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燕
中世紀的故事大王喬叟老爺子講過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倒霉的教士跟班,他受了教士蠱惑,一起鼓搗煉金術,結果七年下來鬧了個血本無歸,郁悶無比的小跟班抱怨道:
這捉摸不透的學問真是害人,
使我不論到哪里都不名一文;
說真的,我還為此借了很多錢,
直到今天,這些錢我還沒有還,
可以說我這一輩子沒法還清——
但愿每個人能汲取我的教訓!
誰若把他的命運押在那上面,
而且不回頭,那他不可能節(jié)儉。
天知道,那樣他決不會有收獲,
只有空了錢包、傷了神的結果。
一個人如果自己發(fā)瘋又犯傻,
為了冒這險而弄得蕩產傾家,
他還會引誘別人來干這一行,
讓人家像他一樣把家產敗光……
煉金術士似乎一直是眾人嘲笑的對象,無論是在現(xiàn)代化學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的今天,抑或是在大多數(shù)人還更習慣于從書本中尋求知識的中世紀。如果可以為煉金術士們畫一幅像,我猜呈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畫板上的不是頭頂尖帽子、手握點金棒的巫師,便是深居簡出、寡言少語的怪人,他們的實驗室總是彌漫著不可思議的煙霧,而他們的身邊總是圍繞著無法破解的秘密。傳說中的煉金術士就是這樣生活在人們的印象里,但是如果僅止于此倒也罷了——至多被人冠以不切實際的夢想者的名號;更糟糕的是,他們還常常會被認為是一些招搖撞騙者,冒點金之名,行騙財騙色之事。事關人品,問題就變得有點嚴重了。從這個角度而言,德國人漢斯-魏爾納·舒特在《尋求哲人石》一書中的工作可謂正本清源之舉,或謂代煉金術士清理門戶,值得一看。
既是正本清源,頭等大事就是將煉金術及其思想源流掰扯清楚,而這也正是作者為自己設定的目標。為此,他像博物學家收集標本一樣“盡最大可能搜集”各種資料,凡“與煉金術沾邊的東西,不管是傳說、哲學思想、心理活動還是政治事件等等”,皆“概收不棄”,其考察視野之廣博深遠,令人很是佩服。書很好看,但并不好讀。因為就像所有神秘事物一樣,它所涉及的線索很龐雜且重重交織,寫清楚不易,讀明白也不易,好在對神秘的人和事的好奇總是能令人對困難視而不見,于是揣著好奇心上路,與作者一起尋求哲人石。
這是五月里普通的一天,香樟樹好聞的氣味開始在空氣中飄散。喧嚷的季節(jié)總有太多紛擾,因此,當我抱著這本厚厚的書坐在桌前時,心思難免如春天里的小植物一樣,枝枝蔓蔓地旁逸開去。我開始追想煉金術士們生活的年代,那些時光在一次次季節(jié)輪換中漸漸遠去,卻將許多故事留在歲月中任人評說。當春天在窗外吵吵鬧鬧的時候,我猜煉金術士們最鐘情的依然只是他們眼前的瓶瓶罐罐,因為那里有他們的夢想與全部的人生,也許可以說,當他們凝視著蒸餾器的時候,他們看到的其實是自己的舞蹈。
依作者在書中所言,煉金術是“把某些物質提升到更高層次的藝術,同時也是通過控制物質的方式,把為破解物質秘密而奮斗的人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生存狀態(tài)的藝術”。這不算是一個定義,但卻隱約勾勒出煉金術士們眉眼之間的特征與精神氣質。由是觀之,煉金術其實并不僅僅如通常所認為的點石成金那樣簡單,實用也許是煉金術士們的目的之一,但卻絕不是出于貪欲——事實上這正是煉金術士人品之大忌。煉金術是一門藝術,而煉金術士們追求這樣一門藝術,并希圖在這一過程中使自己也得以提升,這與真正的藝術家對于藝術的追求頗為神似。
煉金術士生活的世界,是人神共居的世界,也是一個性靈的世界。透過煉金術士的眼睛,我們將會看到,大自然有它自己的意愿與渴望,那就是“物質上的完美,就是哲人石”。哲人石是無處不在的,煉金術士們相信它的存在,而他們終其一生的目標就是找到這個不是石頭卻是世間最完美的“石頭”。它是物質的,但又有別于旁的物質,它是完美的、永生的,也是感性的,如同17世紀的煉金術士沃恩所言,“它具有固定不變的天性,因而能夠像任何一塊石頭一樣完好地經(jīng)受火的燒烤。作為物種,它屬于金,但比最純的金還要純”。它似乎可以令服用者青春永駐或者獲得永生。不過最讓煉金術士們看重的還是它在對賤金屬進行嬗變時所具有的作用,只需非常微量的哲人石就可以令大量的金屬變得高貴,如果以今日之語言習慣稱它作“超級無敵點金石”,不知道煉金術士們是否會有意見,但無論如何,它的確就是這樣神奇——假如它真的存在的話。
