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庵
前些天逛書展,我對同行的朋友說,如今出版繁榮,真非昔日可比,假若一位家長去到一家較大的書店,譬如北京的三聯(lián)、萬圣,大約能挑選出適合自家孩子一生閱讀的書。這話只說到一半,接下來該說我本人可沒趕上這樣的好事兒。并不是缺乏關(guān)愛,“文革”乍起,紅衛(wèi)兵抄走我家藏書,母親還偷偷為我藏起幾本,現(xiàn)在記得的有《十萬個為什么》《洋蔥頭歷險記》《馬列耶夫在學(xué)校和家里》《瓦肖克和他的同學(xué)們》《蓋達(dá)爾選集》《古麗雅的道路》《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衛(wèi)軍》等。然而光這些不夠我讀的,再說后來想讀點別的,母親可就沒辦法了。
我的整個少年和青年時代,都處于對書的饑渴之中。只好找到什么讀什么,而更多時候則什么也找不到。一個人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適合他的讀物,在我卻前后顛倒。上初中時我已經(jīng)看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自我修養(yǎng)》和《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可是直到十九歲才讀《魯濱孫漂流記》,二十三歲才讀《巨人傳》。至于該讀而不曾讀的書就太多了。但又看了不知多少毫無價值的東西,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小說,還有翻譯過來的蘇聯(lián)小說,十之八九我都看過,不啻白白浪費時間。有朋友很重視“童年記憶”,對自己早先看過的書或電影念念不忘,一進(jìn)碟店就找什么《地道戰(zhàn)》《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之類,對此我不以為然。
當(dāng)年好書難得,偶爾到手,一讀再讀。譬如《水滸》我就讀過二十幾遍。書中一百零八將的星宿、綽號,都能背誦;哪位好漢在哪一回登場,誰引出他,他又引出誰,也記得清楚。父親賦閑在家,以教我們兄弟姐妹寫作為娛,常常提及《水滸》,講的卻是別的一些東西。他以誤入白虎堂、火燒草料場和殺閻婆惜這幾段為例,分析小說的情節(jié);講到手法和語言時,火燒草料場中“火盆”、“絮被”、“花槍”等關(guān)鍵細(xì)節(jié),以及“紛紛揚(yáng)揚(yáng)卷下一天大雪”、“那雪下得正緊”之類句子,都被一再提起。后來我讀金圣嘆批《水滸》,處處都有心得,父親當(dāng)初所講與此好有一比。父親分析唐詩同樣詳盡,舉凡煉字煉句之處,都要我們認(rèn)真揣摩。此系承襲古人詩話、詞話的傳統(tǒng),這類書父親素所愛讀,我自己以后也很喜歡。
我一生的閱讀習(xí)慣,大概就此養(yǎng)成:總是認(rèn)認(rèn)真真地把一本書讀完,不肯“匆匆一過”,或“未能終卷”。或者說哪兒有那么多工夫呢。豈不知“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而且“在林”、“在手”,事先原本有所屬意,精心挑中的就是最好的那一只,其余無妨留在林子里,將來有空再說,有的壓根兒不必捉在手上。我讀書純粹出于一己愛好,很多書我未曾寓目,特別是那些喧囂一時,繼而煙消云散的書,自忖不讀它們并無什么損失。
伍爾夫說:“顯而易見,書是分門別類的——小說,傳記,詩歌等等——我們應(yīng)該有所區(qū)別,從每一類別中選取該類別能夠給予我們的好東西。然而很少有人問書到底能為我們提供些什么。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以一種模糊和零散的心緒拿起一本書進(jìn)行閱讀,想到的是小說的描寫是否逼真,詩歌的情感是否真實,傳記的內(nèi)容是否一味擺好,歷史記載是否強(qiáng)化了我們的偏見,等等。如果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擺脫這些先入之成見,那么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不要去指使作者,而要進(jìn)入作者的世界;盡量成為作者的伙伴和參謀。如果你一開始就退縮一旁,你是你,我是我;或者品頭論足,說三道四,你肯定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盡可能多的價值。相反,如果你能盡量地敞開心扉,從最初部分開始,那些詞語及其隱含之意就會把你帶入人類的另一個奇異洞天。深入這個洞天,了解這個洞天,接下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正在給予或試圖給予你的東西是非常明確的、非常實在的”(《我們應(yīng)該怎樣讀書?》)。在我看來,這與金批《水滸》,詩話、詞話,以及父親當(dāng)年講的正是一致??梢哉f,金圣嘆首先是個好讀者,詩話、詞話那些作者也是好讀者,父親也是好讀者,而我自己同樣想做這樣一個好讀者。
