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葉
閱讀理解在中考試卷上所占比例最大,它又同完型填空、書面表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閱讀理解做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考英語成績的高低。結(jié)合近幾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題型和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重點突破閱讀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
一、確立學生長遠的閱讀培養(yǎng)目標
近幾年各地閱讀理解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趨勢:閱讀理解今后會更加注重考查對應用性文章的理解能力,如廣告、網(wǎng)站信息、節(jié)目單等。這類文章主要考查學生實際運用和處理所得信息的能力。因此平時要多讀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閱讀材料,培養(yǎng)語感,擴大詞匯量,增加背景知識,加強理解能力,加快做題速度。
所謂閱讀能力是指視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對所讀材料的評價能力。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試卷上的幾篇閱讀文章上,平時應有目的地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所以初中學生閱讀范圍要擴大,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從而能夠獨立、快速、大量、整體閱讀課外文章,掌握閱讀方法。閱讀材料以成本的原著簡寫本為主,如果外研社的《書蟲》系列,還有各種英語報刊雜志如“ Shanghai Student Post” “Shanghai Star”都有初中版,也較適合各學段學生閱讀?,F(xiàn)在初中英語閱讀材料內(nèi)容十分廣泛,涉及多門學科,閱讀者的知識結(jié)構、對所學語言國家的社會和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對所讀材料的內(nèi)容熟悉程度乃至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對文章的理解都有重大影響。所以我們不僅要讀英語文章,平時也應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在閱讀英語文章過程中適當做點摘記,把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生詞及經(jīng)典的句子記下來,平時翻翻,不要求會寫,只要看到認識就可以,這樣積少成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另外,我們還定期舉辦“新聞發(fā)布會”,讓學生把他們課外讀到的有興趣、有意義的“精華”講出來,與大家共欣賞,共分享。同學們在閱讀中嘗到了喜悅,體驗到了成功。
二、指導學生臨考的閱讀應試技巧
做閱讀理解題的方法一般為兩種:一種為先看文章后做題;另一種為先看題再讀文章。可因文章的難易程度或體裁類型選擇,也可因個人的做題習慣而定。閱讀理解題一般分為知識細節(jié)、猜測詞文、概括中心和推斷理解四種。一般在做后兩種題時容易出錯。因此,要注意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意圖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思維,而不要加入個人的意見,主觀地推斷。在做題時,應注意以下這些技巧:
1.寧心靜氣,破解生詞。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心理,閱讀時要去掉雜念,心緒要安定,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理解中去。切不可一遇到幾個生詞難句,就心煩意亂,失去自控能力。有的學生做閱讀理解時往往出現(xiàn)一窩錯,究其原因是他們一碰到生詞就慌了神,然后以自己看懂的內(nèi)容為基礎,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大膽推理,結(jié)果偏離了原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其實有幾個生詞是很正常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要會讀生詞率不超過3%題材熟悉的文章,閱讀速度每分鐘50~70字,能根據(jù)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所以碰到生詞完全可以從上下文、構詞法或根據(jù)同義詞、反義詞猜出其大致意思,至于有些生僻的人名,地名則完全可以用一個符號將它們代替。
2.放開視野,攻克長句。首先閱讀的姿勢要正,許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有個不好的習慣,頭很低,眼睛往往集中在十幾個字上面,這樣往往影響閱讀速度,因為人眼停留一下約需1/5秒,這是個常數(shù),如果眼睛一次捕捉到的詞越多,效率越高。所以在閱讀時坐姿要正,盡量擴大視距。其次要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往往一邊在心里逐字逐句地讀,一邊把文章翻譯成中文。遇到生詞、復雜句或內(nèi)容艱深時,學生往往停下來,逐個弄懂才放心地讀下去。這樣不僅放慢了閱讀速度,而且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上,不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所以我們主張采取多種閱讀方法,先略讀后細讀,整體把握文章,主要方法有:①略讀,在閱讀中快速捕捉有關信息并找出文章主題,劃分段落,找出段落的主題句。②查讀,即帶著具體任務捕捉具體信息,如我們在答題時為了論證某個選項,往往要通過查讀的方法在對應段落中找到證據(jù)。③研讀,對語言形式及內(nèi)容作進一步研習和理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最后,要攻克復雜的句子,英語和中文的表達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中文以短句為主,而英語則以長句表達為主,有時一個句子往往有三四十個字,學生在閱讀時往往看了前半句忘了后半句,對復雜的句子,可以把它分成若干簡單句,然后分析各簡單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以把握整個句子的意思。
3.理清文脈,整體把握。許多學生以為閱讀理解只要做完幾個選擇題就萬事大吉,其實不然,我們還要理解作者的語氣、態(tài)度、觀點、弦外之音以及分析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寓意,學會從文章中跳出來俯視全文。如果閱讀的文章是記述文,要從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即五個W,who,what,when,where,why)著手理清文章脈絡。如果文章帶有幽默感,就要看清到底幽默在哪兒。如果是篇議論文,就要設法找出論點及論據(jù),以及作者對該事的主要觀點。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看法,如看電視,有的作者是持肯定意見的,有的是持否定意見的,有的是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我們一定要忠實于原文,不可想當然,許多錯誤就出在想當然。
4.因題制宜,巧用方法。做好閱讀理解,主要靠平時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但必要的應試技巧也非常重要。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答題方法。閱讀理解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先文后題和先題后文。前者指先看完文章再看問題,這種方法有利于文章的理解,但較費時;后者指先看問題,再帶著問題去看文章,這種方法較有針對性,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但在看問題時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答題方法。其次可以邊讀邊用鉛筆做點標記,把重要的時間、地點、人物及關鍵詞劃出來,以提高做題效率。最后,對不同的題型采取不同的方法,閱讀理解大多采取單項選擇題形式,其設計思路主要有三類:①事實細節(jié)題,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UR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URE ? 這些題較簡單,從原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②詞義/句義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字詞句的理解,如In paragraph X, the word … refers to________ The word… in paragraph … can be replaced by________ 。對這些題不要想當然,一定要字不離句,句不離文,找到對應的段落,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判斷。③理解推理題,這種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如: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________.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_______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ssage?這種題需要整體把握文章,權衡利弊,同時通過查讀,找出可以支持你選擇的句子,仔細答題。
三、強化學生模擬的閱讀應試訓練
1.限時閱讀。利用每天上課的前5分鐘對學生進行閱讀強化訓練。每次一篇,后附幾個問題,做完后統(tǒng)一給出正確答案,解決疑難問題,不留后遺癥。限時閱讀的好處有以下幾點:①語言學習必須提高復現(xiàn)率,持之以恒,才能進步與提高。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 ③教師可隨時糾正錯誤的閱讀習慣,有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④有利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在近期的復習中,筆者還每天課后限時閱讀英語文章2~3篇,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力求達到每分鐘30到40個詞為宜。
2.加強語言實踐量, 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雖然, 初中每單元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們內(nèi)容豐富, 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wèi)生習慣等等都喚起初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nèi)容的視角,擺脫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zhì)。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覓食”。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不僅擴大了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更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教師應引導他們讀一些簡易報刊、暢銷書等,如《上海學生英文報》、《英語畫刊》、外研社出版的《雙城記》、《英國王妃——戴安娜》、《王子與貧兒》等等。
總之,只要注重平時積累,加強技法指導,并進行有效的強化訓練,做好閱讀理解并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