——且慢。“假如它真的存在的話”?在煉金術士看來,哲人石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而這樣的毋庸置疑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即“自然界里存在著將賤金屬變成貴金屬的可能性”,這個假設并非平地起風,而是有其思想源流,溯源而上就會一路走到亞里士多德的身邊。
亞里士多德也許是令許多現(xiàn)代人頭疼的一個大人物。他所建造的自然哲學大廈曾經(jīng)一度是如此穩(wěn)固,并且與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貼合得如此完美,但是他關于物質運動變化的解釋在現(xiàn)代人看來卻也是如此的古靈精怪?;▋簽槭裁催@樣紅?因為這是花兒的意愿。毛毛蟲為什么會變成美麗的蝴蝶?這是蟲兒預設的最終狀態(tài)。世間所有的自然物都有其內在目的,花兒蟲兒草兒如是,桌子椅子沙子石塊也不例外。盡管亞里士多德在建造他的自然哲學大廈時并未使用過諸如物質等待解救、物質有解救作用之類的磚瓦,但是,當煉金術士堅信自然有其渴望、物質有其目的的時候,他們還是在這座大廈里找到了他們想要的基石。
神奇的哲人石可以讓賤金屬變成貴金屬,這也就意味著金屬有貴有賤。也許這種分別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并沒有什么意外,事實上,“貴金屬”、“賤金屬”在今天的詞典中也有其位置,不過煉金術士們區(qū)分金屬貴賤之標準多半會讓千百年后的新人新新人感到匪夷所思。現(xiàn)代人大多習慣了以經(jīng)濟劃分貴賤,能否入住“高尚”社區(qū)成為“高尚”人士決定于年薪的位數(shù),而與道德無關。與此相較,生活在久遠年代的煉金術士們算得上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既然萬物有靈,自然地,萬物也有其善惡貴賤,煉金術士們把各種不同的物質都按照價值等級進行了劃分,這與經(jīng)濟無關;“真正的煉金術士完全清楚,他會想盡辦法把自己的金子做得閃閃發(fā)光,經(jīng)久耐用,因為這是成功的標志,但他做出的卻絕對不是經(jīng)得起國家檢驗的金子。煉金術士們的努力超然于任何對錢財?shù)呢澙贰?。不貪財、心地純潔,僅此二點足以將傳統(tǒng)印象中“招搖撞騙者”的錯覺擊得粉碎,煉金術是一門對其從業(yè)者品格要求頗高的行當,不僅準入“門檻”很高,而且煉金術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觀照內心,獨善其身。這看來有點出人意料,其實卻在情理之中——煉金術需要神的參與,而神們偏愛純凈的品質,因此“為了獲得神的恩典,人和物質都必須具有‘純凈的內心”;內心不純,則被神光顧實驗室的機會便只會是零。于是,在人品與成功之間也就形成了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或謂相互成全。
1600多年前的煉金術士蘇西莫斯曾經(jīng)在給妹妹的信中這樣寫道:“天神太陽亦稱蒼天女王、世界的右眼或者Anthos(即火之花蕾),為了使蒼天女王完善完美,必須通過氣對銅進行升華。銅經(jīng)過足夠凈化后,帶有Anthos(即金色或金光),蛻變?yōu)閴m世太陽,即大地女王?!币越饘谔枺云恐兄疅捊鹦g觀照創(chuàng)世之過程,這一對應關系的存在得益于普紐瑪,這是斯多葛哲學中最關鍵的要素,追到根子上其實就是人們已經(jīng)多少有所了解的“原始物質”,但又與亞里士多德之“原始物質”不同。更多細節(jié)此處且按下不表,簡言之,在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們看來,“普紐瑪貫穿著整個宇宙,貫穿天空與大地,普紐瑪是貫穿一切的世界理性”,正是普紐瑪創(chuàng)造了有序,“處于一定時空中的人與宇宙”則由于普紐瑪而成為一種對應關系?!霸谶@種對應關系中,此物即彼物,此物是彼物的標志:金子的本質如同太陽的本質一樣都是至高無上的、完整的、不朽的,二者之間表現(xiàn)為一致、相親、相吸。宇宙就是一張親近與反感、相吸與相斥交織起來的大網(wǎng),煉金術士使用的物質以及物質的變化也是處于親近與反感之中,同時直接反作用于煉金術士以及他的實驗活動”。
