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欣
[摘要]自1905年,張謇開風氣之先,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個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打開國人的視野,到如令我國已有自然、歷史、藝術……乃至數字化博物館2400余座。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經歷了無數艱難曲折,迅速發(fā)展中也引發(fā)了許多深層思考。而如何使我們的博物館更好地服務大眾,傳揚民族精粹,促進文化交流,并能長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也成了我們永遠面臨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博物館;民族性;多元文化;制約機制
[中圖分類號]G26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1—0085—03
目前,全球呈現出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博物館,作為社會的特殊文化教育機構,既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也面臨著優(yōu)勝劣汰的考驗。如何使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在形形色色的博物館中更好體現與傳承,在當今日新月異的世界中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國際多元文化中我國博物館如何立足?是哪些因素制約著中國博物館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本文將就這些問題作一探討。
一、中國博物館目前發(fā)展狀況
自1905年晚清狀元張謇在江蘇南通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來,中國博物館的發(fā)展歷程已逾百年。其間,中國的博物館無論在數量,質量還是類型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博物館觀眾,也從初期的上層社會和學校面向廣大民眾,實現了創(chuàng)始者“輔助學校教育,傳播科學文化”之宗旨。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博物館事業(yè)迎來了真正發(fā)展的春天。至2007年底,我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已有2400多座,基本形成了以著名博物館為龍頭,各省、市博物館為主干,專業(yè)、特色博物館為補充的百花競妍的局面。可以說,在發(fā)展中國家里,我國的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步伐同經濟建設的成就一樣,是被國際社會充分肯定的。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國際交往的廣泛開展,一些發(fā)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展示手段、辦館理念不斷借鑒和應用到我們的博物館實踐中來。此后,我國的一些大館銳意創(chuàng)新、水準迅速提升。諸如堪稱我國現在博物館界龍頭的上海博物館,1996年新館落成后,建筑宏偉莊嚴,展覽精品定位、研究能力突出、創(chuàng)意體現品味。令人稱羨的人才優(yōu)勢與領導者的魄力和眼界奠定了“上博”成為上海的文化品牌地位。毋庸置疑,“上博”已躋身世界先進博物館行列。再如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豐富的皇家珍藏和雄厚的研究實力著稱的北京故宮,近年來不僅以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修繕保護、令人嘆為觀止的午門展示技術接連不斷地吸引人們的目光,更以現代化高水平的數字化的故宮讓業(yè)界感受到它與時俱進的腳步。
實踐告訴我們:一座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的博物館,領導者的眼光與魄力、比較充足的資金保證和高素質的人才缺一不可。但能達到這樣條件的博物館在我國還屈指可數。
目前我國博物館事業(yè)的主力軍還是各省、市、自治區(qū)由文化和文物部門主辦的社會歷史類博物館,這部分所占比重大約在70%。其中,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如陜西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無論在資金投入、建筑設備,還是人才力量、展示手段上都不相上下,分別在各省的博物館界起到引領與示范作用。在市級的博物館中,由于歷史、地域等方面原因,各館在藏品等級與數量、資金來源、人才構成等方面差別較大,發(fā)展參差不齊。但有些小館在發(fā)掘文化內涵,打造本館特色上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988年,一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文章介紹了位于沈陽的新樂遺址博物館陳列。新樂遺址是一座距今72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當年的設計者把展廳設計成“人”字形屋頂,其內的展柜則是各種形式的“手”型展臺,一件件出土的文物展品托于“手”上。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主題——“人”是世界的主宰,而正是人類無數雙靈巧的“手”創(chuàng)造了精彩的世界。