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旭
這里最顯眼的就是石頭。
石頭砌起的農(nóng)家屋,石頭雕刻的將軍半身像,訴說著一個石頭般的人。
石頭般堅定,石頭般堅硬,石頭般堅強,石頭般堅毅。
鄧小平的題字“馮白駒將軍”,在雕像基座上閃耀。徐向前的題匾“馮白駒故居”,在門楣上輝映。
周恩來一句“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永遠在歲月的時空中回響。
那一面光輝的旗幟,就誕生在長泰村這兩進四間石墻瓦頂房屋里。
那位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旗手,就成長在這綠樹環(huán)抱的搖籃里。
臥室中一張簡樸的書桌,講解著這一位石匠兒子的特別。
屋外那棵見血封喉百年老樹的樹洞,掩護過他被追捕的青春。
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曾一把火把它燒成殘垣斷瓦。
怎能燒得掉石頭呢?石頭之魂更無法燒掉。
后來依樣重修時,它就成了一座革命的博物館。
它又是一本歷史教科書,讓世世代代永久地翻閱。
在榮山冼廟看渡海歌舞
通潮灣的潮聲早已遠去。
歷史地圖標明這里原屬島北第一大港,但歲月早就把這一片潮聲填成了良田。
不過,我來到榮山村冼廟廣場,來到冼夫人渡瓊第一站,還能聽到歷史的濤聲。
載歌載舞的隊伍,讓光陰倒數(shù)了1400年。
通潮灣歡騰的浪花,為渡海蒞瓊的冼夫人的戰(zhàn)船而歡欣鼓舞。
從粵西到通潮驛的航線,用紐帶再連接起海南島與祖國母親。
戰(zhàn)旗獵獵中,又見到冼夫人威武又慈祥的身影。
麗日南天下,分明有鼓角相聞,馬蹄聲聲。
載歌載舞的隊伍,也同今天一樣。只不過那位“巾幗英雄第一人”,不是裝扮,她是原裝。
隨著歌舞的退場,原裝的冼夫人,又回歸到南北朝。
只留下“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8個大字,與冼夫人的英名一起,讓千秋萬代歌吟與捧讀。
也讓我在榮山村冼廟廣場,久久佇立,思接千載……
看梅蘭芳跳芭蕾舞
在京胡與打擊樂的引領(lǐng)下,交響樂把帷幕拉開。
一代京劇大師同他塑造的四大美人一起,令人驚喜地同場起舞。
揮劍壯懷的虞姬,裝癲賣傻的趙艷容,借酒泄怨的楊貴妃,勇帥三軍的穆桂英,用足尖踩著鑼鼓點,用令人目眩的的跳躍與旋轉(zhuǎn),抒發(fā)著戲中戲的詩意。
水袖甩出了國粹,長腿的伸展、打開、劃圈與揮鞭轉(zhuǎn)散發(fā)著西洋味。
梅蘭芳在舞段中唱做念打,在變奏、扶持與托舉中跳出他的登峰造極與高風亮節(jié),跳出滿天下的桃李與戲里紅外精彩的人生。
蘭花指就這樣與足尖舞水乳交融。
戲服就這樣與芭蕾和諧生輝。
廣州來的芭蕾藝術(shù)家,就這樣掀動??谌舜髸玫臍g騰。
全場掌聲的雷動,把一個問號拉直為嘆號。
梅蘭芳能跳芭蕾舞,那我們自古到今的許多人,也能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