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因王勃而名揚(yáng)海內(nèi)外。《滕王閣序》匠心獨(dú)運(yùn),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后猶如身臨江南水鄉(xiāng),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dú)為第一”。最近,我用了“鯨吞蠶食”/邊學(xué)邊背之法(此法類于私塾),給學(xué)生細(xì)講了《滕王閣序》,講課中我毫不掩飾這是我最喜愛的高中語文課文,邊講邊賞邊背,多數(shù)學(xué)生也聽得入迷,頷首表示認(rèn)同。這是一篇“美文”,“文以氣為主”,何謂氣?才氣也。王勃的才氣何在?
一、大開大闔的敘事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寫文章開篇是最難的,猶如看晚會,“當(dāng)頭炮”很重要;又如乒乓球團(tuán)體賽,“領(lǐng)軍人物”很關(guān)鍵。王勃的開頭以充滿文化內(nèi)涵的多個點(diǎn)轟擊我們的視聽:“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睆臍v史的角度著筆,仿佛讓我們踏進(jìn)了時間的長河,感到一種橫向座標(biāo)的長度。“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贝司鋸奶斓厝诤虾魬?yīng)的角度落墨,把橫向的長度一下了豎了起來,另一條縱向的座標(biāo)軸線力挺而出?!昂鈴]”二山又讓我們感到滕王閣借景不凡?!敖笕鴰搴匦U荊而引甌越?!贝司鋵⑶岸叩狞c(diǎn)連成了兩條線,一是水路,一是陸路。“襟、帶”二字使水不失其溫柔,如同自由女神一樣;“控、引”二字使陸高蹈其雄霸,如同西楚霸王一般。此三句已如畫畫布景一般,讓我們想象滕王閣就是處在這樣一個優(yōu)美的畫面中,然而并不急于讓其出場,讀者亦有東西可看?!拔锶A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塌。”上句呼應(yīng)“星分”但強(qiáng)調(diào)華、寶,下句緊承“地接”但突出杰、靈,借以引出下文也?!靶壑蒽F列,俊采星馳。”此“霧”既承了前文所講之開拓,我認(rèn)為還承了上面的“龍光”;“俊采”則是對“徐孺陳蕃”之流的泛化?!芭_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鼻罢哌h(yuǎn)視,只句由“臺隍、賓主”而拉近也。“都督閻公/宇文新州”,先言第一層次的“俊采/賓主”,閻公既是東道主,也作為當(dāng)?shù)毓俜阶罡呒墑e的人都出席了,宴會規(guī)格十分高,場面亦恢宏。再言第二層次的“俊采/賓主”,“十旬休假”,承前者官方,但“勝友如云”有拓寬;“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十旬”“千里”對舉,一是時間,一是空間,一是官方,一是民間,然皆欣逢勝事,一見如故。當(dāng)中再舉“孟學(xué)士和王將軍”,言與會者皆不凡也?!膀v蛟起鳳”“紫電青霜”與前文“星分翼軫/物華天寶”遙相呼應(yīng)。最終談及的是自己,我認(rèn)為這是第三層次的“俊采/賓主”?!凹揖髟?,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薄懊麉^(qū)/勝餞”呼應(yīng)開頭?!巴雍沃?,講得很謙虛,才高八斗亦須含鋒內(nèi)斂也。
此節(jié)雖然是一般的交代,然而寫得層次分明,前后勾連,上下起伏,左右逢源,四六相間,讀來如彎弓盤馬,猿猱跳縱,美不勝收。如果換一個角度回味一下,就會覺得王勃開篇別出心裁。換成我們,會怎么寫呢?一定會先從時間地點(diǎn)人物事件寫起,即先從王勃在虢州參軍任上因殺官奴獲罪,父親亦被牽連而被貶為交趾令。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親,途經(jīng)洪州,參加了都督閻某召集名流們在滕王閣上舉行的盛會,席上還有一段“打腹稿”的文壇掌故……進(jìn)言之,如果我們想到像王勃這樣來寫,能否寫得出這樣的模樣?不會的,因?yàn)槲覀儧]有王勃的才氣。這個才氣是什么呢?一是豐實(shí)的文化底蘊(yùn),二是富麗的遣詞造句,三是開闊的心靈境界。在此后的途中,王勃渡海時墜水驚悸而亡。這又近乎可看作是王勃的絕筆之作,許是佛家所云的“回光返照”吧。
二、絢麗多姿的寫景美
王勃在首段敘事之中,已經(jīng)寫得很美了,然而此是“物”美,而不是景也。景是何物?如詩如畫之自然美也。
