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彥
甲午戰(zhàn)爭在中國歷史上無疑具有分水嶺式的劃時代意義,梁啟超即言:“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敗割臺灣償兩百兆以后始也?!保ā段煨缯冇洝罚┒@種“喚醒”,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錐心之痛,甲午戰(zhàn)敗,譚嗣同當時寫有一詩:“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滄溟一哭休。四萬萬人齊落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題江建霞東鄰巧笑圖詩》)而這種痛楚在一百年后也未有所消減,在甲午戰(zhàn)爭百年祭的1994年,年邁的冰心先生想寫一部甲午戰(zhàn)爭的大書,但最終沒有寫成,據(jù)友人目睹,“可是,她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不是因為老,因為病,而是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落筆,紙上唯有落下的熱淚”(王炳根《冰心淚濕〈甲午戰(zhàn)爭〉手稿》)。一頁的痛史,好似黃海的怒濤,百年以來流淌的不是海水,而是滔滔淚水。
痛定思痛之后,筆者看到了甲午戰(zhàn)爭時中日兩國的兩件文書,從這兩件文書也許能窺見一些端倪,并給人以某種啟發(fā)。
一件是封書信,1895年2月,北洋艦隊全線戰(zhàn)敗,海軍提督丁汝昌退守威海衛(wèi),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收到日本海軍總司令伊東祐亨的一封勸降書,節(jié)錄如下:
大日本海軍總司令官中將伊東祐亨,致書與大清國北洋水師提督丁軍門汝昌麾下:時局之變,仆與足下從事于疆場,抑何不幸之甚也?然今日之事,國事也,非私仇也;則仆與閣下友誼之溫,今猶如昨,仆之此書豈徒為勸降清國提督而作哉?大凡天下事,當局者迷,旁觀者審……清國海陸二軍,連戰(zhàn)連北之因,茍能虛心平氣以察之,不難立睹其致敗之由。以閣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審矣。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jīng)不諳通變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由考試,考試必由文藝,于是乎執(zhí)政之大臣,當?shù)乐_憲,必由文藝以相升擢;文藝乃為顯榮之階梯耳,豈足濟夫?qū)嵭??當今之時,猶如古昔,雖亦非不美,然使清國果能獨立孤往,無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載,我日本之國事,遭若何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閣下之所深悉也。當此之時,我國實以急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以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今貴國亦不可以不去舊謀為當務之急,亟從更張。茍其遵之,則國可相安;不然,豈能免于敗亡之數(shù)乎?
伊東的這封書信,盡管是勸降,言辭還算懇切,也可以說正擊中了晚清王朝的痼疾所在,“蓋其墨守常經(jīng)不諳通變之所由致也”,“今貴國亦不可以不去舊謀為當務之急,亟從更張。茍其遵之,則國可相安;不然,豈能免于敗亡之數(shù)乎?”并以日本明治維新為例,勸誡道“急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以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對中國必須通過變法圖強以求國家生存提出了忠告。書信里面同時對中國科舉取士“考試必由文藝”也給予了無情的批判。
接到這封信不久,丁汝昌自殺殉國,他于伊東書信的反映無從知曉。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再看中國軍隊對當時形勢所持態(tài)度,很是耐人尋味,湖南巡撫吳大澂率湘軍子弟在陸上抗擊日軍,下面我們看他在本年歲末寫給日本軍隊的這篇檄文。
為擊示曉諭事,本大臣奉命統(tǒng)率湘軍五十余營,訓練三月之久,現(xiàn)由山海關拔隊東征。正、二兩月中,必當與日本兵營決一勝負。本大臣講求槍炮,素有準頭,十五、六兩年所練兵勇,均以精槍快炮為前隊,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能進不能退,能勝不能敗。湘軍子弟忠義奮發(fā),合數(shù)萬人為一心。日本以久頓之兵,師老而勞,豈能當此生力軍乎?唯本大臣以仁義之師,行忠信之德,素不嗜殺人為貴。念爾日本臣民各有父母妻子,豈愿以血肉之軀當吾槍炮之火?迫于將令,遠涉重洋,暴懷在外。值此冰天雪地之中,饑寒亦所不免。生死在呼吸之間,晝夜無休息時候,父母悲痛而不知,妻子號泣而不聞。戰(zhàn)勝則將之功,戰(zhàn)敗則兵之禍,拼千萬人之性命,以博大島圭介之喜快。今日本之賢大夫,未必以黷武窮兵為得計。本大臣欲救兩國人民之命,自當開誠布公,剴切曉諭:兩軍交戰(zhàn)之時,凡爾日本兵官逃生無路,但見本大臣所設投誠免死牌,即交出槍刀,跪伏牌下,本大臣專派仁慈廉干人員收爾入營,一日兩餐,與中國人民一律看待,亦不派做苦工,事平之后,即遣輪船送爾歸國。本大臣出此告示,天地鬼神所共鑒,決不食言,致傷陰德。若竟迷而不悟,拼死拒敵,試選精兵利器與本大臣接戰(zhàn)三次,勝負不難立見。迨至該兵三戰(zhàn)三北之時,本大臣自有七縱七擒之法。請鑒前車,毋貽后悔,特示。
吳大澂這篇檄文寫出來的時候,北洋水師早已困守劉公島,離覆沒不遠。而陸軍則從平壤一直退到海城。吳大澂此時率領湘軍出征,國家已經(jīng)成不可收拾之局面,可這篇檄文還這般牛氣,夸耀自己是什么“本大臣講求槍炮,素有準頭”、“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能進不能退,能勝不能敗”,還警告日本軍隊“迨至該兵三戰(zhàn)三北之時,本大臣自有七縱七擒之法”,以諸葛亮自居,儼然一副志在必得、穩(wěn)操勝券的得意模樣。
吳大澂的湘軍,后來是跟日本人交戰(zhàn)了,只是三戰(zhàn)三北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國,甲午和約簽訂,天朝大國一去不返,日本正式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最強。再回頭讀讀吳大澂寫給日本軍隊的這封耀武揚威的書信,在感受到一種莫大諷刺的時候,也慨嘆阿Q精神在中國從來沒有消失過。
日本其實遭遇過和中國類似的甲午戰(zhàn)爭,那是美國人柏利1853年黑船扣關,結束了日本的閉關鎖國,日本知恥后勇,開始了“明治維新”大張旗鼓的政治改革運動,揭開了日本走向現(xiàn)代化的序幕,并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伊東的那封書信,也是日本通過變法走向強盛的實際反映。反觀中國,誠如魯迅所說,“在中國,搬個板凳都會引發(fā)鮮血”,在日本那封誠懇的書信面前,中國對它的反應卻是一篇色厲內(nèi)荏、囂張輕狂的檄文,其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這種抱殘守缺自娛自樂的窮開心心理,這種心理,也許正是導致百年前譚嗣同灑淚、百年后冰心痛哭的真正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