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
中國詩歌素有“言志”的傳統(tǒng),而詞就其起源來說,只是在歌筵酒席間交給歌伎酒女去傳唱的曲子,很少“言志”的,從蘇軾起,則一洗脂粉之氣,抒寫了自己的襟懷志意。他的這首《定風波》詞,正是蘇軾人生哲學的最好體現(xiàn)。
詞作小序?qū)懙溃骸叭缕呷丈澈乐杏鲇辍S昃呦热?,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绷頁?jù)《東坡志林》記載:“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保ɑ脽粽故荆?/p>
由以上兩個材料,了解到:元豐五年(1082)春天,被貶官到黃州的蘇軾到黃州東南的沙湖相看新買的農(nóng)田,途中遇雨,因為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狽不堪,只有蘇軾從容不迫,不久天晴,蘇軾寫詞記述了這段經(jīng)歷。是一首記事抒懷之作。
試想道中突然遇雨又無雨具,該是一件多么令人沮喪的事情,可蘇軾卻說“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明白地告訴我們,他并沒有躲雨,問題出現(xiàn)了:蘇軾為什么不躲雨?道中遇雨本是平常小事,蘇軾由這件小事而生發(fā)出《定風波》這樣一首千古名詞,原因何在?
讓我們將視野放大,走近蘇軾,來了解這首詞創(chuàng)作的大背景。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詩文集《蘇東坡集》,詞集《東坡樂府》。
宋仁宗嘉佑二年,21歲的蘇軾進京,文壇領(lǐng)袖歐陽修對他非常賞識,預(yù)言蘇軾的文學成就將超過自己。后來蘇軾蘇轍兄弟同科及第,相傳宋仁宗曾滿心喜悅地對皇后說:“朕為子孫得兩宰相?!边@似乎預(yù)示著蘇軾今后的仕宦生涯將是一帆風順,可又如何呢?
宋神宗時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執(zhí)政,秉性耿直的蘇軾對王安石新法頗多意見,認為政治改革應(yīng)該采取比較溫和的態(tài)度,與歐陽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對新法的立場上,為新黨所不容;于是主動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后又做過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自以為遠離了政治漩渦的蘇軾,沒想到一場巨大的災(zāi)難在等待著他,這就是“烏臺詩案”:元豐二年,正在湖州任職的蘇軾突然被逮捕下獄,罪名是在詩文中攻擊朝廷的新法,被捕押在汴京御史獄103天,險些喪命。因漢代御史府又稱“烏臺”,史稱“烏臺詩案”。后經(jīng)營救出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之職。
神宗去世,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舊黨上臺,蘇軾重新被起用,但他又不滿舊黨將新法全盤否定的極端做法,主張“校量厲害,參用所長”,因而又與當權(quán)者發(fā)生分歧,并愈演愈烈,發(fā)展成政治、學術(shù)乃至意氣、黨派的尖銳矛盾。他處于被攻擊的處境,只好自求調(diào)離京城,出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四州知州。
哲宗親政,又把時局倒轉(zhuǎn)過來,起用維護新法的官僚,打擊“舊黨”。于是蘇軾又被列入懲處之列,一貶再貶,最后貶到嶺南惠州、海南瓊州、廣東儋州。
直到徽宗即位,大赦元祐舊黨,他才北歸,卒于常州。
蘇軾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爭和權(quán)力傾軋中,一直扮演著一種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所說他是“一肚皮不合時宜”,無論舊黨還是新黨上臺,他都不討好?!盀跖_詩案”是蘇軾一生的轉(zhuǎn)折點。此前的蘇軾是一位躊躇滿志的政治家,卻因為這一場卑鄙的文字獄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在黃州期間,他自號“東坡居士”,彷徨于山水,在老莊及佛禪中尋求解脫。《定風波》就創(chuàng)作于此時。
詞的開篇突兀而起,“莫聽穿林打葉聲”,作者沒有正面寫雨,而是寫雨打在樹葉上的聲音,一個“打”字,證明雨下得很大,首句就給讀者營構(gòu)了一個突然而至的不利環(huán)境?!澳牎倍滞癸@出東坡的性情:說“莫聽”,就有不為外物所累之意,同時照應(yīng)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昂畏烈鲊[且徐行”,是首句的延伸,詞人連用了兩個表動作的詞語“吟嘯”“徐行”,不僅照常舒徐行步,還要吟嘯抒懷。
“竹杖芒鞋輕勝馬”,竹杖芒鞋為布衣所用,而馬則是官員的坐騎。竹杖芒鞋固然輕巧,可雨中泥濘,拖泥帶水,比起騎馬的便捷又差遠了?!拜p”如果不指“竹杖芒鞋”的“輕快”,它的含義究竟是什么?
