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平 許集美 張明俊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對這場始于1978年的歷史變革進行了一系列的紀念,而項南的名字也一再被提及。1981年,項南被中央派到福建工作,一年之后,他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福建的掌門人,擔任省委第一書記。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福建從一個邊防前哨,逐漸成為了全國名列前茅的經(jīng)濟大省。有人說,如果把福建比喻成在改革開放中的一艘航船的話,那么項南無疑就是一位優(yōu)秀的船長。
一
作為在省委大院中長大的孩子,省委領導對于吳立平來說并沒有太多的神秘感,他說,那些領導就像自己的叔叔伯伯,他從來沒有感到畏懼,然而項南卻是一個例外。
吳立平:我這人,應該說我是比較不怕官,但是我很怕項書記,為什么?我的怕是一種敬畏,我總覺得他給我的印象就是:平時他很不茍言笑,很嚴肅,但是他實際上不乏幽默。他經(jīng)常一句話可以引起我們哈哈大笑,這種笑絕不是為了阿諛奉承領導的那種笑,而是發(fā)自內心的。他很幽默。
吳立平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大學生。時至今日,他依然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母校聽項南做報告時的情景。
吳立平:廈大的千人大禮堂,每次有人作報告,主持人都要上去說請大家安靜,但是項書記去作的時候,來的人很多,也不用主持人去說什么,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完全就是這種演說,非常有煽動性。而且大家可以遞紙條,然后他來解答問題,一個會議大概一兩個小時,真的是鴉雀無聲,除了掌聲和笑聲以外,大家聽得很認真。他外表嚴肅和沉穩(wěn),但當你走近他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內心充滿激情的人,一個非常正直的人。
項南初到福建,在第一次召開的干部會上,也是滿懷激情地抒發(fā)了自己對福建的感情和期望。他說,閩之水何泱泱,閩之山何蒼蒼,若要福建起飛快,就看思想解放不解放。
許集美:當時正在展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項南同志沒有來的時候,這篇文章福建報紙不刊登、不討論。項南來了以后,組織學習討論,這是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沒有這個思想當基礎,福建不可能改革開放,這是他辦的一件大事。
許集美曾經(jīng)擔任福建省政協(xié)副主席,不過,項南剛到福建的時候,許集美卻是監(jiān)獄中的一名囚犯,受到“閩中地下黨”案件的牽連,1978年他被逮捕入獄并被判處17年徒刑。
許集美:項南來了以后,雖然多次提出來,根據(jù)中央指示要做好地下黨的團結工作,要落實政策,但是在省委內部有不同的意見,有的直接反對,說別的案件可以處理,但是像“四零五”案件,就是“閩中地下黨案”,這是鐵案絕對不能平反。項南同志就都頂住了。一些人就采取表面說應予解決,實際上采取拖的辦法。
由于這個案件牽涉不少福建干部,因此能否得到公正的解決,人們都在拭目以待。1983年3月,在項南的大力推動下,福建省為許集美等人正式平反并恢復黨籍,圓滿地解決了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然而此時的福建,還面臨著一個急需突破的歷史局限。
吳立平:福建從來是跟前線連在一起的,由于海峽兩岸的緊張關系,建國以來中央對福建的投入也是非常少的。據(jù)我了解,大概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央在全國的基本建設投資,福建省只占到3%,所以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只有一條為了戰(zhàn)備而修建的鷹廈鐵路,后來延伸到外福鐵路。當時老百姓有一個順口溜說,福建是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燈不明就是說我們的能源也很差,如果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這種基礎設施的條件是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
項南一到福建,就幾乎跑遍了福建所有的地市縣。在經(jīng)過了3個多月的調查研究之后,項南提出,福建這樣一個“前線”要想在經(jīng)濟上大發(fā)展,基礎建設是重中之重。
吳立平:在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成立特區(qū)管委會的第一次會議上,項南同志就指出一定要建設一個機場,建特區(qū)沒有機場肯定是不行,他的這個決策得到全省上下的一致支持,所以福建建機場是非常堅決的,盡管在中央沒有投資的情況下我們也要自己墊錢蓋。
很快,建設廈門機場的項目被提上日程,副省長張遺擔任了這個項目的主管領導,他多年從事外貿工作,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此時的吳立平正在擔任張遺的秘書。
吳立平:首先要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結果碰到了軍事上的問題。廈門原來有一個很小的機場,是國民黨遺留的軍用機場,后來荒廢了,從軍事上說它是在金門炮擊的范圍之內,所以當時要搞機場的時候,很多人想不通,說在那里投建一個國際機場,萬_金門打炮的話……后來項南同志和張遺同志跑到了軍委,進行了一系列的宣傳,說金門照樣也有機場,也在我們的炮火范圍之內,人家不怕,我們怕什么!
