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鶴
一
冒辟疆(1611~1693)一生著述豐厚,但最膾炙人口的,還是僅萬言的悼亡之作《影梅庵憶語》。此書寫于董小宛去世的順治八年(1651年),后世模仿者甚多。
冒辟疆、董小宛的故事,后人常艷羨的,是才子佳人的珠聯(lián)璧合。只有冒辟疆本人,對這段情緣的曲折艱險,對自己曾經(jīng)的優(yōu)柔薄幸,有入木三分的描畫。
董小宛于明王朝覆亡前兩年的1642年嫁入冒家。此前冒辟疆一再推諉、拒斥,她則一味哀求。今人看到董小宛那么一根筋地、低眉俯首向冒辟疆求婚,有時會覺得非常不忍。
經(jīng)歷了在冒家跌宕起伏的九年時光后,董小宛用她的謙恭柔順、謹(jǐn)慎周詳,贏得冒辟疆真心敬愛。他說,他與董小宛之間,始終“不緣狎昵”,董小宛不僅是侍妾,更是知音,而知音是無法俯視的。
二
董、冒的遇合頗多陰差陽錯。
1639年初夏,冒辟疆到南京準(zhǔn)備應(yīng)考8月的鄉(xiāng)試。他的好友方以智向他盛贊董小宛:“年甚綺,才色為一時之冠?!泵氨俳⒓吹情T拜訪,孰料董小宛舉家遷往蘇州了。下第之后,冒辟疆浪游蘇州,屢次過訪董小宛,后者恰好逗留洞庭未返。臨還鄉(xiāng)前,他決定再去試試運氣,董小宛的母親熱情迎候他,說,有勞先生多次來訪,小女今天幸好在家,就是薄醉未醒。她很快將女兒扶出。冒辟疆一見,既驚且愛:董小宛香姿玉色,神韻天然。他憐其困倦,遂告別。那年,他28歲,董小宛15歲。
次年夏,冒辟疆欲再訪董小宛,卻聽蘇州來人說,她游覽西湖、黃山去了,未能見面。
1641年早春,冒辟疆去湖南迎接母親,路過蘇州半塘,問訊董小宛,她卻仍在黃山。1642年春,冒辟疆與朋友乘舟夜游,橋邊有一精雅小樓,一問,居然是董小宛家!“余三年積念,不禁狂喜”,立即停舟上岸。朋友說,董小宛重病在身,加之母親去世,已閉門謝客。冒辟疆不顧朋友阻攔,叩門許久,終得入內(nèi),上樓見到病體支離的董小宛,自報家門:我就是三年前與酒后的你相見之人。董小宛想起往昔,流淚道:雖然只見過一面。但媽媽一直向我夸贊先生俊秀出眾,惋惜我未能與先生交往。冒辟疆見她病重,欲告辭,董小宛屢次挽留。
翌日晨,冒辟疆原想直接回鄉(xiāng),經(jīng)朋友勸說,去告別董小宛。沒想到,董小宛早已憑樓凝望,一見他靠岸,就疾步登舟,說要送送他。這一送,就送了27天。他每天嚴(yán)辭拒絕,她卻立誓相隨。
董小宛因母亡、身病、父親多有嗜好,在蘇州欠債不少。加之落籍(官伎經(jīng)官府同意,脫離“伎籍”)也頗費商量。諸多不順,還有諸多代價,令冒辟疆了無心緒。如果不是柳如是的丈夫、曾任禮部尚書的錢謙益出面,董小宛仍難遂心愿。錢謙益三天之內(nèi)。就將債務(wù)盡皆了結(jié),并讓自己的門生為董小宛落籍。這段因緣才有了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
三
今天的讀者,看到冒辟疆對待董小宛的淡薄冷傲和自矜自賞,大都不甚了然。這里面,有雙方身份地位的懸殊,有士大夫文人和世家子弟的傲慢自戀,以及現(xiàn)實的、棘手的麻煩。
此外,冒辟疆對董小宛欠缺熱度,也自有他的緣由——陳圓圓。
這是最令冒辟疆一見傾心且無法淡忘的女子。他覺得“婦人以姿致為主,色次之……慧心紈質(zhì),澹秀天然,生平所覯,則獨有圓圓爾”。許多年后,提起陳圓圓被掠,他仍遺恨不已。