我們看一段話,蘇軾貶黃州后寫過一篇文章《答李之儀書》其中有“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睎|坡在這里將“竹杖芒鞋”與“馬”對比,暗含的是對二種生活方式的比較。遠放江湖,安步當車實在是勝過奔走官場啊。這個“輕”字恐怕正是宦海風波后詞人最強烈的人生體會。
此時的蘇軾雖說名為團練副使,實際無權(quán)過問政事,他既無官場之累,還有什么可畏懼的?自然引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誰怕”道出了蘇軾漠然自定的生活態(tài)度?!耙凰驘熡耆纹缴笔巧掀Y(jié)句,也是重點句。一蓑:指一襲蓑衣。沙湖道中沒有雨具,何談蓑衣。這里自然不是實指,應(yīng)該如何解釋?在人生的旅途中,縱使漫天風雨,一襲蓑衣的我也要前行在崎嶇的路程上。詞人用了一個“任”,任其自然,任煙雨彌漫,任亂云飛渡,“任”突顯了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一位直面疾風驟雨蓋頂而來的詞人,一位不懼穿林打葉聲聲在耳的詞人,一位在人生道路上履險如夷、泰然自若的詞人,隨著這一幅山中風雨圖浮出了水面。
上片記敘的是山中遇雨。主要是敘事,但敘事中滲透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边@句話描繪了雨后風光,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體驗:一邊是料峭春寒,一邊是陽光溫暖。人生大抵如此,逆境中有希望,憂患中有喜悅?!坝笔屈c睛之筆,由寫眼前景過渡到抒心中情。料峭微冷的雨后,詞人感到的并不僅是冷,而是山頭夕陽送來些許暖意,好像特意迎接他一般?!坝憋@示出詞人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的曠達。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被仡檨沓讨械娘L雨,自有一番感觸:自然界陰晴圓缺的循環(huán),早已司空見慣,宦途中風雨的襲擊,卻很難料定何時能轉(zhuǎn)圜。在蘇軾看來,風雨、微冷不會讓他愁眉苦臉,陽光、溫暖也不會讓他欣喜若狂,只要處之泰然,世上的一切現(xiàn)象對自己來說都是無差別的,人生道路上的憂患和喜悅,官場上的得意與失意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詞人才寫道:“也無風雨也無晴?!?/p>
下片寫的是雨后抒懷,突出了作者的感受和襟懷,抒情之中又描述了雨后的風光。
上片著眼于雨中,寫眼前景,重點句是“一蓑煙雨任平生”,關(guān)鍵詞是“任”;下片著眼于雨后之晴,抒心中事,重點句是“也無風雨也無晴”,關(guān)鍵詞是“無”。
如何才能任平生,無陰晴?詞人的答案是“歸”?!皻w”,是全詞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懼任何風雨, 也不在乎陰晴變化, 有退隱歸去之意。詞人在宦海風波變幻的現(xiàn)實面前,真的要歸隱嗎?這里要向大家提一個問題,供大家討論:
蘇軾360首詞中,“歸”字出現(xiàn)100多次。他要歸向何處?是要摒棄這帶給他無限痛苦的官場,如他終生仰慕的陶潛一樣“種豆南山”“采菊東籬”“歸去來兮”嗎?可為何終其一生,他從未逃離過官場?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聽一則佚事:一日,負責約束他的黃州郡守接到密報,說罪官蘇軾要乘舟潛逃,因為昨夜有人看到蘇軾酒后將衣帽扔在江邊,而且填詞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黃州郡守聞之大驚,急忙帶人趕去緝拿,沒想到蘇軾正臥床酣睡、鼻息如雷,絲毫沒有不辭而別之意。(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臨江仙·夜歸臨皋》),掛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
另一佚事是蘇軾的友人王定國被貶官到嶺南,家中一位名叫柔奴的歌女隨往,多年后,蘇軾拜訪還京后的王定國,偶遇柔奴,問她:“嶺南的風土應(yīng)該不好吧?”不料柔奴卻答道:“只要心靈寧靜,哪里都是故鄉(xiāng)?!碧K軾聞之,深有同感,遂填詞一首相贈,其中有“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保ㄈf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抖L波 南海歸贈 王定國侍人寓娘》)
通過這兩則佚事,答案不言自明:蘇軾的最終歸宿便是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蘇軾的一生從未躲避官場、逃離塵囂,也從未像陶淵明那樣“歸隱”過,在蘇軾眼中,無論官場抑或江湖,對蘇軾而言都是“外部世界”,本無區(qū)別。只要求得內(nèi)心的寧靜,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換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隱退,而是內(nèi)在的“心”的退隱;所欲歸之處,是一個能讓他的靈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園。李澤厚先生說:“蘇軾一生并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保ā睹赖臍v程》)。
這一點正回答了開頭提出的問題。東坡為何不躲雨,因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場雨,無邊無際,無可躲藏。最好的避風港就是自己的心靈了。這種寧靜和曠達不正是詞人對人生積極的思考與選擇嗎?