在項南和張遺的努力下,建設廈門機場的提議得到了軍委領導的首肯,然而另一個問題接踵而至。
吳立平:項南同志曾經(jīng)找過當時管財政的領導同志要錢。對于蓋機場,領導同志表示支持,認為一個廈門特區(qū)如果沒有機場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要錢沒有。
二
就在福建省為建設廈門機場的資金一籌莫展的時候,機會突然出現(xiàn)了。以生產(chǎn)石油著稱的科威特,正在中國尋找投資項目。聽到這個消息,項南等人都迫切希望能爭取到這筆外資,他們的這個想法得到了當時外經(jīng)貿部副部長魏玉明和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江澤民的支援,科威特的貸款項目很快就得到了落實,不過,對于應不應該在廈門建國際機場,當時在國家計委也引發(fā)了一番激烈的爭論。
吳立平:從程序上來說,還需要國家計委同意。當時國家計委的同志提出一個問題,說廈門是一個小城市,一年進進出出的旅客也不過百萬人,有沒有必要建一個機場?實際上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張遺同志就跟他說,我們在沒有機場的情況下,來討論是不是能夠有人來坐飛機,實際上是一種靜態(tài)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正因為沒有飛機場,交通不便,所以來的人少,交通方便了,大家也自然而然就來了。
對于那場爭論,吳立平回憶說,當時那個場面,雙方的發(fā)言都充滿了火藥味,身為福建省副省長的張遺情急之下,言辭激烈。
吳立平:他說如果現(xiàn)在我們客觀地來討論建飛機場是不是有人來坐,實際上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說這個機場建起來了,沒有人來坐飛機,那就說明我們的經(jīng)濟沒有發(fā)展,說明我們的特區(qū)沒有起色,那就不是我和你兩個人在這里討論要不要機場決策的錯誤,而是中央搞改革開放、建設經(jīng)濟特區(qū)決策的錯誤。他說得很激動,后來這個事情一直沒有列入國家的計劃。
在當時有嚴格的規(guī)定,一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項目必須報國家計委批準才能立項實施。由于科威特的投資迫在眉睫,因此在項南和張遺的建
議下,福建省計委決定自行批準。然而廈門機場的建設很快又面臨了的難題。
吳立平:當時國家民航局領導沈圖同志對這個項目也非常支持。他來福建的時候,跟項南同志一起聊,項書記就問沈圖同志,說沈局長,你看建一個廈門機場需要大概多少時間啊?沈圖同志說大概至少要三四年吧。項南同志就很著急說,我們如果建三四年黃花菜都涼了,一定要加快速度。
在當時的福建省,閩江工程局可以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建筑企業(yè),這個項目也自然而然地由它來承擔。
吳立平:由省里跟閩江工程局簽訂承包協(xié)議,就是時間定好,質量定好,總投資定好。你縮短了工期,你節(jié)約了投資,剩下的錢可以由你閩江局自由支配,就是這么一點小小的改革,就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農(nóng)業(yè)剛剛包產(chǎn)到戶,在基建項目上采取包的形式,應該還是第一次。因此閩江工程局通過這種改革,通過他們的嚴格管理和熱情,在施工工藝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年時間之內,就使主跑道和一些輔助設施完工了,所以科威特基金會的評估人員,包括國際上的一些專家,都覺得非常吃驚,大家就管這個叫“機場速度”。在整個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建設中間,大家都把“機場速度”作為自己工作的一個目標。
三
1980年年底,一家中日合資的電視機廠在福建成立,這家企業(yè)就是福建日立電視機廠。吳立平回憶說,福日公司的總投資只有360萬元,即使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這個項目也算不上是一個大手筆。不過,這家規(guī)模不大的合資企業(yè),從成立開始,就面臨著各種責難,甚至被人稱為是“殖民地性質”的企業(yè)。一個小小的電視機廠,引發(fā)了那個年代一場巨大的爭論。
