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園 郭 雷
摘 要:??碌臋?quán)力話語理論主要用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但后殖民主義也用它來進行批評。本文就以福柯的權(quán)力話語理論來淺析《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黑人奴隸吉姆的受到的壓迫和他進行的反抗。
關(guān)鍵詞:《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話語權(quán) 后殖民主義
一、引言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十九世紀美國偉大作家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曾被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評價為“美國現(xiàn)代文學的源泉”。書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生動地講述了美國內(nèi)戰(zhàn)前十三歲的主人公哈克貝利?費恩(簡稱“哈克”)不甘社會循規(guī)蹈矩的“教化”,于是,和黑奴吉姆逃亡到密西西比的歷險故事。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描寫的是南北戰(zhàn)爭以前的故事,但成書于1884年,已是內(nèi)戰(zhàn)后。此時美國的黑人依然沒有得到憲法所規(guī)定的權(quán)利,沒有獲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會認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這部小說的出版,揭露了美國當時最尖銳的社會問題——種族歧視,從而使得這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與時代意義。
二、話語權(quán)的回歸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篇小說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哈克與吉姆一起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日子(第一章到第十六章),第二部分講述格蘭紀福家宿仇以及國王和公爵來了之后的冒險(第十七章到第三十),第三部分重回解救吉姆的故事(第三十一到最后一章)。吉姆出現(xiàn)在第一部分的第二章,他在被湯姆和哈克戲弄之后向其他黑人炫耀他的迷信。雖然此處他滔滔不絕的說了很多,但全都是向黑人,他只是在黑人中擁有話語權(quán),而吉姆的話在哈克和湯姆這兩個白人小孩看來全是胡扯,是迷信。吉姆第二次出現(xiàn)在第四章毛球神卦,這次他的話又是迷信,迷信是沒有可信度的,雖然吉姆算得挺準,他說的在后面都一一驗證了。從第八章起,哈克和吉姆正式開始了他們的旅行,吉姆的話也多了起來。但同前幾章一樣,開始時吉姆的話全是作為迷信出現(xiàn)的。在他們相遇時,給哈克講過他是如何逃脫以及他在島上所遇的艱險后,吉姆注意到一些兆頭,并且從自己所知道的眾多征兆中,給哈克講了一些。例如他告訴哈克,他多毛的胳膊和前胸表示他有朝一日會發(fā)財。在之后的日子里,吉姆又告訴哈克看到鳥兒飛走就預(yù)言有大雨,擺弄蛇皮會帶來倒霉事兒,但哈克一點也不在乎,反而說現(xiàn)在他希望有更多的倒霉事。不管哈克信不信,吉姆的迷信和他算的卦一樣,都實現(xiàn)了。但由于哈克受到所謂的文明教化毒害太深,吉姆并沒有完全奪回掌握在白人小孩哈克手中的話語權(quán)。在第十二章,哈克與吉姆在一天晚上發(fā)現(xiàn)一艘叫“在礁石上自殺”的汽船。哈克被冒險精神所支配,要去搜查汽船。吉姆極力說不要去,可哈克還是沒有聽他的話,他一心只想著冒險,并沒有顧及到吉姆的自由。讀者可以看到,當哈克和湯姆在一起時,話語權(quán)是掌握在上層白人湯姆的手里的,當哈克和吉姆在一起時,話語權(quán)是掌握在白人哈克手里的,黑人吉姆處于下下層,是完全沒有話語權(quán)的。這一點在第十四章“所羅門算不算聰明”中尤其明顯。他們就兩人都熟悉的國王所羅門展開了討論。吉姆覺得所羅門不咋地,因為所羅門不知道,把孩子劈成兩半并不能回答孩子屬誰的問題。當哈克找不到理由來反駁吉姆的話時,他就說吉姆不可理喻,我們看到哈克自覺比吉姆優(yōu)越。哈克接受的是白人教育,有一副“文明”的面孔,他不明白積木的推理,盡管他清楚吉姆很有實際的常識,哈克仍堅持他周圍環(huán)境的標準——不能讓話語權(quán)落在黑人手中。但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哈克改變了他的態(tài)度。哈克在這章中開了個類似第二章中湯姆跟吉姆開的玩笑,但這一次,哈克終于認識到拿別人感情開玩笑的結(jié)果了,因為吉姆在大霧中真的很為哈克的安全擔心。他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惡作劇了,而且他也漸漸把吉姆真正當作朋友了。在第一部分結(jié)尾處,吉姆通過他的聰明善良從哈克手中得到了話語權(quán)。