其實,新樂遺址博物館很小,但那一雙雙變形的“手”卻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除上述類型博物館以外,我國各個行業(yè)部門及民間興辦的博物館也發(fā)展迅速,雖然這類博物館在我國整個博物館領域所占比例不到30%,但由于其涉及的領域廣泛,科技、自然、通信、航空、銀行、證券、地質、煤炭、茶葉、紡織、鐵道、水利、絲綢、印染……專業(yè)突出,各具特色,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與視野,已經成為我國文博事業(yè)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該肯定,我國的博物館事業(yè)在其百年發(fā)展的歷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在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博物館在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在博物館的建設上不僅在資金上做后盾,更在健全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2008年2月,為完善博物館行業(yè)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博物館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評估定級工作。經自行申報、省市推薦、專家評議審定,故宮博物院等83家博物館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從某種程度來說,這83家博物館代表了我國現有博物館的發(fā)展水平。雖然其中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比較而言,無論在科學管理、研究深度還是宣傳展示等方面都有可供我國其它博物館學習和借鑒之處,堪當行業(yè)楷模。一級博物館資質的評定必然會對其它博物館有著客觀上的激勵作用,帶動整個博物館行業(yè)更快發(fā)展。
二、博物館在國際多元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誰也不能否認,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誰也無法回避,各民族之間、種族之間以及國家之間文化的碰撞、影響與滲透?!叭蚧迸c“多元化”已是當今博物館必須面對的課題。
從許多年前覆蓋我國大中小城市的“托福班”、“英語角”,到近幾年世界流行的“漢語熱”,無不顯示著當今世界多種文化并存的狀態(tài)和人們對異域文化的追求向往。
從美國史密松學會下屬的16個博物館,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交相輝映;從上海博物館,我們能感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縱深延展。從清代皇帝龍袍我們能看到滿漢文化的相互交融,從元代青花瓷器我們能領略西亞伊斯蘭文化的風韻……
從廣義上講,多元文化無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博物館理應承擔起保護、宣傳和展示多元文化的職責。從狹義上講,博物館又要在全球化的沖擊下,弘揚民族精神,把握本土文化的發(fā)展方向。
我國現有歷史、藝術、自然、民俗等形形色色的博物館兩千多個,展示著我國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悠久璀璨的華夏文明的方方面面。從農耕文明,到游牧騎射,從彩陶文化,到藏傳佛教。這里,沒有民族的歧視和文化的尊卑,只有水乳交融,血濃于水。通過這些博物館,我們了解偉大祖國悠遠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它的古老神奇、博大精深。
我們的博物館也在不斷引進異域文化的精華,同時把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在上海博物館,你能看到墨西哥的馬雅文化、古埃及的藝術珍品;同時,在美國、加拿大,也能欣
賞到中國清代帝后用品……有人說,當今世界,地域的距離已不是距離。那么,博物館在這里就為人們縮短了文化之間的距離。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博物館無數次地充當國際文化交流的使者。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曾驚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距離,于是向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使我們的博物館迅速成長和進步。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曾盲目模仿以至一時間許多博物館都大同小異。
不管怎樣,在當今世界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并存的情況下,我國的博物館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我們真正成為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揚者,我們才能立足;只有成為多元文化的傳播者,我們才能繁榮和發(fā)展。
三、博物館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近幾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幾乎成為一句流行語。無論是文化、建筑還是音樂、繪畫,大家都很認同“民族特色”與“民族精粹”的重要性。