了解了“歸”的真正含義,就可以歸納出詞作的主旨:《定風波》借道中遇雨之小事,即景生情,抒寫詞人被貶黃州,倍受打擊后胸懷曠達、淡泊人生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詞人在內(nèi)心世界尋求解脫的人生態(tài)度。
蘇軾的一生,仕途坎坷,人事艱難,我們本以為愁苦會進入到他的生命,哀嘆會成為他生活的主題??墒聦嵤撬冀K微笑,優(yōu)雅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使我們不禁要問:他究竟是如何化解苦難的?讓我們一同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來看看“儒道合一的人生哲學”
在《宋史》蘇軾的傳記中,開端就記載了他早年時代的兩則故事。一則是說在他十歲時,“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又一則是說長大之后:“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這兩則故事,本來都出于蘇軾的弟弟蘇轍為他所寫的《墓志銘》中。一是說蘇軾的父親蘇洵喜歡到四方去游學,常常不在家,他從小受母親的的教誨。有一次,他的母親為他讀到《后漢書·范滂傳》(范滂是東漢黨錮之禍時被迫害的一個人,當他被任命為清詔使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意;而當遇到迫害災(zāi)難,又不逢迎茍合,甚至為了理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內(nèi)心激動,對母親說愿意象范滂一樣,奮發(fā)有為,原以天下為己任,雖遇艱危而不后悔。這是蘇軾儒家的積極用世志意的一面,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黨當政的時候,不茍從于新黨,司馬光舊黨當政的時候,他也不茍從于舊黨,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樣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廷上來,仍然是堅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從當權(quán)派。所以,他一生遭遇到那么多次的貶謫,而他的志意理想操守一直不曾改變。
第二個故事是講蘇軾長大之后,讀到《莊子》,感嘆說他從前內(nèi)心也有一種見解,自己不能說出來,現(xiàn)在一讀了《莊子》,書中所說正是他心中所想。這是他的另一面修養(yǎng),即不為外物的得失榮辱所累的道家的超然曠達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經(jīng)歷多年宦海風波的蘇軾能清楚地看到政治斗爭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陰暗、卑瑣、險惡,并能跳出苦難的旋渦,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蘇軾正是把儒家積極用世的志意與道家超然曠達的精神,作了極為圓滿的融合,巧妙地解決了進取與退隱、入世與出世、社會與個人那一類在士大夫心靈上歷來相互糾結(jié)纏繞的矛盾,并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現(xiàn)。如他被貶至遠惡之地的嶺南時,依然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碧K軾45歲貶黃州,59歲貶惠州,62歲貶儋州,可蘇軾在自題畫像上豪邁地寫道:“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本推湔问聵I(yè)而言,這話當然是自嘲。但對文學家蘇軾來講,他的蓋世功業(yè)確實是在屢遭貶謫的逆境中建立的。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chuàng)作更深刻地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情感波瀾。甚至有人認為貶謫并不是蘇軾的不幸,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成。
可以說,蘇軾為后來在類似社會條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種典范,獲得了他們的尊重。王水照先生曾指出:“千百年來,他的性格魅力傾倒過無數(shù)的中國文人,人們不僅歆羨他在事業(yè)世界中的剛直不屈的風節(jié),民胞物與的灼熱同情心,更景仰其心靈世界中灑脫飄逸的氣度、睿智的理性風范,笑對人間厄運的超曠。中國文人的內(nèi)心里大都有屬于自己的精神綠洲,正是蘇軾的后一方面,使他與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建立了異乎尋常的親切動人的關(guān)系?!?/p>
馬俊,女,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碩士,武警石家莊指揮學院文化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