吳立平:當時福建省有一個企業(yè),叫做電子設備廠,大概一年生產(chǎn)兩三萬臺的黑白電視機。這個企業(yè)經(jīng)營得很不景氣,瀕臨倒閉。當時我們就覺得這個項目應該可以,日立公司也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所以它當時提出來和我們采取合資的方式。我們主動找他們,他們也是有這種想法,所以雙方一拍即合,當時這是全中國電子行業(yè)第一家合資企業(yè)。
此時,中國改革的帷幕剛剛拉開,而合資更是一個嶄新的話題。合資企業(yè)究竟能不能為中國帶來利益,這個問題成為爭論的焦點,而福日公司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調查組。
吳立平:后來又來了一些調查組,對福日提出了幾個問題,第一個是對方的設備作價貴了,第二個原材料都要進口,說是日本人賺我們原材料的錢,其實他們對這個企業(yè)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我們的合資合同里頭就規(guī)定:合資企業(yè)有權在世界任何地方采購價格最合適、質量達到要求的元器件,并沒有指定說只買福日的。第三條針對每臺電視機,日方要提一定的“訣竅費”,他們認為“訣竅費”太高了,沒有什么訣竅,電視機我們中國已經(jīng)生產(chǎn)很多年了。他們實際上不知道,在國際上技術轉讓都要付費用的。
福日公司不但在經(jīng)營的問題上受到了質疑,就是一些旁枝末節(jié),也遭到了不少的非議。
吳立平:包括工作服,帽子正中間是福日公司的廠標,它是一個圓的,然后兩個手勾在一起。他們就說這個很像過去日本兵士的帽子。
對于福日公司,中央高層領導也相當?shù)仃P注,曾經(jīng)有人批示,認為這個企業(yè)有一點殖民地的味道,是一條裝配線。不過,吳立平回憶說,當時針對福日公司也并不都是批評和壓力。
吳立平:當時電子工業(yè)部對這個項目應該說還是很支持的,江澤民同志是電子工業(yè)部的部長,我們曾經(jīng)也到北京去,也到過他的辦公室,他對于福日的問題采取很支持的態(tài)度,所以盡管他們回去說要請電子工業(yè)部對這個企業(yè)管卡一下,但是電子工業(yè)部并沒有,包括劉穎副部長等有關領導都很支持。
四
針對地方乃至中央對于福日公司的爭論,項南提出:不答復,不辯論,只要下工夫把福日公司辦好!第一書記的表態(tài)給予了福日公司最有力的支持。對于合資企業(yè),項南曾經(jīng)提出了三點意見,其中的第三點尤其引人矚目,他說,如果合資從長遠來看對我們有利的話,那么即使現(xiàn)在吃一點小虧,合資企業(yè)還是要堅持搞下去。主政福建的五年,可以說是項南一生最耀眼的時期。不過在一系列的輝煌背后,項南也遭遇了一次失敗。
早在80年代初,項南就提出。應該修建一條由福州到廈門的高速公路,這在當時的全國尚屬首創(chuàng)。不過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少人多,修建高速路需要巨大的投入。
吳立平:所以當時國務院一位領導同志來福建的時候,說:我當時還以為你們福建糊弄我,別的省報來的,一公里都是一千多萬,怎么你們福建省一公里要三千多萬?這次來看了以后,確實在福建修高速公路是不太容易,是需要很多錢的。當時叫福建自己拿這個錢是根本不可能的,叫中央拿這個錢也是不可能的。
對于應不應該修建高速公路,在福建省內,也存在著不少分歧。吳立平還記得,當時一些外商也流露出向福建投資的意向,但是這件事情還是一拖再拖。
吳立平:還有的人考慮到因為是人家掏錢修的,要收費,主權好像變成在人家手里控制著。有人紛紛到北京向上面捅這個事情,或者提出不同的意見。后來這個項目就擱置了,一直到90年代末,福建才有了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項目的夭折,成為項南離開福建時留下的一個遺憾。在改革之初的80年代,建設城際之間的高速公路,也許是一件超前的事情。
吳立平: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不知道螃蟹的習性還會被螃蟹夾著。畢竟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我們要披荊斬棘踏出一條路來。項南同志曾經(jīng)表過態(tài):我們過去講都強調令行禁止,我也是當過兵的人,如果我們都令行禁止,也要求我們的部下都令行禁止的話,改革從何談起?
