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的變革真的是日新月異,在有的學校連多媒體都還沒有配齊,用得還不是很順手的時候,不知何時,白板又已經(jīng)悄悄地步入了校園,于是,又傳來了一片嘩然聲:“白板來了!”
這一切何曾相似,從兩機一幕到今天的白板,校園里都曾掀起一陣陣浪潮。時至今日,許多學校連兩機一幕也未必都能運用到位,面對白板,學校和教師又應該怎樣合理地去應用?白板技術能否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其實,白板應用的核心還是教師。白板來了,需要的同樣是我們理性的投資和理念的革新。下面結合我校的實際,談一些做法。
白板就是黑板
白板由于兼容了多媒體的展示性和黑板的可書寫性功能,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可以這么說,完全可以替代黑板。隨著技術的革新,它具備了書寫(有的還具有毛筆和粉筆的書寫效果)、擦除、粘貼、識別等功能,再加之眾多的工具條,更是方便、快捷。
對教師而言,一開始對新技術或多或少的總有顧慮,學習一項新技術,總沒有老黑板來得簡單和熟練。因此,不要盲目投資。設備上馬過快,會給教師造成過大的壓力,也會造成資源浪費。要給教師一些時間,分層推進,最好的辦法是骨干先行、慢慢滲透。我校成立了教師骨干學習班,由部分技術業(yè)務相對較強的教師組成,實行分階段分層推進其應用。第一階段:集中培訓研究技術難點,把基本的技術要點初步了解。第二階段:交流學習,逐個對相關技術進行演示研究,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應用。第三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觀摩課活動。從而很好地解決了技術問題,也逐漸讓教師們認同了白板就是黑板,它完全可以替代黑板的功能,而且更實用,功能更全。試用一段時間以后,教師們嘗到了使用白板的甜頭,紛紛搶用白板教室。
白板不是黑板
在白板的教學中如果用黑板的理念來教學,那么,教育的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如果僅僅簡單地把白板當作黑板運用,就失去了它的互動性,也體現(xiàn)不出它的優(yōu)勢所在。相對黑板而言,白板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①從單純的書寫轉(zhuǎn)化為多角度的隨意組合、演示,如擁有數(shù)學工具、圖片拖拉、聚光燈、拉幕、批注等功能。②從簡單的教師手中的教具轉(zhuǎn)向師生互動的工具。③白板不是唯一的手段,整合了電腦、實物投影等先進工具。如利用白板可拖拉的這一功能,我校教師在識字教學時,結合識字游戲設計了生字的拖拉演示、分類組合,增強了師生的互動性,也融入了趣味識字的效果。
在教學《牧場之歌》時,我校教師設計了一個用圖片拖拉功能形成配圖朗誦的場景,富有動畫的效果,省卻了制作Flash動畫的辛勞;同時,教師結合白板音樂播放功能,讓學生根據(jù)課文自主配圖、配樂,朗誦散文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認識分數(shù)》一課時,教師只是把一個蘋果圖片隨意拖拉,就分別呈現(xiàn)出了把蘋果等分成二份、四份的情景,形象地演示了分數(shù)的特征和意義,簡單實用,省卻了制作課件的過程。
在實踐中,有的教師還利用拖拉功能幫助學生回顧已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理清知識點,達到歸類總結的效果,這遠比在黑板上貼字條來得形象、生動、直觀。
小小的一個拖拉功能就可以在不同教師的課堂里發(fā)揮不同的功效,其他功能更是各顯神通。諸如,用拉幕功能揭示課題、用錄像功能記錄學生活動過程、用聚光燈聚焦學習重點、用工具條里的小工具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等,這些教學設計都是普通的黑板無法比擬的,教師的智慧賦予了技術新的光彩。
白板還是黑板
一切先進的教學工具都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任何技術的使用核心是教師,以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對課程的理解,從這一點來講白板本身和黑板一樣,只是一個設備而已,決定教育改革的關鍵是使用者——教師。因此,我校把教育理念的改變作為培訓的核心來抓。在教師骨干班里,我們討論的更多的是教學設計應用而不是技術。
例如,我校的胡芳老師利用批注功能結合語文教學來進行美文賞析。課堂上教師批注、學生批注、師生互動批注,精彩的批注獲得了滿堂彩,使學生學到的不僅是一篇美文的內(nèi)容,收獲的更多的是能力。胡老師的僅以批注這一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嘗試是以往的教學所不敢想的,也是不敢實施的。這是教學理念的突破。
又如,我校施媛媛老師在數(shù)學課《容積》中,充分利用白板的優(yōu)勢,體現(xiàn)了做數(shù)學的理念,把科學實驗研究的精神融入了數(shù)學課中。以下是該案例中感悟理解體積的概念教學活動的片斷實錄:
師: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是有大小的。剛才我們比較的都是兩個比較明顯的物體,一眼就能判斷出它們的大小?,F(xiàn)在,老師手中有1號、2號兩個土豆,同學們能猜測一下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嗎?
(學生活動:學生猜測哪一個比較大。有的說是1號,有的說是2號。)
師:看來同學們有著不同的意見,那么,你有沒有辦法來證實你的猜測呢?
?。▽W生活動:學生提出采取實驗的方法。)
師:看來,光憑觀察難以看出哪個土豆大,下面,我們做個實驗來觀察一下,請大家先觀察以下目前的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W生活動:學生觀察水面,發(fā)現(xiàn)兩杯水是一樣多的。)
師:請大家先觀察一下,現(xiàn)在的水面在哪里?(教師拉動白板中的水面圖)。
師:老師先將1號土豆放入水中,你們猜水面會有什么變化?
生1:水面會上升。
師:請大家注意觀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W生活動: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注意水面的變化。1號實驗員報告水面上升的高度。)
師:老師再將2號土豆放入水中,請學生再觀察比較一下兩個杯子的水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W生活動:學生觀察到兩個杯子的水面高度上升得不一樣。)
師:水面上升說明了什么?
?。▽W生活動:小組討論結果匯——土豆占一定的空間,所以水面上升了。)
師:(總結)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知道兩個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兩個土豆占空間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其實,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教師揭示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白板的便捷為教師的教學再創(chuàng)造提供了可能。在教學中,施老師還設計了虛擬實驗室,沒有制作專門的課件,只是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就讓學生實現(xiàn)了在白板上搭物體、觀察體積的變化的效果。
白板來了,它自身目前還處于研發(fā)階段,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實踐研究中,它帶給我們學校的不僅是一門新技術,更多的是引發(fā)對學科、對課程、對技術應用的深層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