實際上,世界的多元文化正是由無數個性鮮明的“民族文化”組成的,正是這些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文化個體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試想:如果整個世界的文化特征都整齊劃一了,人類該是多么悲哀和乏味。因而,我們在強調文化遺產的民族特征時,不能不想到對文化遺產具有保護、研究和宣傳職能的博物館的“民族特征”之重要。
記得1995年我在有幸參加美國新聞總署主辦的“國際訪問者”(International visitors)項目中,看到了一個令我內心頗為震撼的展覽。那個展覽的主題是“中國的大唐文化”,整個展覽的基調是大紅色,象征中國唐朝富足、開放的繁榮景象。展覽的文物都是唐朝文化的代表,包括:唐朝的邢窯、越窯瓷器、彩繪、壁畫、佛像、雕塑、一整套色彩艷麗的唐三彩“打馬球”(據專業(yè)人員介紹,這套從馬到人物完好無缺的“打馬球”唐三彩,在中國太陸都沒有)……,門廳裝飾用的是典型的中國木結構建筑形式(花梨木料也是從中國運去的),門口竟然擺放著1只據介紹曾經是武則天墓前的石獅子!我們無法得知這些珍貴文物是怎樣到了大洋的另一邊。拋開這個展覽是在美國看到使我內心隱隱作痛的感覺,只說展覽的設計、展品的精致和營造的文化氛圍,應該說真的獨特華美,而且引人入勝。華夏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與時代性都得到了完美的詮釋,我想這就是“民族精粹”的魅力,也是以博物館特有的語言將民族風格完美展現的典型。
這個例子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我們的博物館千萬不要一味模仿,千館一面。對我們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而言,西方發(fā)達的科學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的確讓我們嘆為觀止,他們辦博物館的成功經驗也確實讓我們自愧不如。但如果我們把西方的技術、手法完全搬到我們自己的博物館時,我們就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就像我國拍現代的電影一樣,無論如何都拍不過好萊塢,倒是張藝謀從民族文化的深層找到了突破口。辦博物館雖然和拍電影隔行隔山,但道理相同。也許從這個意義上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制約我國博物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幾個因素分析
不能否認,我國博物館在最近30年得到了迅速成長。但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博物館數量上的增長并沒有使廣大民眾的支化生活從根本上得到提升。觀念的陳腐,制度的缺失,運行的模式等等都在制約著我國的博物館事業(y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1,資金短缺與監(jiān)管不力
其實,博物館的資金短缺不是我們國家才有的問題,西方發(fā)達國家也在每年的籌款上煞費苦心。博物館既要維護自身的正常運作;保護藏品、學術研究、舉辦展覽等,同時還要不斷更新設備、更換展覽、加強人員培訓、對外宣傳等,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不同的只是,西方除極少數大型國家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美國史密松學會所屬博物館、法國盧浮宮)有國家專項基金支持外,大多數博物館要靠門票收入、私人和企業(yè)捐助、銷售紀念品和出版物、租用場地等來支付各種開銷;而我國的博物館除少數私立外,公立博物館都是由各級政府財政撥款。但是,即便我國的大多數博物館是金額撥款,數量也是很少的,基本只夠人員的開支和最基本的運作,也就是說,撥款只能解決生存問題,要想博物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如何籌募資金,爭取全社會的支持將是今后必須面對和研究的問題。而且,我們不應回避的是,由于制度漏洞和監(jiān)管不力,國家的撥款也遠遠未能很好地利用,資源、設備浪費現象嚴重,大的工程招、投標暗箱操作,利用職權損公肥私現象等等都在根本上使國家蒙受了巨大經濟損失,同時制約了我國博物館的發(fā)展。對此,國家文物部門已有所發(fā)現并出臺了相應的措施,關鍵還在于具體落實中的執(zhí)行情況。
五、未來發(fā)展思考
1,提高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
博物館作為社會公共教育機構,所有的陳列展覽和研究成果最終都要體現在對公眾的服務上,所以,博物館的從業(yè)人員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的意識,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使博物館真正成為輔助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成人提高文化素養(yǎng)、進行終生教育的理想場所,人們旅游觀光和文化休閑的最佳去處。
在國外的博物館,隨處可見“志愿者”活躍在博物館的第一線,他們胸前佩戴著“志愿者”(volunteer)的標志,彬彬有禮,主動熱情。有在校的大學生,有退休人員,有文物愛好者,出于對博物館工作的熱愛,無償奉獻,因而,他們的服務意識極強,成為了博物館公眾接待的主要力量。反映了西方“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價值觀念。
