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
朱某是一工人,寫過很多詩,但從不參加官方支持的工人寫作組,只是把紙片拿給三兩密友看看,看過就撕碎,覺得這就是詩歌的正常結(jié)局,是保證寫作純潔性的必須。他從無存稿,不允許朋友為之傳播,所以我無法引用他的作品。我只記得他的詩句總是別出一格,讓人驚悚,好幾天里對任何生活細節(jié)都警惕兮兮,差不多像一只受驚的老鼠。波德萊爾、艾略特、龐德……是他經(jīng)常提到的名字。我總覺得詩壇里還應有一個名字,但他最終當老板去了,遇到我時也不再談詩,只談股票的走勢。
那時,老一代知識分子因書惹禍,大多謹言慎行力求自保,倒是一些少不更事的青年可能讀得狂放,在社會底層藏龍臥虎、興風作浪。秦某也是這樣的書蟲。有一次他坐火車從廣州前來游學,到我家小坐,第一句話就是:“維特根斯坦的前期和后期大不一樣,那本書并不代表他成熟的思想……”這種見面語讓我大吃一驚,云里霧里不知所措,但我哥熟門熟路立刻跟進,從維特根斯坦練起,再練到馬赫、懷特海、萊布尼茲,直到海森堡學派,旁若無人。老媽要我哥去打瓶醬油,其實是想讓兒子歇歇嘴。沒料到我哥出門,秦某也跟著出門,似乎不愿浪費一分一秒,不惜把哲學戰(zhàn)爭一路打向雜貨店。
奇怪的是,這位哲學狂人后來金盆洗手而去,聽說是結(jié)婚了,替朋友去澳洲打理生意,相關(guān)消息有三沒四。就像前面說到的朱某,他一直未能在新時期知識界噴薄而出——其實他比我見過的某些教授要聰明十倍,完全有這種可能。他賣過血,他妹妹賣過血,以籌集他游學全國的經(jīng)費,一切似乎都是為了這一天。
作為我心目中的親切背影,作為“文革”中勇敢而活躍的各路知識大俠,他們終究在歷史上無影無蹤,讓我常感不平和遺憾。也許有生活難題捉弄了他們,有性格毛病羈絆了他們?也許他們清高得不屑于浮出地表,不屑于在名人圈里對牛彈琴?
事情還可能是這樣:在一個沒有因特網(wǎng)、電視機、國標舞、游戲卡、MP3、夜總會、麻將桌以及世界杯足球賽的時代,在全國人民著裝一片灰藍的單調(diào)與沉悶之中,讀書如果不是改變現(xiàn)實的惟一曙光,至少也是很多人最好的逃避,最好的取暖處,最好的精神夢鄉(xiāng)。生活之痛只有在讀書與思維的醉態(tài)下才能緩解。何以解憂,惟有文章,是之謂也。因此,一個物質(zhì)匱乏的社會反而最可能產(chǎn)生精神渴求;而當一個機會密集、利益洶涌以及享樂場所環(huán)伺的時代撲來之時,真理的鎮(zhèn)痛效應和制幻效應是否會如期減退?醉漢們是否應該及時地清醒還俗?
那么,我應該為他們不再需要鎮(zhèn)痛和制幻而欣慰嗎?應該為他們在知識苦戀之外找到更多的興趣、忙碌、實惠以及體面而慶幸嗎?
或者我不應該為他們的失蹤而欣慰?不應該為自己一具幸福皮囊下迅速繁殖的平庸而慶幸?
To be or not to be?(是還是不是?)
一代失學者的漫長假期早已結(jié)束了。文明似乎日益尊貴、強盛、優(yōu)雅、豐饒、金光燦爛。但對于很多人來說,讀書其實是越來越難——如果這些書同文憑和實利無關(guān)。一顆顆靈魂在舒適而愜意地入睡,不需刺耳聲音的驚擾。正如一研究生曾三番五次地問我:“老師,學文學到底有沒有用啊?”我看得出,他一直沒在意我此前的解答,不過是想在交出論文之余,再次求證一下他的文憑到底能否升值,能否給他帶來一百萬或兩百萬,能否讓他過上出人頭地的好日子……
對不起,我忘記了他并非圣徒,只是一個娃娃。從他所處的康樂時代來說,從他眼下遠離災難、戰(zhàn)爭、貧困、屈辱的基本事實來看,他確實沒有太多理由熱愛文學,那么累心和傷人的東西。
這是他有幸中的不幸。
(摘自《雜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