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暗的心臟》中外層敘述者的屬性

2009-03-18 08:35:26張敬品石廣清
電影文學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屬性敘述者

張敬品 石廣清

[摘要]康拉德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臟》中使用了雙重敘事框架。外層敘述者“我”的形象,常常被入冠以“不知名的”或“無名的敘述者”等。國內(nèi)外學者對其內(nèi)層敘述者馬洛的研究比較多,但對外層第一敘述者的研究很少,許多評論家稱乏為“無名的敘述者”。從敘述學角度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外層敘述者有自己明確的屬性,而對其屬性的描述又有助于我們對康拉德敘述技巧的理解。

[關(guān)鍵詞]外層敘述者;敘述者;屬性

自約瑟夫·康拉德的作品被引入中國以來,評論界對其作品進行了大量的評介和研究,尤其是其代表作《黑暗的心臟》(以下簡稱《黑》)。研究者就其創(chuàng)造性的敘述方法及形式技巧、道德含義、人物塑造,后殖民主義、話語權(quán)等多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詳細入微的研究。

迄今為止,分析大部分集中在故事中的主角馬洛以及他所講的謊言、其旅程的象征意義上等。在《黑》中,馬洛的敘述是故事的中心,構(gòu)成整篇小說的主體部分。但一個被忽略或回避的問題,就是外層敘述者“我”的形象。他常常被人冠以“不知名的”或“無名的敘述者”等。

仔細研讀小說文本。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外層敘述者具有多重身份,他有自己明確的屬性:對讀者來說,他是文本的敘述者;但對馬洛的故事來說,他又是個接受者;同時。他有著自己清晰的道德屬性。對外層敘述者進行全面的分析,會加深我們對康拉德敘事技巧的理解。

一、外層敘述者是牽涉在內(nèi)的敘述者

康拉德在《黑》中使用了特別的雙重敘事框架:首先由一個敘述者出面,對故事的文本和小說的背景進行介紹,建立一個外層框架;然后再由故事中的另一個人物進行主體部分的介紹,構(gòu)成故事的中心部分——內(nèi)層框架。這是康拉德對小說敘事學的貢獻。

雙層框架的敘述方法通過增加一個外層框架,拉大了讀者與敘述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得讀者所獲信息的可信性打了折扣。多數(shù)作者在努力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但康拉德的創(chuàng)作并不以真實直接反映現(xiàn)實為首要任務(wù)。相反正如他自己所講:“直白對藝術(shù)來講是致命的?!?/p>

雙層敘述框架也出現(xiàn)在他此前發(fā)表的《吉姆爺》中,但兩者有很大不同。在《吉姆爺》中,故事首先由一個金知全能的第三人稱敘述。他的觀察位置處于故事之外,隨意變換自己的敘事眼光,全方位地介紹吉姆的家庭、工作和他的過去,直到第四章才引出馬洛,從第五章馬洛開始講述內(nèi)層故事。

而《黑》則不同。康拉德放棄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稱敘述,而是選擇第一人稱的外層敘述者,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來講述故事?!摹坝^察位置處于故事之內(nèi)”,由他引進馬洛,在讀者與故事之間設(shè)立一個通道。

小說一開始,首先向我們介紹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奈利號在泰晤士河上停泊下來,等待著退潮才能揚帆出海。這時并沒出現(xiàn)敘述者的身影。然而第二段立刻引入了外層敘述者,“泰晤士河橫亙在我們面前,像一條無盡的通道……”在第三段?!拔覀兯膫€充滿愛戴地看著他的背影”又使得外層敘述者成為牽涉在故事之內(nèi)的敘述者,他不僅承擔著講述下面故事的任務(wù),同時也將作為故事的角色出現(xiàn)。另一方面。馬洛的敘述已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故事的發(fā)展已經(jīng)與外層敘述者密切相關(guān),他也無法像《吉姆爺》中的敘述者那樣置身事外了。

借助外層敘述者的眼睛,我們能夠隨時了解故事的進展情況,除此之外,我們了解到的更有許多“我”的所思和許多判斷,這里的外層敘述者不僅具有“我”的現(xiàn)場觀察能力,還可以超越“我”的局限。所以站在“我”的身后,康拉德不僅透過他的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一個個色彩豐富的場景。還通過他的眼睛向讀者展現(xiàn)其他角色的行動和心理。

二、他是文本的敘述者

外層敘述者同內(nèi)層敘述者馬洛不同:馬洛的敘述是追憶、回顧往事的敘述,他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回首以往的故事而外層敘述者則是對現(xiàn)在正在經(jīng)歷的事件的敘述。由此他和馬洛構(gòu)成了敘述過程的內(nèi)外框架。兩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外層敘述者扮演著一個文本敘述者的角色,而馬洛則是其中的故事敘述者。

