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閱罷高考作文,我如釋重負,本可以放松休閑,然一想起部分考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偏頗認知和怪異情感,內心便無一絲輕松之感,有的只是無限的沉重。部分高中生的情感世界,著實讓我們這些語文教師倍感慚愧和觸目驚心。他們仇視親情、戒備他人、缺少關愛、情感畸形……其心態(tài)十分陰暗,走上了憤世嫉俗之路,文中表現(xiàn)的認知,特別是宣泄的情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1、仇視親情。“在感情上,不可太在乎親情,因為,往往你最親近的人反而就是你的敵人,他埋伏在你的身邊,趁你不備,捅你一刀,要時刻戒備,不然最后受傷的是你自己”(《情感與認知》)?!拔也辉缚吹揭患胰藞F團圓圓,更不愿看到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場面”(《父女之間》)?!笆狼楸?,親情更薄。我總算領悟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親情》)。親情是世間至美的東西,是溫馨的港灣,是身心休閑的搖籃??墒?,在我們部分高中生心中,親情是芒刺,是針氈,是痛苦。他們或抨擊,或字里行間流露出仇視的情感。
2、仇視社會?!霸谶@個不公平的社會里,爾虞我詐無處不在,感情不要隨便相信,它只會使你走下坡路,走向懸崖”(《感情掩蓋錯誤》)?!霸谶@個魚龍混雜的社會里,是真是假,孰對孰錯,誰是真情誰是假意,真叫人難以捉摸,更使我難以相信任何人”(《真情假意》)。“生活越來越精彩,然假冒偽劣商品五花八門,一不小心就會受騙。紛繁復雜的人際中,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小心被騙》)。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她充滿了友愛、關懷。雖然她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主流是好的,這猶如太陽和太陽黑子一樣??墒俏覀兊膶W生一葉障目,仿佛整個社會一片黑暗,憤世嫉俗,掃蕩一切。有一個考生題目就是《祭高考》,開筆就說:“我下筆就放棄了高考,但我要揭露這個社會……”其仇視社會的程度不言而喻。
3、情感世俗。“敬愛的考官們,尊敬的閱卷老師,也許你是風華正茂的倜儻青年,也許你是白發(fā)蒼蒼的學者,也許您初出茅廬,也許您老練持重,你們都是優(yōu)秀的,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一個孩子,一個考生,一個在考場揮汗如雨的我,還望你們手下留情。祝您們心情愉快,在武漢閱卷的日子天天開心!”(《子不教父之過,子之才親之功》)。此段文字內容與作文要求相距甚遠,但考生仍不厭其煩的加以敘述,其用心十分良苦,考生的情感世界籠罩著濃濃的世俗情味。
4、情感畸形?!俺跞悄?,我沒日沒夜的讀、背,我好孤獨,很想找個人說話,講講自己的壓力和苦悶。就在那段時間,我收到了她的信,看看她娟娟的字體,柔柔的語言,想想她嬌美的臉龐,婀娜的身姿,我回了信,約她在校門湖邊的柳樹下促膝談心,盡管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但我不后悔。就這樣,不到一星期,我們就變得如膠似漆,心亂了,整天胡思亂想,她還把我介紹給她的朋友認識,然后經常在一起玩,我媽給的那一點生活費不出幾天就整完了,這不算什么,反而感到欣慰,因為我們出入的成雙成對,起到了極大的示范作用,我那不太大的學校一下子竟有十幾對了”(《別讓感情蒙蔽了雙眼》)。高中生所處年齡情感萌動是正常的,但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對待,不能正確處理學習與情感的關系,不能正確認識愛情,有的陷入連自己也說不清的情感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把這幼稚的情感當作在同學面前炫耀的資本,把情感的基礎建立在揮霍父母勞動所得之上,以此為榮,引為驕傲。
5、情感冷漠。“我為什么要去相信一個陌生人?我不了解他,他不了解我,我們沒有必要去相信對我們有戒心的人,沒有必要去相信一個陌生人,去冒這樣的風險,是陌生人就沒有理由去相信”(《感情與理智》)?!盁o論凡夫俗子還是奇人雅士,成就蓋世偉業(yè)的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只能相信自己”(《事物感情論》)?!案星椴灰S便相信,更不要用感情的眼光來判斷,那樣只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損失和錯誤”(《不要相信情感的眼睛》)?!霸谶@個錯綜復雜的年代,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千萬不要輕信他人”(《莫以親疏明事理》)考生情感世界充滿戒備,面對生活,面對情感,面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內心只有“我”在,缺乏關愛,缺乏同情。
造成學生情感怪異扭曲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學校教育留下了情感傷痕。
