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語的學習和教學中越來越表現(xiàn)出文化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從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方法和意義三個方面對其進行詳細的闡述,以期提高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語言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10142-01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形成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文化則是指聚居在某一特定地理區(qū)域的人們所共有的信仰、習俗、生活方式的總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說,越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細節(jié),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一語言。某種意義上講,外語學習就是文化學習,在外語教學中應導入文化教學。
一、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
英語教學中所涉及的文化內(nèi)容極其豐富,它包括一個社會在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全部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對于文化的導入可以結合教學情況進行。
(一)詞語文化
英語的詞匯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沉淀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提醒學生注意,然后將其文化內(nèi)涵準確解釋出來。例如,漢語中表親分別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嚴格區(qū)別,英語卻一律稱為cousin。It rains cats and dogs.是傾盆大雨的意思。英語中有as blind as a bat(有點反常)等壞的比喻。而在漢語中,因“蝠”與“福”同音,蝙蝠被認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二)習俗文化
中英文化的差異范圍較廣,大至社會階層、家庭結構、職業(yè)活動,小至約會、打電話、飲食起居等。當問及學生中國人見面時最常用的招呼語是什么,學生紛紛說“吃了嗎?”“到哪去?”等。在中國文化中,這只是一般的禮節(jié)性招呼語,沒有其他含義。但在西方文化中,“Have you eaten?”意味著一個邀請,會使對方誤認為你要請他吃飯。而“Where are you going?”則會引起對方反感,認為你在探聽他的隱私。這種“漢語思維,英語形式”容易引起文化沖突,造成雙方感情上的不愉快。為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應只重視語言教學而忽視語用教學,而應向?qū)W生不斷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指導他們把握主要的語用差異。
(三)語法差異文化
不同的民族由于處于不同的生活和社會環(huán)境,思維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中英思維方式的差異在句法層次上也表現(xiàn)非常明顯。英語限定性定語從句一般都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詞之后,而漢語的類似修飾語則一般放在它的前面。英語在敘述事物時習慣從小到大,從一般到特殊,從個體到整體,從未知到已知;而漢語的順序剛好相反。
二、文化導入的方法
(一)指導閱讀法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文化知識。如指導學生閱讀《英國背景知識》《美國背景知識》《文化與交際》《語言與文化》,鼓勵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和報刊,讓學生有意識地了解和積累西方文化背景及社會習俗等方面的文化知識。同時課堂選用的教材應有利于教師結合文化背景、文化蘊涵,通過對比,培養(yǎng)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傲私庵形鞣轿幕町悾苤匾氖且私庵形鞣皆谒枷胗^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審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異?!?/p>
(二)交際實踐法
課堂內(nèi)設置一定的社會文化氛圍,或者用錄像或通過講述描繪在課堂上提供相關的文化背景,讓學生扮演角色,學習操練在這種背景下的交際能力;或者是進入課堂外的社會文化實境,即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實踐??梢哉彝鈬笥呀徽劊ネ庹Z角會話,或上外籍教師家做客等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組織生日晚會,圣誕晚會或野餐等。通過日常的接觸和活動,了解什么是圣誕晚會、生日晚會,以及在什么場合下講什么話,作何種反應。
(三)利用比較分析法導入文化
比較母語文化與所學外語文化之間的異同,以了解不同語言的使用,所學文化規(guī)約異同。利用“同”,擴大語言習得中的“正遷移”,指出“異”,可以防止“負遷移”;同時,把文化差異說清楚了,有助于克服學習者的心理障礙。這種文化背景比較法是其他一些方法運用的基礎,具有方法論的意義。例如,把單詞“intellectual”與漢語的“知識分子”進行比較。在中國,“知識分子”一般包括教師、醫(yī)生、工程師、翻譯人員和大學生等一切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在農(nóng)村甚至連中學生也被稱為知識分子。但在美國和歐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學教授等有較高的學術地位的人(一般情況下都要有博士學位),而不包范圍比漢語要小得多。
三、文化導入的意義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nèi)涵是學不好外語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要成功地教授一門外語就必須重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一)文化導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的最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人才,其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注意比較東西方文化中的異同,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激活學生對外語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目的語的文化導入,從而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文化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學生在中學階段和大學基礎階段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掌握了基本語法,具有基本的英語使用能力。此時,在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知識必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能使他們敏銳地識別不同語言形式在文化方面的差異,去了解并研究這種差異,學到純正英語,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目的。這樣學生就把外語學習當成樂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進步最快的時候。文化導入與英語教學一樣,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介紹,而應要求學生共同參與??梢圆扇《喾N形式來實現(xiàn)這一文化目標,如角色表演、情景對話、電影及文學作品賞析、專題講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朱捷、程航,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文化與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年版,1998.
[4]鄭璇,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J].大學英語,2006.
作者簡介:
王志慧,女,河北石家莊人,助教,在讀研究生,現(xiàn)為河北傳媒學院基礎教研室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育教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