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精液不液化癥;中醫(yī)藥治療;臨床研究進展;綜述
中圖分類號:R698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1-0051-02
精液不液化癥是指精液射出后一定時間內(nèi)(一般是30min)不能液化成水狀,而保持粘稠狀態(tài),致使精子無法活動而不能孕育的一種男科病癥。精液不液化是導(dǎo)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據(jù)統(tǒng)計,約占男性不育原因的2.51%~42.65%近年來采用中醫(yī)藥治療該病取得了一定進展,現(xiàn)綜述如下。
1 辨證分型治療
李加茂等以化痰祛瘀法為主分3型治療精液不液化癥:①滋陰降火。化痰祛瘀法。方用丹參赤芍二陳湯合知柏地黃湯加減。②溫腎散寒,化痰祛瘀法。方用丹參赤芍二陳湯合生精湯加減。③清熱利濕,化痰祛瘀法。方用丹參赤芍二陳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本病38例,總有效率為92.1%。馬傳芳對精液不液化癥分以下5型:①溫?zé)釘_精,采用自擬清精煎加減。②瘀血下阻,采用自擬通精煎加減。③痰熱內(nèi)擾,采用自擬化精煎。④。腎精不足,采用自擬強精煎。⑤陰虛火旺,采用自擬滋精煎加減。楊魯一用五子衍宗丸加減治療本病癥分為4型:①腎陰虛型,基礎(chǔ)方減覆盆子、菟絲子為6g,加貝母、黃柏、女貞子、首烏。②腎陽虛型,基礎(chǔ)方去車前子,加仙茅、仙靈脾、巴戟天、韭菜子。③氣血兩虛型,基礎(chǔ)方加黃芪、臺參、首烏、阿膠。④濕熱下注型,基礎(chǔ)方減覆盆子、菟絲子為6g,加木通、滑石、蒲公英、扁蓄。張所棟認為對精液不液化癥不宜分型過細,應(yīng)對濕熱痰濁這一基本病理機制組方用藥,多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知母、蒼術(shù)、澤瀉、烏藥、石菖蒲等。
2 中藥成方加減治療
秦兆福等用少腹逐瘀湯治療本病癥36例,總有效率為81%。李卿認為精液不液化癥多因陰虛和濕熱,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治療,取得良好效果。胡元吉等采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該病癥60例,總由效率達93%。朱錦祥采用二陳湯加減治療該病癥取得佳效。賈睿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本病癥54例,總有效率80.5%。韓松豹用加味仙方活命飲治療該病癥76例,總有效率達96%。
3 自擬驗方治療
吳漢星用自擬清熱化瘀湯(虎杖、革薜、生地、丹參、白花蛇舌草、赤芍、炮山甲、車前子、生甘草、桂枝)治療該病癥62例,總有效率為90.1%。周淑英等用自擬清熱化解湯(龍膽草、牡丹皮、知母、柴胡、川芎、炒梔子、竹葉、黃柏、生地黃、大青葉)治療精液不液化癥58例,總有效率為88.3%。張挺、黃美珍和李朝彬分別用自擬液化湯分別由(生地、麥冬、知母、元參、赤白芍、天花粉、雙花、女貞子、旱蓮草、地骨皮、山萸肉、丹參、淫羊藿和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赤芍、丹皮、丹參、澤瀉、茯苓、車前子及枸杞子、桑椹子、黃精、淫羊藿、菟絲子、韭子、女貞子、草薜、車前子、浙貝、水蛭粉組成。治療該病癥28例、55例和72例。治愈總有效率分別為92.68%、92.7%和63.89%。張健斌用自擬液化生精湯(黃柏、蒲公英、金銀花、浙貝母、薏苡仁、川牛膝、蜈蚣、當(dāng)歸、山茱萸、菟絲子)治療精液不液化癥86例,總有效率為87.2%。朱慶生用擬化精湯(益智仁、薏苡仁、生地黃、仙靈脾、車前子、山楂、麥芽)治療該病癥128例,總有效率為85.9%。雍半醫(yī)等用自擬液化活精湯(丹參、赤芍、山楂、雞內(nèi)金、天花粉、黃柏、土茯苓、知母、浙貝母、海浮石、生麥芽、荔枝核)加減治療本病癥42例,總有效率為95.2%。李言富用自擬經(jīng)驗方(丹參、黃柏、知母、車前子、桃仁、紫花地丁、丹皮、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枸杞子各10g)治療本病100例,總有效率為77%。
4 針刺及其它療法
肖遠輝用針刺次髂、秩邊、會陰、腎俞、關(guān)元俞等配合用藥治療本病癥,總有效率95.0%。楊鐘歧用針刺治療該病癥48例,總有效率為70.8%。白存旺等針刺以關(guān)元、中極、水道、三陰交為主穴治療該病癥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單味藥治療也有相關(guān)報道,吳一凡等認為該病癥大多有瘀癥導(dǎo)致,所以用水蛭治療有效率達93%。柴彥軍認為精液不液化證屬于中醫(yī)“精凝”的范疇,病機是因陰虛火旺,灼精不化,或濕痰瘀濁凝聚而成,治療必從滋陰、利濕、化痰、逐瘀著手,其中自薇有很好的滋陰、涼血、清熱、通淋作用,故多用之,并取得良好療效。夏陳偉等以中藥內(nèi)服結(jié)合保留灌腸治療該病癥50例,內(nèi)服三才封髓合五子補腎丸加減,總有效率96%。
5 結(jié)語
從近年對精液不液化癥的研究情況來看,治療在充分辨明病因病機的基礎(chǔ)上采取清熱除濕、化痰祛瘀、滋陰降火、溫腎散寒等原則配合針刺等綜合療法。中醫(yī)藥具有療效顯著、持久、副作用小等一系列優(yōu)點,可是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①由于本癥病因不是很明確,因此深入研究本癥的發(fā)生機制,為積極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法(藥)具有指導(dǎo)性作用。②在治療方面,盡管眾多醫(yī)家對精液不液化癥進行了大量探討與論證,但至今尚未達成共識。若能制定統(tǒng)一治療標(biāo)準(zhǔn),將有利于提高中醫(yī)藥對該病的診治水平。③精液不液化癥是導(dǎo)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能夠做到未病先防。提高孕育質(zhì)量的工作將有待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