如同現(xiàn)代人在戲劇電影中打量世界的影子,在別人的故事里抒瀉自己的情感一樣,煉金術士們在蒸餾瓶中看到了創(chuàng)世,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對于一個真正的煉金術士來說,了解創(chuàng)世之歷史如同聆聽上帝的耳語,而在上帝創(chuàng)世之偉業(yè)面前,人將“學會謙卑”,“獲得真正的智慧”,這是比金子更值得追求的高貴目的。于是為了這個目的,這些學問高、品格好的浪漫主義者們建實驗室于邊緣地帶——無論是文化的還是社會的,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那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這個故事聽起來頗有些絕望,不過對于真正的浪漫主義者而言,絕望或許是另一種希望,如同灰燼意味著重生。
性靈的世界來自性靈的眼光。如果自然是一部大書,在伽利略看來,這部書是用數(shù)學的語言寫成的,它是抽象的、簡潔的、確定的,于是誕生了近代科學;而在煉金術士的眼中,這部書的語言是感性的、多義的、不確定的,一如煉金術士們的文獻中的表達?!盁捊鹦g士在觀察他在實驗中遇到的現(xiàn)象的同時,也試圖走到現(xiàn)象的背后,這種對現(xiàn)象背后的‘看是詩意性的,是一種多義性的感知。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感知依賴于或者說來自于神秘煉金術文獻中的圖畫所傳遞的信息”。而無論是書寫還是閱讀一份煉金術文獻,文本都并不僅僅是意義的載體,其本身就是意義。這種感性、多義、不確定的特征令現(xiàn)代人在面對煉金術文獻時總有種兩眼一抹黑的無奈,就如同當煉金術士們進入現(xiàn)代化學實驗室時會感到無所適從——盡管化學家在某種程度上往往被視作煉金術士的傳人,因為在這里,“大自然不再顯示自身意志”,人從大自然中抽身出來,成為置身事外的觀察者;道德也從對大自然的判斷中抽身而退,觀察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價值化的自然”。被抽離了價值的自然,是現(xiàn)代化學的觀察對象,但在煉金術士們眼中,這個無精打采的自然是如此陌生。
至此,煉金術與包括現(xiàn)代化學在內的科學之差別其實是兩種語言中所體現(xiàn)的思維方式的不同。就像作者在書中引用的那個來自佛教中的比喻:一頭大象被布巾遮蓋,大象象征智慧。今天的人們面對煉金術文獻之情形與此仿佛。隱藏在文本后面的煉金術如同掩在布巾背后的大象。遠古時代的智者們看到過那頭大象,否則我們也不會知道有一頭大象存在;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大象不是“以技術的方式隱藏起來的”,因此也不能“以技術的方式被揭開”。
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決定了二者之間即使跨越重重阻礙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而身為化學家的此書作者也并不例外。當他以40余萬字的篇幅勾勒出煉金術士的形象及其生存狀態(tài)之后,對于“什么是煉金術”的問題,其給出的回答仍然是“不知道”。這是否會留給讀者一些些遺憾呢?也許會吧。不過我倒更傾向于作者在書中所表露的態(tài)度,他說:“我們知足了!我們理解了,人還可以有其他的思維方式;有其他思維方式的人們認為他們能夠理解這些文獻。他們從中獲取了足夠的營養(yǎng),足夠的力量,足以使煉金術這項偉大事業(yè)保持了那么長久的生命力。”在我看來,對于身為化學家的作者而言,這番態(tài)度更顯得難能可貴。闔上書的時候我就在想,也許他和久遠年代的煉金術士一樣,是一個活在過程中并享受于過程的人,對于這樣的人,結果何如其實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