“時維九月,序?qū)偃铩!焙脮r節(jié)!任何景物都有特點(diǎn),這個特點(diǎn)主要體現(xiàn)為時間特點(diǎn)和空間特點(diǎn),下文即言其空間?!傲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此乃總寫,亦是遠(yuǎn)望,有水的靈動,有山的沉穩(wěn),色彩感極強(qiáng),山水相映成趣?!皟膀夠W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毖砸宦繁疾?,雖風(fēng)塵仆仆,但大飽眼福。“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苯K于來到了滕王閣前!但并未即刻入內(nèi),而是先在不遠(yuǎn)處賞玩一番,這真是“慢慢走,欣賞啊”!“仙人”一言其斯人已逝,二言其如仙境也。以下為近寫,可分為幾個層次:“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一上一下,極顯一種視覺上的俯仰,無邊無際,言其高度,滕王高閣九重天呢?!奥柎洌璧ぁ睒O言其色彩之艷;“上出,下臨”大狀其建筑線條流動變化之奇。“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边@是承前面由高度而寫長度,亦承“長洲,舊館”,前者講其曲徑通幽之妙,后者言其即物借景之雄?!苞Q,鳧,桂,蘭”以特定風(fēng)格的“意象群”,狀其超凡脫俗之生氣,呼應(yīng)“仙人”,來者自然如入仙境了。以上為近觀之第一層次也。
“披繡闥,俯雕甍。”登堂入室了,滕王閣既可遠(yuǎn)觀,亦可近視,能經(jīng)得住這兩重審美實(shí)屬不易?!袄C,雕”二字體現(xiàn)其富麗堂皇貴族之象。“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贝司涑小苞Q汀”句,但觀賞角度不同,前者自外向內(nèi)看,此處自內(nèi)向外看。自外向內(nèi)看,看到的是借景;自內(nèi)向外看,看到的是擴(kuò)景。此句教材中的翻譯頗有問題,較貼切的譯文是:“山野平原使我們看到的滿眼的風(fēng)光開拓眼界,河流湖泊使我們看到的驚人的景色曲折生動?!保ㄉ皆⒋墒菬o法被看盡的)“繡闥,雕甍”講的閣中之景,此句講的是在閣中回看外景,“其”指代的是我們站在滕王閣里的狹窄所見?!伴傞悡涞兀婙Q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贝藘删渚o承“盈視,駭矚”,“撲,迷”言其繁華,“鐘鳴鼎食,青雀黃龍”言其高貴。以上為近觀之第二層次也。
“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蓖醪藭r仿佛成了一個畫家,雖然是近觀,但逐步將我們的視線推向遠(yuǎn)方,配以富于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象,色彩令人賞心悅目?!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痹谔爝?,落霞如同神話中的飛天,騰空而起,與孤鶩比翼雙飛;秋水也給長天頻送秋波,艷羨其亮麗,終于兩情相悅,水天一色,融為一體?!皾O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贝藘删錇橛新曋?,一為人聲,一為鳥音,各得其趣,與前句無聲之景相得益彰。此句亦與前文“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遙相呼應(yīng)。以上為近觀之第三層次。此部分之“孤鶩”“雁陣”,已暗藏著一種形單影只之情矣,為下文之抒情打下伏筆。
王勃之妙在于,使此部分之寫景,層層皴染,色彩絢爛,如詩如畫,使文學(xué)變成了視覺藝術(shù);娓娓道來,仿佛一個老道的導(dǎo)游,能讓我們穿越千百年的時空,而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讀來口齒生香,氣脈連通,心旌搖曳,極富視聽的沖擊力。世間得有如此仙境一般的美景,我們可以求得片刻的心靈純凈,拋卻人世的煩惱,實(shí)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四美具”,“賢主與嘉賓”之“二難并”也。
三、體物力挺的抒情美