但在第二部分中,吉姆的話語權(quán)再次丟失了。第二部分幾乎沒有吉姆一句話,連他的名字都出現(xiàn)的少了,讀者甚至有時都會忘記吉姆的存在。在第一部分,每一次談起自由,則準會有吉姆的自由。而在第二部分,吉姆變得無足輕重了。他從故事中講格蘭紀福家的章節(jié)完全消失,只在把哈克從莊園宿仇的文明中解救出來時才回來。此后,盡管兩人有個小劃子,但他們沒往北走去卡羅。而國王和公爵一上船,吉姆對故事又變得無關(guān)緊要了,直到他被賣掉。在這部分中不要說話語權(quán),吉姆就連存在的權(quán)利也沒有了。吉姆本來在第一部分是有話語權(quán)的,但作為白人的國王和公爵一上船就沒有吉姆的份了。“壓迫性沉默源自于以往在文化霸權(quán)和文化專制與獨裁下以文本或語言的形式存在于文學之中的偏見與無知;它是權(quán)力集團施行使沉默策略的一種后果,也是弱勢群體喪失話語權(quán)的一種表現(xiàn)。一方面,它是一個順從的標志;另一個方面,它是對由此產(chǎn)生的個人身份、地位模棱兩可或不明確性(即身份、地位的不同一性)的一種反應(yīng)。當沉默成為一個群體的特征并且該群體已無法以自己的方式來打破沉默時,這種沉默就具有了壓迫性。因為這些偏見會進而對后來的學習者施加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交流與對話仍舊不能正常進行。”所以此處,作為白人代表的國王和公爵對作為黑人代表的吉姆的壓迫可見一斑。
在第三部分的前幾章,吉姆同樣沒有話語權(quán),雖然這次故事是圍繞著他來進行的,但他只是湯姆進行冒險的玩物和展現(xiàn)哈克善良一面的陪襯。這幾章基本上沒有吉姆一句話,他只在第三十四章,哈克和湯姆來查看他被關(guān)之處時叫出了他們的名字。可湯姆卻裝做沒聽見,還騙那個聽見吉姆說話的黑人看守說吉姆沒有說話。雖然湯姆這樣做是出于對吉姆的幫助,但從另一方面考慮,這正反應(yīng)了白人對黑人的無視,對他們話語權(quán)的剝奪,而只有黑人才能聽到他們自己的聲音。這部分基本上都是湯姆為了營救吉姆的瞎折騰,就像哈克在第一部分汽船上的冒險一樣,湯姆并不把吉姆當人看,而是他的玩物,他的重點是冒險,解救吉姆只是順手的事。所以湯姆根據(jù)他讀的書,做出了許多只有“文明”人才能做出的蠢事。吉姆雖然是整個事件的主角,但他并沒有話語權(quán),他對湯姆所做的事很不理解,也不明白白人世界中怎么會這樣做事,但他只有服從。黑人吉姆的話語權(quán)被上層白人湯姆剝奪的一干二凈。在第三部分的后幾章,逃跑以后,吉姆才成為真正的主角。他再也不是湯姆愚蠢的冒險游戲的陪襯。他本身就是一個人,有他自己的行為方式,與書中前幾章中他與哈克在河上冒險時所確立的行為方式是一致的。他不僅對受傷的湯姆關(guān)心備至到愿意犧牲自己的自由,而且有著堅強的性格,可以置湯姆的反對于不顧,還沒有人——最起碼是哈克和吉姆——如此支配湯姆,吉姆到此徹底奪回了話語權(quán)——從上層白人手中,不僅是湯姆,還有薩利姨媽、塞拉斯和醫(yī)生等。
三、結(jié)束語
吉姆只是作為黑人的一個代表,他只是奪回了他自己的話語權(quán),并沒有為所有黑人爭取到這一權(quán)利。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卻給黑人點亮了一盞明燈,推動了尋求自由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杜小真.??录痆M].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2(第一版).18.
[2]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內(nèi)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第二版):129.
[3]許勝男.打破沉默與爭奪話語權(quán)——金斯敦的《女勇士》及其評論研究[M].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