1641年早春,冒辟疆初見陳圓圓。那晚,她將一曲弋陽腔的《紅梅記》,唱得“如云出岫,如珠在盤,令人欲仙欲死”。一下場,冒辟疆就迫不及待牽著她的衣袖,相約再見。她邀他次日賞梅光福山,并逗留半月。他忙著去湖南接母親,不敢滯留。她承諾,等他八月歸來,正是桂花繁盛時。自己在蘇州的桂花林里等待他。
冒辟疆到衡陽時,父親以吏部侍郎之銜被調(diào)往襄陽,監(jiān)督左良玉大軍。他八月中旬迎奉母親到杭州時,父親已到任上。襄陽被張獻(xiàn)忠、李白成兩軍夾擊,危如累卵,他心急如焚。
此時周皇后之父周奎、田貴妃之父田宏遇、大太監(jiān)曹化淳等正在江南采買佳麗,聽說陳圓圓被其劫掠,他十分痛惜。朋友說,被劫的是假陳圓圓,并帶他找到她藏身之處。她留他欣賞明月桂影,且有所商。他不放心母親,返回船上。次日晨,她淡妝來訪,求見冒母,又急切邀請他去她家。這晚,冒辟疆又會陳圓圓。她說:這次虎口脫險,想找人托付終身,覺得先生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今天見了老夫人,也是如覆春云,如飲甘露……
冒辟疆久閱風(fēng)月場,想嫁給他的女子大約不少。陳圓圓突然要嫁,他態(tài)度陡變??磥怼0l(fā)乎情、止乎理智,是他一貫風(fēng)格。他道:父親陷于兵火,我首先要拋妻別子援救父親。兩次來看你,皆因路途阻塞,無聊中閑逛到此。你的話令我意外,只能堅決推辭,以免耽誤你。陳圓圓趕緊退一步:只要你不拋棄我,我立誓一直等你。冒辟疆說,既如此,我可以和你訂約。她喜不自禁。
冒辟疆此后四處奔走,多方請托,耗盡心力,父親終于被調(diào)出危城。改任寶慶撫治道(剛離開襄陽兩個月,農(nóng)民軍就破城)。他趕赴蘇州踐陳圓圓之約,不料,她十天前已被搶走。其間,蘇州有個寵愛她的人曾聚眾數(shù)千奪回她,最后,皇親國戚動用官府力量掠走她。這是1642年春天。陳圓圓到北京后,輾轉(zhuǎn)成為吳三桂寵妾。
冒辟疆在痛失陳圓圓的悵惘中,也自我安慰:為解救患難中的父親而辜負(fù)一女子,并無遺憾。
冒辟疆邂逅的這兩個亂世紅顏,都有奇瑰曲折的傳奇。有人假設(shè),如果冒辟疆提前半月接走陳圓圓,明清異代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四
江南名姬原本是承平年間的點綴。隨著明王朝風(fēng)雨飄搖,陳圓圓和董小宛等如驚弓之鳥、朝不保夕。這是她倆都急不可待向冒辟疆托付終身的一個原因。
縱然急迫尋求歸宿,董、陳也并非饑不擇食。
冒辟疆是風(fēng)度俊逸、吐屬蘊(yùn)藉的美男子,著名的“復(fù)社四公子”之一。詩文名動江南。復(fù)社是明末江南士大夫發(fā)起的主張改良政治以圖謀挽救明王朝的政治文社集團(tuán),以清議對朝廷產(chǎn)生影響。四公子均有出眾的個人魅力、組織才華、經(jīng)濟(jì)實力和家世淵源。冒辟疆在復(fù)社與閹黨余孽針鋒相對。在家鄉(xiāng)的慈善賑災(zāi)中傾盡心血財力;最為不易的是:入清后,許多文人被迫與新朝合作,他則冒險以種種托詞拒不出仕,以遺民身份終老一生,并參與秘密抗清。
現(xiàn)在我們差不多原宥了冒辟疆對董小宛曾經(jīng)有過的輕慢,他終于懂得了她的珍稀,并用文字銘刻下來。
(摘自《美文》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