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萍
茉莉花清淡的香味,讓我有種說不出的輕松;薄荷葉給我的清新則更加強烈,每一個細胞都在躍動,思緒在不住地挑戰(zhàn)著百米沖刺的極限。忽然,記憶中那團濃郁的煙味,嗆出了我的淚!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寫的是他的父親。老師總在說表現(xiàn)了對父親怎樣怎樣的愛,很可惜,我感覺不到,套用朋友罵我的一句話,就是“你真冷血!”我從不記得父親怎樣幫我買橘子,事實上,他也并沒有買過。在我的感覺中,他仿佛是張愛玲那個時代的人,喝很濃很濃的茶,以致茶具總是泛黃泛黃的;抽很多很多的煙,以致熏紅我的眼,熏出我的淚。我的倔強和父親的頑固,致使我們經(jīng)常因為抽煙這件事發(fā)生口角,甚至,我因為頂撞過火而挨打。在十歲那個年齡,像我這樣叛逆的,無論男女,怕都很少見。
十歲,煙給我的感覺就是“恨之入骨”。每當聞到那股濃郁的味道,我便會避而遠之。十歲,我是煙的絕緣體。
十五歲,灰白。我已很少聞到那“熟悉”的煙味了。我生活的一半,給了我的校園,另一半,則給了我的睡眠時間。和父親坐在大廳,聽他抱怨某個牌子的煙不好抽可還是一個勁抽的時光已不再了,只是偶爾晚自習回家時還能聞到淡淡的煙味。很淡很淡的煙味!
“他的臉笑成一塊抹布”,余華的這句話寫得真貼切,在我印象中,父親的笑容就是這樣的,實在不優(yōu)雅但自己卻笑得自在。我以為我會和別人一樣,離開家就不想再回去,高樓的誘惑會遠遠大過大山的誘惑。事實上我錯得十分離譜,我甚至很懷念家里彌漫的那股煙味。這就是十七歲,我在懷念老爸的煙味!
煙味再一次嗆出我的眼淚時,我心中竟產(chǎn)生了感動,我會默默看著他,他卻不自禁地將剩下的半支煙扔進煙灰缸,出去屋外了。我知道他去屋外抽煙了。我默默地在心里流淚:“爸,抽完這半支煙吧!”
明年的棗樹下,我還能透過間隙看到他抽煙的樣子嗎?我的淚已朦朧了我的雙眼。我仿佛看見老房子門前,父親在一張搖椅上,靜靜地吐著一團煙,手中,依然是半支煙,煙味嗆出我的淚,我卻笑了……
教師點評
一篇純由內(nèi)心流淌出來的文章,情感逼真,沒有絲毫的做作,于平淡處娓娓道來,極為細膩婉轉(zhuǎn),行文以自己對煙味的認識和感知為線索。如果說濃郁的煙味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苦澀的滋味,那么淡淡的煙味就給“我”的生活增添了甜蜜的味道,正是這兩種味道使“我”感覺生活中又多了一種非苦非甜、亦苦亦甜的味道,使“我”超越了被稱為代溝的界線,成長起來,成熟起來,感受到了最不應(yīng)被忽視的血濃于水的父愛。
真摯的感情,樸實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的修飾。心思細膩的作者用寥寥數(shù)語將這父女深情表達得如此深沉。
孩子的叛逆,父親的固執(zhí),平凡生活中最平凡的細節(jié),一經(jīng)作者的神來之筆就顯得如此不平凡,震撼人心。(黃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