伍爾夫所說擺脫成見,實為讀書的前提,否則看得再多,也毫無用處。一卷在手,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這本書,還有關(guān)于它的各種說法,諸如評價、解釋之類,這些東西擋在眼前,可能使人難以得窺真相。前幾天朋友聚會,聊起張愛玲的小說《色,戒》,看法不同本不足奇,否定者卻舉某某名家稱不能卒讀為證,又說大家都覺得不好;另一位則講張愛玲的問題在于是非觀。我想別人的說法只能作為參考,不能據(jù)以立論;而立論的前提必須是公理。因此要以是非觀來批評張愛玲,必須先確定是非觀足以構(gòu)成評價一個作家的標(biāo)準(zhǔn),否則這一批評就不成立。此中即有讀書之道。我曾說,不輕易接受別人的前提,也不輕易給別人規(guī)定前提。輕易接受前提的,往往認(rèn)為別人也該接受這一前提;輕易規(guī)定前提的,他的前提原本就是從別處領(lǐng)來的,說來兩者并無區(qū)別。讀書多年,無非就是這點心得?!哆h(yuǎn)書》所收我給朋友的信中,談?wù)撟疃嗟恼谴耸隆?/p>
對我來說,讀書如此,把讀書所得寫下來同樣如此。其問只有兩點差別:第一,讀書所得容與他人看法相似,寫下來卻要有點一己之見;第二,文章自應(yīng)講究寫法,至少也要做到文從字順。是以讀得多,寫得少,在所難免。有些書平生最愛,所受影響亦巨,譬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無拘長短我都讀過,有的不止一遍,迄今卻未寫過任何文章,因為我想的尚不周全。又如卡夫卡,想法倒是夠?qū)懸黄恼铝?,可要動筆的話,還得找時間把他的作品再讀一遍。再如去年有人約我談?wù)劇逗魢[山莊》,這是個好題目,又正可藉此重讀該書,但也遲遲不能動筆,因為看過相關(guān)評論,感到要想說出新意并非易事。筆記已寫了兩萬多字,估計成文也不過三五千字罷。與那些通常稱作“書評”的短文比起來,我自己覺得所著《樗下讀莊》《老子演義》用心可能多些,所得可能也多些?!肚f子》和《老子》皆為經(jīng)典,一兩千年來注疏無數(shù),但未必就把話都說盡了,也還由得我們開口。且各舉一例。
《莊子·養(yǎng)生主》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一節(jié),其中“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二句,郭象《莊子注》云:“忘善惡而居中,任萬物之自為,悶然與至當(dāng)為一,故刑名遠(yuǎn)己而全理在身也?!币院笞⒓叶鄰拇苏f,譬如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即云:“做世俗上的人所認(rèn)為的‘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世俗上的人所認(rèn)為的‘惡事不要遭到刑戮之害?!比欢橛^全書,作者何嘗有“為善”、“為惡”之意,而且小心計算分寸,無些子境界。在我看來,還以成玄英《莊子疏》所言成理:“夫有為俗學(xué),抑乃多徒,要切而言,莫先善惡。故為善也無不近乎名譽(yù),為惡也無不鄰乎刑戮。是知俗智俗學(xué),未足以救前知,適有疲役心靈,更增危殆?!币簿褪钦f,兩個“無”字作“無不”解。我的解說即基于此:“‘吾生也有涯是人生實實在在的一個前提,本身無
以改變,但卻可以引出兩個方向。莊學(xué)就是由此展開其思考,所以說這也是莊學(xué)的前提罷。一個方向是‘殆已,‘殆而已矣,是更其‘有涯;另一個方向則是‘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讓人生能充滿它的‘涯,最大程度地減少限制。而方向的取舍,差不多即是莊學(xué)之為莊學(xué)了。關(guān)鍵是在與‘知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首先是個認(rèn)識問題,然后才是怎么做法。‘知并不只當(dāng)一般知識講的,最主要的還是‘善、‘惡這類社會意識……在莊學(xué)看來,善與惡同為社會意識,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而名無非是另外一種刑而已。為善即以善為方向的人生,遵從社會道德;為惡即以惡為方向的人生,背離社會道德,如果不以社會而以自我為出發(fā)點,則其實都是一碼事。在‘善、‘惡、‘名、‘刑等等范疇里,人都失去了自我,‘無涯的這些‘知要把本來就‘有涯的人生給吞吃了。所以應(yīng)該拒絕‘善、‘惡、‘名、‘刑,跳出它們所做成的那個秩序,另外走一條順乎自然、保全自我的路,這就是‘緣督以為經(jīng)。簡而言之,就是不做社會的人?!?/p>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句,大家念得順口,自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倡言:“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闭摷叶嘁蜓?。然而如此“名”與“道”豈不同樣重要了,通讀《老子》當(dāng)知,在作者看來惟有“道”才至高無上,“名”何曾有此地位?!