兩個“我”各司其職:外層敘述者是小說文本中最高層面的敘述人。他需要履行以下兩方面的職責:首先,他介紹整個文本的結(jié)構(gòu),做好故事的鋪墊,他的敘述是小說的外層框架,所以并不構(gòu)成故事的主體。由他向讀者建構(gòu)了一個小說的背景,向讀者介紹小說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其中的人物。其次將馬洛介紹給讀者,將處于框架內(nèi)層的敘述者馬洛推向前臺,即將話語權(quán)轉(zhuǎn)交給后者,然后退向后臺,仔細聆聽后者的故事,并隨時向讀者介紹故事的進程。在小說中,馬洛——康拉德發(fā)明的一個成熟、閱歷豐富的人一則是故事層的敘述者。作為內(nèi)層框架的敘述者,他所講述的故事才構(gòu)成整部小說的中心。

由于馬洛是故事的參與者,同時地是故事層的敘述者,那么在他的敘述中,明顯地夾雜了個人的主觀好惡因素,所以,如果說馬洛是個“不可靠的敘述者”,“馬洛說了最多的謊言”,“馬洛是個說謊的人”,則外層敘述者可以相對獨立于故事之外,他無須滿足聽眾之所需,從而盡可能客觀地將自己的所聞所見轉(zhuǎn)述給讀者,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層敘述者是個忠實的敘述者。

然而,外層敘述者并沒有簡單地將話語權(quán)交給馬洛,而是充分利用自己作為文本敘述者的權(quán)力。隨時進入馬洛的敘述之中,“他停頓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他沉默了很長時間”,向我們介紹故事的進展,在不斷地提醒讀者他自身的存在。馬洛經(jīng)常公開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而外層敘述者主動讓位于馬洛,只是插入馬洛的敘述之中。他的每次出現(xiàn),都標志著視角的轉(zhuǎn)化,將讀者拉回到現(xiàn)實中,并給讀者以喘息和思考的時間。

三、他是馬洛故事的理想聽眾

在馬洛敘述故事時,外層敘述者自始至終是個認真聆聽者。如果其他人還或多或少地發(fā)表過一些意見,那么自始至終,他沒有對馬洛的故事發(fā)表任何直接的評論。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沒有在意或者認真體會故事的含義,相反,他才是惟一一個能夠正面黑暗,并理解馬洛故事深刻含義的聽眾,在小說中他扮演著馬洛故事的理想聽眾的角色。

在馬洛開始敘述故事之前,外層敘述者曾說:“我們知道在退潮到來之前,命里注定非要聽馬洛一段難以令人相信的經(jīng)歷不可。……他的這番話露出了許多講敘事的人共同弱點,他們通常不了解聽眾最愛聽什么?!?/p>

由此,我們似乎明白,外層敘述者與在場的其他聽眾一樣,對馬洛的故事缺少興趣。他之所以聽馬洛的敘述,是為了打發(fā)時間。但隨后的進展證明,事實并非如此。對馬洛故事感到無聊的是其他三位聽眾。故事中只有一個人在馬洛變得非常激動時,說了一句:“平和點,馬洛!”至于是誰發(fā)出的這句話,外層敘述者根本沒有加以分辨。當這部關(guān)于人性墮落的故事結(jié)束后,只有董事說了一句與主題毫無關(guān)系的話,一句實在、但道德上沒有任何意義的話:“我們錯過了漲潮的時間?!?/p>

框架中的這群人反映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批人——他們不能理解那種黑暗的力量。故事無法打動他們的原因是“黑暗的心臟”不是他們的故事,他們實際上無助于整個故

事的發(fā)展。他們雖然和外層敘述者一道陪伴馬洛,但他們不是馬洛的真正聽眾,更不是作者試圖說服的聽眾。對于這三個人來說,馬洛的故事無非是個探險故事而已。他們無法理解這個微妙的精神之旅的含義。

然而外層敘述者則不同,他已經(jīng)被故事逐漸吸引,他的心理時時隨著故事發(fā)展發(fā)生著變化,他的關(guān)注焦點轉(zhuǎn)移到黑暗之中,也是他點出故事的主題——黑暗的心臟。他才是馬洛故事的“理想聽眾”,亦即故事試圖說服的聽眾。在這個框架里,他與馬洛的關(guān)系就像故事中馬洛同庫爾茨之間的關(guān)系一樣。盡管在故事開始之前,他對馬洛的那個沒有結(jié)論的故事的評價是錯誤的,但這是在聆聽馬洛的故事之前發(fā)生的表面的事。當馬洛的故事進行到三分之一時,他感到他的道德承受了一次嚴重的沖擊。在籠罩著這群人的那種象征性的黑暗中,馬洛變得只是個聲音,這情形仿佛庫爾茨對于馬洛來講一樣,也是個聲音,一個令人不安的聲音。“別人可能已經(jīng)入睡,但我還在聽。”此時馬洛的故事對于敘述者來講似乎是個道德啟示。正如庫爾茨對馬洛一樣,敘述者的道德進程在故事的最后一段完成。馬洛旅程真正的沉重的含義已折服了外層敘述者,“遠處的海面上橫亙著一股烏云,這條通向世界盡頭的平靜的大河,在黑云籠罩的天穹下,陰沉地統(tǒng)治著——仿佛流進了那無限黑暗心臟的深處?!彼呀?jīng)真正理解了黑暗的含義。

