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晚,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手中接過了奧林匹克會旗,與“倫敦8分鐘”表演一起告訴世界,奧運會的下一個主辦城市——倫敦開始接棒北京。
8月25日凌晨,剛剛參加完奧運會閉幕式典禮的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在位于什剎海的“倫敦之家”發(fā)表演講,希望英國能讓世界在2012年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倫敦”。而在此之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就已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之一,從8月21日抵達北京開始,他開始了走馬燈似的訪問、宣傳、考察,與中國官員交流當東道主的感受與經(jīng)驗?!吨袊?jīng)濟周刊》連續(xù)3天對其追蹤采訪,近距離觀察倫敦對下一屆奧運會的期待與準備。
“倫敦不會被北京奧運的氣勢嚇倒”
作為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在北京遇到的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就是:“你認為倫敦奧運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而幾乎每一次,約翰遜都自信滿滿地表示,“北京奧運會的聲勢令人震撼,但倫敦不會被嚇倒,我們也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他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當他代表英國接過奧運旗幟時,世界的目光就跟隨著這面旗幟從北京投向倫敦,這標志著北京奧運的完美謝幕和倫敦奧運之旅的啟程。
鮑里斯·約翰遜1964年6月出生于美國紐約,5歲時隨家庭遷居倫敦,現(xiàn)年44歲,是倫敦歷史上最年輕的民選市長。約翰遜有法國、土耳其和德國血統(tǒng),因此他時常把自己稱為“大熔爐”。約翰遜畢業(yè)于英國最富盛名的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從事傳媒行業(yè)多年,曾任保守黨副黨魁及“影子內(nèi)閣”的藝術部長和教育部長等職。和一般說話嚴謹、注重形象的英國政治家不同,約翰遜經(jīng)常不修邊幅,喜歡穿著西服在倫敦街頭騎自行車,對媒體開玩笑,口不擇言得罪競爭對手,是一位頗具個性的市長,英國的媒體甚至給他起了個綽號“大嘴市長”,但他自己依然故我,并解釋為“我認為倫敦市民想要的,是一個少說廢話、直面問題、表達能力強、體會納稅人心態(tài)、減少罪案及增加警力的市長。”
在首次亮相北京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約翰遜在半個小時之內(nèi),簡短利落地回答了30多個提問,還和相熟媒體互開玩笑,場內(nèi)笑聲不斷。傳媒專業(yè)出身的他對很多英國本土的明星記者非常熟悉,直呼其名互開玩笑。比如他對提問兩次的記者說:“拜托,你不要再舉手了,其他人比你更需要!”到了快結束時間,他直截了當說:“我們怎么還沒把檸檬給榨干啊??。ㄑ韵轮x:我們也該結束了吧)”。
“向北京學習如何控制預算”
倫敦政府和倫敦奧組委對下屆奧運會的準備非常精心,早在奧運開始前就在古香古色的什剎海租用了一幢中國古典建筑,命名為“倫敦之家”(London House)。北京奧運期間,這里成了倫敦風貌展示的中心,每天都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介紹英國風土人情,吸引更多的關注。而倫敦奧組委和市政府則派出100名英國官員在奧運期間分赴北京、香港、青島、沈陽、上海等地,學習中國如何舉辦奧運會。
約翰遜市長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這些官員將參觀奧運各主要場館,與中國奧組委官員和協(xié)辦城市官員會面交談。他們重點觀摩東道主是如何接待1.5萬名參賽運動員、2萬多名外國記者和成千上萬的外國觀光者。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勛爵(Lord Sebastian Coe)向《中國經(jīng)濟周刊》表示,“我認為北京奧運會獨一無二,相信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倫敦一定能成為未來更多奧運會的榜樣?!?
目前,倫敦政府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預算問題。據(jù)2005年7月6日倫敦在取得了下一屆奧運會的主辦權后BBC(英國廣播電視公司)對倫敦市民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市民對奧運會爭論的核心是:投入巨資辦奧運會,是不是浪費納稅人的錢?2008年8月12日,鮑里斯·約翰遜啟程來北京之前,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也坦率表示:由于缺乏總體規(guī)劃,他擔心倫敦奧運會不能續(xù)寫北京奧運會的傳奇。
在“倫敦之家”的展示會上,倫敦奧組委官員介紹說,2012年奧運會賽場將特意設在目前倫敦最貧困的五個區(qū),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奧運會之力幫助這些地區(qū)經(jīng)濟起飛。對此約翰遜也表示:“我們會有一場非常精彩的奧運會,讓我們有機會在倫敦東部300公頃的荒地,建成好的建筑,吸引人們到這些地方住,并為后來的幾代人提供更好的居所。”
然而,根據(jù)倫敦奧組委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5年倫敦奧運會申辦報告中原預算的34億英鎊,現(xiàn)在已經(jīng)暴漲到93.25億英鎊。為此,英國國會議員曾痛批倫敦奧組委“花錢如流水”。面對這一壓力,英國奧委會官員來北京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知道北京到底是如何實現(xiàn)“節(jié)儉”辦奧運的。因為2004年8月12日, 北京奧組委提出了“節(jié)儉辦奧運”的理念,為此北京將新建奧運場館數(shù)目從10個壓縮至5個。此前,倫敦副市長伊恩·克萊門特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就明確表示倫敦要向北京學習如何控制預算。
對于預算問題,約翰遜市長則顯得信心十足。他向所有記者表示,倫敦為籌辦奧運會將投入93億英鎊,相信這些投入可以帶來回報,不會浪費一分錢。“納稅人對于花這么多錢辦奧運當然非常關注。但奧運的成功將會使這些疑慮一掃而空!”
“北京的成功對我們有壓力”
“顯而易見,中國已經(jīng)把標桿提得非常高了。這對倫敦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zhàn)。但我堅信、也希望,倫敦能夠把水準提得更高,這樣我們的奧運會就能夠一屆比一屆辦得好?!苯?,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高度評價北京奧運會的同時也寄希望于倫敦。
和北京一樣,倫敦舉辦奧運會也面臨交通擁擠、空氣質量、安全保衛(wèi)等一系列問題,從目前的規(guī)劃圖上來看,從希思羅機場到位于倫敦東區(qū)的奧運場館,需要經(jīng)過非常擁堵的街道和倫敦市內(nèi)的限行區(qū)。很多記者都向約翰遜提問其將如何解決倫敦的交通堵塞頑疾。
對此,約翰遜雖然未披露方案細節(jié),但也明確表示,倫敦不會參考希臘和北京開辟奧運專線的做法,而是“將盡一切可能多利用水路來運輸運動員。”
倫敦的安保形勢更為嚴峻,因為倫敦近年來曾多次發(fā)生恐怖襲擊事件。2005年7月7日,倫敦獲得2012年奧運會舉辦資格后的第二天,4名恐怖分子就發(fā)動了連環(huán)爆炸襲擊,造成至少52人死亡。
約翰遜市長認為北京安保工作組非常出色,他“甚至有點妒忌”。他還表示很欣賞北京奧運會出色的組織工作,認為從場館建設、交通、媒體管理到運動員接待等,都值得倫敦學習,他特別強調(diào)“北京對奧運會的細節(jié)考慮周到令我非常吃驚,尤其是北京種植了1000萬棵樹和大量草坪,空氣質量得到很大改善?!?br/> “(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行)對我們來說是壓力,但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鞭策?!奔s翰遜市長對記者說,“感謝中國一直在毫無保留地向倫敦提供有關奧運會籌備和舉辦工作的各種經(jīng)驗,希望邀請中國朋友在4年后去倫敦享受奧運會、倫敦的魅力和倫敦人的熱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