服。服藥期間禁生冷、煎炸油膩及魚腥食物,總有效率93.6%。
3.3 清熱利濕,行滯退黃
治療黃疸(熱重于濕),用茵陳篙湯加味(茵陳30g,金錢草25g,板藍根、布渣葉各20g,溪黃草、虎杖各15g,梔子、大黃、枳實各10g),連服5劑,黃疸改善,腹脹消失,胃納好轉(zhuǎn),續(xù)上方服劑,黃疸明顯消退,胃納、大小便于工作正常,復查肝功能:SGPT833.5nmol?s-1/L,黃疸指數(shù)6u,后繼以中醫(yī)辨證施治而愈[9]。
3.4 治療糖尿病
張志忠[14]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及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以健脾舒腎湯加減治療。處方:淫羊蕾、黃茂、布渣葉、益母草各30g,獲菩20g,山茱萸、杜仲、淮牛膝、丹參各15g。兼濕熱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黃連;水腫明顯者加車前子、豬苓;兼痰濁者加制半夏、葶藶子、桑白皮;伴有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鶴草。每天1劑,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觀察療效??傆行手委熃M為86.7%,對照組65.0%。
3.5 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
周思瓊[15]用自擬透衛(wèi)清氣湯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基本方組成:生石膏12g,桑葉、冬瓜子各8g,金銀花、菊花、連翹、苦杏仁各6g,布渣葉10g,桔梗3g,薄荷(后下)2.5g,甘草3g。咽喉紅腫者加板藍根、崗梅根、牛共子;咳重者加批把葉、前胡;痰多者加川貝母;喘急者加麻黃;煩躁、夜睡不寧者加鉤藤、蟬蛻、燈心草。上為3歲小兒藥量,小于或大于3歲者適量加減,每日1劑,用清水2碗先將藥浸泡30min,煎15min,取汁分2~4次服。用藥6天為1療程。治療105例,瘁愈90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1%。
3.6 廣東涼茶的應用
布渣葉現(xiàn)在多用于廣東涼茶如廣東著名涼茶“王老吉涼茶”和“仙草爽涼茶”等。仙草爽涼茶除了用仙草外,同時還配以菊花、金銀花、甘草、夏枯草、布渣葉、蛋花等藥食同源的中草藥,這樣既能增強涼茶的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祛暑利濕、養(yǎng)日護肝的保健功能。[16]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布渣葉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對其化學成分的研究也較多,但大多只停留在化學成分鑒定上,只有畢和平等對其揮發(fā)油、總黃酮含量進行了測定。為了制定其質(zhì)量標準,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還需對其它成分含量進一步測定,摸索出穩(wěn)定易行的實驗方法。在藥理研究方面,還應就其清熱解毒,消滯,健胃去濕,退黃的功效進行研究,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5.
[2] 石玲艷.破布葉的化學鑒別方法[J].廣西中醫(yī)藥,1993,16(2):40-41.
[3] 羅集鵬.布渣葉黃酮類成分的研究(簡報)[J].中藥材,1990(3):33.
[4] 畢和平,韓長日,等.分光光度法測定破布葉總黃酮[J].廣東化工,2006,33(3):43-45.
[5] 畢和平,韓長日,梁振益,等.破布葉葉片中揮發(fā)油的化學成分研究[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2007,27(3):124-127.
[6] 馮世秀,劉梅芳,等.布渣葉中三菇和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8,16(1):51-56.
[7] 陳淑英,余佩填,練美蓮,等.布渣葉對血脂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1,2(3~4):53.
[8] DOIK,NIIHOD.et al.Antioxidant for use in skin external preparation such as cosmetics e.g.milky lotion,contains extract from plant belonging to microcosm as active ingredient[J].JP2003128562-A; JP3806014-B2.
[9] 黃志峰.布渣葉臨證運用舉隅[J]. 新中醫(yī),1995(7):13.
[10] 曾湛文,李玉寶,張惠文. 奧福得口服液提取工藝的研究[J]. 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1999,5(4):293.
[11] 王霞. 試論小兒厭食證治[J]. 廣東醫(yī)學,1997,18(11):759-760.
[12] 李蓄華,趙春玲,于樂,等. 保兒增食液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研究[J]. 新中醫(yī), 2007,39(1):22.
[13] 郝小萍. 宣肺瀉熱化痰消食法治療小兒久咳[J]. 實用醫(yī)學雜志,1999,15(10):839.
[14] 張志忠. 健脾舒腎湯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J]. 湖北中醫(yī)雜志,2004,26(6):20.
[15] 周思涼. 透衛(wèi)清氣湯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105例[J]. 新中醫(yī),1998,30(6):46.
[16] 楊琳. 仙草爽涼茶的研制[J]. 飲料工業(yè),1999,2(6):29-32.
(責任編輯:王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