詩人經(jīng)歷上述的敘事、寫景之后,達(dá)到了物我兩忘的審美靜觀狀態(tài),“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禁不住“游目聘懷”。(《蘭亭集序》)“遙吟俯暢,逸興遄飛。”“遙,俯”講其登高之視角,“逸興”言心情之“暢”,“遄飛”謂情不自禁、美不勝收之“高峰體驗(yàn)”也?!斑b吟,逸興”逐步由對外物、外景的觀賞而返觀內(nèi)斂為審美主體的心靈世界了。故而此句實(shí)乃承上啟下之過渡也?!八[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边@是講彼時勝餞氣氛之典雅,此乃人為之音樂,與上段末句自然天籟形成對比。“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边@是喻言與會者潑墨揮毫、即興賦詩作文也,一片創(chuàng)作的欣欣向榮之象?!叭吮旧砭褪且徊繕菲鳌!贝藶槿嘶[之又一種?!八拿谰撸y并。”六字概括此前所有文字?!案F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薄案F,極”言天地之間最快慰之事也,前句言登高而望盡享視覺之樂,后句言了無掛礙而快然自足,此句是對“四美具,二難并”的審美消化?!跋救铡边h(yuǎn)承“十旬休假”?!疤旄叩劐?,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贝司渚o承前句而來,“興盡悲來”是對“逸興遄飛”的轉(zhuǎn)折?!疤臁背小爸刑臁保坝袛?shù)”承“暇日”(十旬),但皆將感覺的有限推向無限的體驗(yàn)?!巴L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再承“窮,極”句,細(xì)言身處異地,遠(yuǎn)離政治中心,仕途不暢,暗示“興”之轉(zhuǎn)折的原因?!暗貏輼O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背星熬涠鴮⒌乩砦恢美酶h(yuǎn),使得下文“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自然推出,讀來令人蕩氣回腸?!笆分恕笨煽醋魇侵袊糯娜丝部烂\(yùn)的寫照?!八l(xiāng)之客”與首段“高朋,勝友”遙相對照,狀其孤獨(dú)?!皯训坶挾灰?,奉宣室以何年?”直言報國無門、懷才不遇之“悲”也。這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嗟乎!時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一聲長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保榜T唐易老,李廣難封”,“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扒Z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暗含自身原因也很重要,為下文轉(zhuǎn)折鋪墊?!八嚲右姍C(jī),達(dá)人知命?!彪m為“失路之人,他鄉(xiāng)之客”,但要做“君子,達(dá)人”,只為不屈服于命運(yùn),等待適當(dāng)?shù)臅r機(jī)?!袄袭?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承前所舉之人,寫他們已然或應(yīng)然的“見機(jī)知命”狀態(tài);“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啟后所列之人也,寫“見機(jī)知命”之另一狀態(tài)也?!氨焙km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南北、東西,山長水闊,只要有心存志,終可到達(dá),不必如“孟嘗,阮籍”那般心死志亡。
這段抒情顯示出王勃作為一個唐代知識分子而具有的事功之心,真正的知識分子是應(yīng)以天下為己任的。何況在身處逆境的情況下,王勃沒有說“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而是“窮且益堅”,知難而上,他引用了那么多古人,卻向著積極的方面去思考,所以我說他是積極的浪漫主義,他的“登高抒懷”不是頹廢的感傷,而是魯迅所講的“真的猛士”,——不要小看了這一審美視角,此乃王勃此文因打破常規(guī)的想象慣例而遠(yuǎn)勝他人的藝術(shù)思維創(chuàng)舉。滕王閣得此人此言,實(shí)乃幸事。由此力挺抒懷,凸現(xiàn)此文品格之高峻也,讀后有一種催人奮進(jìn)、教我求新之感。
陳禮林,語文教師,現(xiàn)居江蘇鹽城。本文編校: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