近年來,素質教育自上而下抓得轟轟烈烈,有的地區(qū)、學校形成了區(qū)域優(yōu)勢和辦學特色。然而,形式上搞素質教育,沉下心來只抓應試素質提高的學校不在少數(shù),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勢,已波及到不同層次的學段,甚至幼兒園。筆者作過了解與調查,啟蒙學段有練習有考試有分數(shù);小學學段有不同層次的班級(英語特長班、數(shù)奧班等),有單元測試、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有分數(shù)排位;初中更是大張旗鼓旗幟鮮明抓應試能力培養(yǎng),抓分數(shù)的提升;高中因面臨升學壓力不斷營造氛圍和采取不同的措施讓學生埋頭勤學苦練,為應試能力的提高而戰(zhàn)。為此,學生在幼小的心靈里對學習的感受不是快樂,而是痛苦。加之求學征途中長期排名次的刺激,以分數(shù)論英雄、論成敗觀念的灌輸,辦重點班、奧賽班以及正取生與“三限生”招收區(qū)別等方面的不公平都給很多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他們的苦悶、煩惱、彷徨既不能得到緩解,又無處傾訴,于是便四處尋找情感的慰藉,他們或談情說愛,游戲情感,或把郁悶的情感發(fā)泄于社會,有的干脆把這一切都歸結于高考。所以,學校教育應努力尋找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樹立開放的教育觀念,積極引導啟迪學生,在為學生走向未來、開拓未來搭建厚實基礎平臺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踏入社會,報效祖國奠定基石。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要教育學生以健康的、理性的心態(tài)去看待自然、社會和家庭的一些現(xiàn)象,萬不可以偏概全,因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同時,要引領學生以健康的、理性的心態(tài)去認知周圍的人、發(fā)生的事以及涌動的情感。從而指導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體驗生活深入而不矯情,追求形式創(chuàng)新而不造作,行文與情意相連而不相違,展示情感動人而不虛假,凸現(xiàn)思維深度而不停留于淺表。
2、家庭教育留下了情感傷痕。
隨著社會的轉型與變革,尊重知識已成為社會的共識,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共同愿望,期望孩子考上大學,考上名牌大學更是他們朝思夢想的目標。因此,不少家庭不是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培養(yǎng)其習慣、興趣和愛好,而是違背規(guī)律揠苗助長,提前啟動了學前教育,提前灌輸了一些偏頗的觀點。小孩一旦上學便十分看中分數(shù),分數(shù)滿意父母便大獎特獎,其得意不言而喻,倘若考試分數(shù)不能如愿,輕則指責謾罵,重則拳腳相加。開始,他們?yōu)榱私o父母有一個滿意的分數(shù),苦讀奮斗,挑燈夜戰(zhàn),當最終不能得到父母認可的時候,他們便對父母不理解。說實話,學生在校承受著升學的壓力,面對著學習上的困難,心底埋藏著遭遇挫折和失敗的痛苦,他們把家當作身心疲憊后休閑的寓所,當作身心療養(yǎng)準備再戰(zhàn)的驛站,然而現(xiàn)實往往與他們渴求的向背。長此以往,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了對立,他們倍感家庭的冷漠,倍感親情的冷酷。有的家庭因是單親,情感基礎不健全,孩子與父或母相依為命,父或母對孩子期望值高要求嚴,指望孩子出人頭地揚眉門庭,給自己爭光。所以他們含辛茹苦,忍受著情感折磨的苦痛,規(guī)劃著孩子的未來。他們可以與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悅,但難以接受孩子失敗的現(xiàn)實。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若遇挫折便頓感孤獨無助。有的是重組家庭,孩子們經歷了家庭破裂的不幸之后,對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親情,產生了懷疑,很多孩子性格怪異偏執(zhí),倘若情感交流不和諧、不融洽,便與繼父或是繼母形成對抗,一旦在外受屈或是考試不順,便覺眼前一片仇恨,看不到一點未來的光明。有的是留守孩子,寄宿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呵護溺愛有余,心理關愛不足,在叔叔伯伯等家里盡管有疼愛但缺少細膩的關心,在學校雖有老師和同學們的愛護與關懷,但每到放假看到同學們相擁著父母有說有笑步出校門的時候,渴望親情的酸楚襲上心頭。尤其是考試失敗或遇到困難挫折,他們更是渴望得到父母的佑護,渴望依偎于家庭的搖籃中,然而眼前只有分數(shù)、殘缺、重組和留守的家庭現(xiàn)實,于是他們感到絕望,以致仇視親情。所以,父母應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溫馨健全的家庭教育空間,樹立要成材先成人,要成材先健全心理的家庭教育理念,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另外,作為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家長正確看待學生的分數(shù),考試成績可能會因每個孩子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學習方法、情緒狀態(tài)、投入程度的差異而顯出差別,但它只是衡量孩子學習收獲的一個標準。高尚的品德、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缺少的,這雖無法計分,但同樣是孩子的寶貴成績。同時,還要正確指導學生家長對待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次成功和挫折,多給孩子一點理解和寬容——他們需要一個沒有棍棒、沒有怒吼的港灣休息疲憊的身心,他們希望在充滿鼓勵的家庭中獲得再次沖刺的力量,他們渴望在沒有風雨的地方包扎因競爭留下的創(chuàng)傷。
杜傳家,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鐘祥。本文編校: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