五
1984年3月,張明俊從北京回到家鄉(xiāng)福建,擔任晉江地委書記。張明俊回憶說,這次調動是項南一手促成的。他與項南很早就相識,“文革”中,張明俊還曾經(jīng)和幾個同事在項南的家中躲避造反派的揪斗。
張明?。焊=▌倓傞_始改革開放,項南在主政不久,晉江那里還沒有拉開,所以他對我說了三句話,你到那里去,第一要把華僑發(fā)動起來,僑鄉(xiāng)的力量很大,要把華僑團結好,要落實華僑政策。第二件,有關“地下黨”的問題,要抓緊給它落實。第三個,你一定要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抓起來,現(xiàn)在哪里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哪里形勢就好。你抓住這三個要害。
對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支持,項南一直是不遺余力。中央高層領導在1987年明確肯定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異軍突起”,而早在1981年,項南就提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要堅決地上,勇敢地上,要排除一切阻力往前沖!”不過,改革之初,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1985年的5月,在
福建晉江的陳埭鎮(zhèn),就爆發(fā)了震動全國的“晉江假藥案”。陳埭鎮(zhèn)是福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典型,是福建第一個工業(yè)產(chǎn)值超過億元的鄉(xiāng)鎮(zhèn),它曾經(jīng)被項南稱為是“福建一枝花”。
張明?。宏愜だ锩孀畲蟮钠髽I(yè)是制鞋業(yè)。第二個就是飲料,飲料后來做成假藥了,因為假藥來錢比鞋容易,后來好像假藥的產(chǎn)量比鞋還要多。
吳立平:“晉江假藥案”實際上發(fā)生在陳埭的一個村莊,這里原來是生產(chǎn)飲料的,到后來用白木耳和白糖生產(chǎn)一種速溶的飲料,他們覺得可能貼上藥的牌子,可以擠入公費醫(yī)療的這個消費里,可以擴大市場,所以他們就把它說成是藥。
張明俊:因為這么做賺錢容易,做法也簡單,白木耳熬一熬,兌一兌,什么設備都不要。鞋還得需要膠,賣出去也不容易。假藥走的是衛(wèi)生系統(tǒng),醫(yī)藥系統(tǒng)疏通一下就賣進去了。
“假藥”巨大的利潤,讓更多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甚至鄉(xiāng)鎮(zhèn)干部參與了進來。然而不久之后,來自全國各地的退貨單,讓晉江縣政府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張明?。鹤詈蠖寂艿綍x江找縣政府,因為縣政府也沒多少錢,財政收入一共也就三千多萬。退貨的單子都上百萬,上千萬??h政府說:這個是老百姓搞的,我們怎么負責退還給你?索性所有上門的都不管。
張明俊還記得,當時一些報紙已經(jīng)對于晉江“假藥”的問題作出了報道,不過,在當時這些批評并沒有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
張明?。何覀儼阉斪鬣l(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事情,我們不能賠,而且不是假藥,就說認識不足,法制觀念不強。農(nóng)民搞的,是為了賺錢,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假藥害不死人。其實白木耳加白糖,醫(yī)生、護士都把它開出來當做飲料喝,食品飲料冒充藥去處理,就是這么一個事情。
1985年6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新聞報道,題目是《觸目驚心的福建晉江假藥案》,一時間,舉國鼎沸。福建省委迅速召開會議,嚴查此事。與此同時,一些省委領導也坦率地談了自己的看法。
張明俊:我們在省里開會的時候,胡宏同志參加了。講到假藥的問題,胡宏同志講:晉江假藥是“九個指頭一個指頭”的問題,把一個指頭治了就好了嘛。意思就是說,不試試,你不能全盤否定。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是全地區(qū)都有,它就是一個鎮(zhèn),你把它抓住弄,所以我按他這個口徑去說。
張明俊回到晉江之后,在干部擴大會上提出,要以處理假藥案為突破口,主動清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中產(chǎn)生的問題。
張明?。何揖驼f,現(xiàn)在看起來,我們光勤勞致富不行了,應該是12個字:勤勞守法致富,除蟲洗塵?;ā@就是我們對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方針。
晉江假藥案也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關注。7月13日,中央電臺、電視臺和《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中紀委“給福建省委并轉晉江地委、行署黨組的公開信”,指示要從快從嚴查處晉江假藥案件。
張明?。汗_信發(fā)表的第二天,項南同志從閩東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張明俊你不要怕,你看到那個新聞了吧?我說看到了,他說省委支持你,你大膽工作。
不久之后,中紀委的調查組來到晉江。由于假藥案發(fā)生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迅猛的陳埭鎮(zhèn),因此,調查組的領導非常重視。1985年7月19日,福建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貫徹中央關于加強產(chǎn)品質量問題的指示。晉江縣也召開了嚴查假藥案大會,依法逮捕四名制售假藥的罪犯。
張明?。翰樘幫炅艘院笕夸N毀了,飲料一做下去就當作假藥抓,我們絕對不準再做了。做的也不行,也賣不出去。到了北京,酒店不給住——晉江賣假藥的來了,不給你住!那個時候有一段很困難。我?guī)ьI一批人到溫州去學習,我說過,我們跟溫州不一樣,溫州是從好名聲開始,影響了全國。我們從壞名聲開始,以后壞名聲變好再影響全國。果然以后就這樣,現(xiàn)在很好。
責任編輯賈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