四、外層敘述者的心路歷程和他的道德屬性

在整個故事中,外層敘述者始終沒有正面提出自己的觀點,他所傲的只是“忠實”、“客觀”地向讀者介紹故事的文本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層敘述者。但是無論怎樣精心掩飾的敘述,都不可能在敘述中徹底消除敘述者的痕跡。

為了凸現(xiàn)內(nèi)外敘述者之間的差別,作者使得內(nèi)層的馬洛經(jīng)常公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他的敘述經(jīng)常被自己的評論打斷。他毫無顧忌地表達著自己的看法;姑媽幫助他找工作,他感嘆竟然要“靠女人幫助”,到公司面試時遇到的讓他感到不安的織黑毛衣的女人,在貿(mào)易站穿著像是個奇怪的會計,“只會引起別人的不安,沒有學識,也沒有智慧”的經(jīng)理等等。

相比之下,外層敘述者則努力表現(xiàn)自己的中立公允的態(tài)度,他更多的是背景的描寫與人物的介紹,過程的敘述,很少這樣直接評論,他自始至終沒有使用一次直接引語或者間接引語來表達對馬洛敘述的故事的看法。這一切給我們的判斷增加了困難。但盡管外層敘述者將自己緊緊包裹起來,盡管我們無法得到有關(guān)他的直接消息,我們?nèi)钥梢酝ㄟ^他的敘述,了解他的性格以及道德屬性,清楚地把握他的心路歷程,從而勾勒出他的道德形象。

從小說光與影的變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外層敘述者的心態(tài)變化。小說開頭,最初兩頁中的光的形象,集中在光亮和寧靜的風景上。外層敘述者的視線由近及遠,再將眼光拉到近前,從古到今。描寫景色時,先是從奈利號巡航艇,再伸展向遠處的泰晤士河,以及遠處的海面上的景色……他的觀察更多集中在光明與色彩上。他的視野遼遠而清澈。借助于他的視線,我們看到的是那些和諧又寧靜的事物,“藍天碧水”、“明朗的色調(diào)”、“傍晚時分清瑩靜謐,水面靜靜地閃耀著光亮,天空更是萬里無云,寥廓而又柔和異常潔凈、明澈……”只有一個內(nèi)心純潔的人才會如此注意到并欣賞這樣寧靜的風景。

同樣的情形在馬洛眼里卻是:“這也是地球上黑暗的地方?!边@也是馬洛開口的第一句話。由于關(guān)注對象的不同、思想的差異,導(dǎo)致兩位敘述者對同樣事情反應(yīng)的迥異。

在對人物的介紹中,外層敘述者使用的詞語也多是褒揚性的言辭:董事是位“可靠的化身”,而律師呢,則是位“德高望重”的人。這樣的話語也只能出自一個善良友好的人的口中。

再從他的議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思緒自由豐富:放眼泰晤士河,“我的思緒”也是觸景生情,回憶起多少往事。他的描述向讀者諭示的是一個內(nèi)心純潔、無辜與天真的敘述者,所以我們可以感知他是個心情輕松而又明快的人,一個樂觀、成熟、善于觀察、細致入微的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外層敘述者是個有著自己鮮明個性的人,他并不是個所謂的“無名”的敘述者。通過對他的分析,有助于讀者更深入地理解馬洛的故事。他的客觀的描述加上馬洛充滿不確定性的講述,使得讀者對故事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認識康拉德的敘事技巧。

猜你喜歡
屬性敘述者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我”是“不可信的敘述者”么?——魯迅作品《祝?!分械臄⑹抡咧接?/a>
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對兩種實體觀的探析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59:29
用好文件“屬性” 解決實際問題
論集體建設(shè)用地使用權(quán)的用益物權(quán)屬性
艱難的去蔽——魯迅《風波》的敘述者及其美學風格初探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48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關(guān)于公允價值本質(zhì)與特性的探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3:05
《雙城記》中全知敘述者的敘述聲音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0
皋兰县| 莲花县| 普定县| 搜索| 晋中市| 石柱| 银川市| 丹凤县| 大城县| 武邑县| 克山县| 施甸县| 托克逊县| 大丰市| 盐城市| 桦甸市| 明水县| 阿拉善左旗| 贵州省| 辰溪县| 色达县| 凤山县| 安龙县| 吉安县| 滦南县| 留坝县| 玉山县| 偏关县| 华亭县| 济南市| 黄平县| 隆化县| 安溪县| 遵义市| 民和| 化德县| 花莲县| 大余县| 邹城市| 颍上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