独献印酚谐健翱傻馈敝暗馈钡摹俺5馈边@一概念(如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卻從未出現(xiàn)超越“可名”之“名”的“常名”的概念。書中每言及“名”,均在認(rèn)識或表象層次,不在本質(zhì)層次,即不“?!币?。更標(biāo)舉“無名”以形容“道”(前引第三十二章如是,第三十七章亦云:“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庇值谒氖徽拢骸暗离[無名?!钡谝徽孪挛摹盁o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然后“有名”,“名”非始終存在,亦即否定“常名”)。在我看來,“道可道,非常道”實為假設(shè)復(fù)句(“如果……就……”),“名可名,非常名”實為因果復(fù)句(“因為……所以……”),前一句是說“道”有“常道”,后一句是說“名”無“常名”。也就是說,兩句話并非并列關(guān)系,“名可名,非常名”說的乃是“道可道”后面那個“道”字?!翱傻馈?,也就是“名”。
對我來說,讀書好比與作者交談;倘若論家有所評說,則又像是與他們商討。別人能夠說服我者甚多,偶爾不盡同意,我也不妨申說幾句。最近重讀《論語》,打算寫本小書。這里也來舉個例子。牛澤群著《論語札記》頗多創(chuàng)見,但亦有令人不能信服之處。如針對《論語·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痹疲骸啊贿`,如愚,似反見孔子喜人問難之常,然而《論語》一書所記,凡有弟子問難,多遭斥訶,如宰我、子路等,雖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以見師之濱于淺涸,亦未廢師之貶譏也。知實喜‘不違而能‘反、能‘發(fā)者,孔子于門生中最喜顏回,推之譽(yù)之,特立于眾,當(dāng)時無輩,歿后絕倫,然未足以聞其名歸之實至者,恐職由于此。”然而倘若結(jié)合《先進(jìn)》“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币徽聛砜矗?dāng)知孔子意思,從學(xué)生一方面考慮,喜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從自己一方面考慮,則以“終日不違,如愚”、“于吾言無所不說”為憾,蓋此“非助我者也”,所希望的還是學(xué)生能夠問難,以激發(fā)自己的想法?!稙檎反苏?,還可與同篇“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一章相參看,“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即是“思”,“罔”、“愚”則實為一事。又《雍也》篇云:“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xué)者也?!薄啊脤W(xué)”,即“學(xué)”而“思”,即“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學(xué)而不思”,談不上“好學(xué)”。
凡此種種,可以說是我讀書的最大樂趣所在,至于寫作,究為余事。伍爾夫說:“我有時這樣遐想:當(dāng)世界審判日最終來臨,那些偉大的征服者、律師、政治家此刻前來領(lǐng)取他們的獎賞:王冠、桂冠以及永久地鏤刻在不會磨滅的大理石上的名字。而當(dāng)萬能的主看見我們夾著書向他走來時,他會轉(zhuǎn)向圣·彼得,不無妒意地說:‘看啊,這些人不需要任何獎賞。我們這里也沒有可以給他們的獎賞。他們熱愛讀書”(《我們應(yīng)該怎樣讀書?》)。此語稍嫌夸張,但我還是覺得能夠理解?;仡櫰缴?,讀書未必使我高尚,但至少使我不墮落;未必使我廣博,但至少使我不狹隘;未必使我更有力量,但至少使我不隨波逐流。伍爾夫說:“正如約翰遜博士所說,普通讀者不同于批評家和學(xué)者,他受教育程度較低,也沒有過人的天資。他讀書是為了消遣,而不是為了傳授知識或糾正他人的看法。他首先是出于一種本能,希望從他能夠得到的零碎片段中,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某種整體——一個人的肖像,一個時代的速寫,一種寫作藝術(shù)的理論。他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建成一些潦草的結(jié)構(gòu),它們與真實的對象有幾分相似,足以容許熱愛、歡笑和爭論,使他從中得到暫時的滿足。匆忙、膚淺、不準(zhǔn)確,時而抓一首詩,時而撿一塊舊材料,不管在哪里找到,也不管它的性質(zhì),只要能滿足他的意圖,充實他的結(jié)構(gòu)。他作為批評家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普通讀者》)。她將自己的評論集取名“普通讀者”,實乃謙詞;我卻頗愿以此自居。雖然我曾講,像《普通讀者》兩集里的文章,我要能寫出一篇就心滿意足了。
(本文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