近幾年,我國博物館的宣教工作有所提高,但服務意識還比較淡漠,主要表現在。為觀眾講解中有償服務較好,無償服務欠缺;對弱勢群體的特殊服務還遠遠不夠,特殊服務設施不夠完善;為學習和研究者提供的服務設施不多;為社區(qū)服務仍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所有這些都反映出我國與西方博物館之間的差距。
2,調整社會力量與政策導向
按道理,博物館作為社會變化公益事業(yè)的一部分,“服務民眾,依靠民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我們的博物館似乎就是國家和政府的事情,既很少有民眾參與,也沒有多少私人和企業(yè)贊助。使我們的博物館陷入了“民眾很富有”(從中國財富排行榜可知)、“博物館很拮據”的尷尬境地。其實,近代博物館不是中國土地上滋生的,而是學習西方文化的“舶來品”,從張謇建立中國第一個博物館之日起,就打上了西方辦館理念的烙印。即:傾盡自己所有,同時憑借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關系廣征博采,爭取收藏大家和個人的捐助,和現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辦博物館方式基本相同。
當然,我們也知道,在西方國家,企業(yè)家和民眾熱心公益事業(yè)是與其政策導向和稅收制度有著密切關系的。在美國,凡企業(yè)或個人向文化教育或慈善事業(yè)捐款,即可將其稅金減少同樣的數額,同時納稅部分的稅率也可以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這對于稅率很高的美國企業(yè)和個人來說,當然是
具有極大的鼓勵和導向作用的。如果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姚明為汶川大地震直接捐款¥50萬元,而通過美國紅十字會卻捐款折合大約¥200萬元了。是美國的政策導向使美國人熱衷公益事業(yè)。
因此,我們的政府也許可以借鑒一下美國的做法,使公眾熱心公益,為博物館的長期健康發(fā)展輸入源源不斷的血液。
3,強化公民素質修養(yǎng)
從某種角度而言,博物館興旺與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發(fā)達與否的標桿。從博物館的人均占有量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博物館的發(fā)展程度,而從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又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公民的文化素質和精神需求。眾所周知,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博物館都是作為“非營利機構”而存在的。在博物館的收藏、研究與教育三太職能中,前兩者是基礎,而教育才是博物館的最終目的。很多年來,我們的博物館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爭論徘徊,既怕摘三產,找財源背離了發(fā)揮“社會效益”的主旋律,又怕沒有經濟效益支撐的博物館,其持續(xù)發(fā)展會成為一句空談。實際上,我國的兩千多公立博物館中,能靠門票和“三產”維持其運行的博物館僅占極小的比例,如果再考慮進去建筑和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恐怕就屈指可數了。我們的博物館基本上是靠國家財政撥款,作為文化公益事業(yè)而存在的。前幾年,我們不斷反省自己,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門票是否高了,讓普通公民難以接受,以致于博物館門庭冷落?上海博物館1996年起門票定在20元(學生半價,學生團體及軍人、老人、弱勢群體等減或免)。而美國在1995年博物館的票價大多在$4,如Nelson—Atkins(奈爾森一阿金斯)博物館執(zhí)行四種票價:成人:$4;成人學生:$2;學生:$l;兒童:免費。侏羅紀恐龍博物館,由于展館中的聲、光、電等設備運行成本較高,票價是$7。
基于類似以上的分析和比較,很多人認為我國博物館的門票相對西方發(fā)達國家來講偏高。但是,博物館參觀人數稀少,真的是因為買不起門票嗎?其實,不去博物館絕大多數不是因為門票貴,主要是認識上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有很多的公民素質修養(yǎng)卻沒有跟上,沒有把去博物館當成自己終生教育、精神享受的一部分。2008年初,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部實行免費開放,中央政府將對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實施門票的全額補貼。應該說,這是我們黨十七大以來推出的一硬保障全體公民平等享受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舉措,也是讓全體公民共同分享經濟建設成果的良好愿望。但免費開放的第一天,我們的博物館?就經歷了嚴峻的考驗:有的博物館被當成了免費喝水和上廁所的地方j有的露陳文物被損壞;擠得水泄不通的展廳無法觀看,不得不動用很多人員緊急疏通……無奈之下,一些大博物館不得不采取預約方式限制人數參觀。而這已經不是國家免費開放的初衷了。
歷史永遠銘記中國博物館在百年滄桑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會記錄那些雖歷經挫折仍執(zhí)著進取的一代又一代博物館人。作為2l世紀的博物館工作者,我們深感任重道遠。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都是這一過程中的探索者與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