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曉
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內心也充滿不安。在這種不確定的情緒主導下,維持著一個脆弱的生態(tài)
重慶正在進行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城市化嘗試,將有400萬農村人口需要在接下來13年的時間內“進城”——進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斑M城”的通俗解釋是“希望他們不要再單純靠土地生活,從工業(yè)中找飯吃?!敝貞c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鐘瑤奇說。她是重慶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與人口遷移課題組組長。
在渝東北,230萬待轉移的農村人口分布在長江沿岸19個區(qū)縣的崇山中。云陽縣是其中之一。站在云陽縣的長江第一梯青龍?zhí)萆线b望對岸,對政府要轉移的勞動力對象會有一個更形象的認識——他們散布在江對岸層巒疊嶂的山間,沿江而居的,大部分已經依靠在外打工的收入建起了兩層樓房;幾乎每棟樓房后面,都有一兩個家庭成員已經進入城市;住在山腰的,人均占有耕地不到半畝,到2009年,江水漲到175米水位后,甚至人均不到1分地;住在更高的山頂的,通常在坡度25~30度的土地上耕種,沒有自來水,沒有固定電話,也沒有灌溉的引水渠,因為往山上鋪設這些管線,是政府無法承擔的成本。
鐘瑤奇說,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內心也充滿不安。在這種不確定的情緒主導下,維持著一個脆弱的生態(tài)。具體到渝東北地區(qū),表現為隨著水位線上升而減少的土地、隨著暴雨和時間不斷跨塌的地基、隨著物價上漲而越來越艱難的城市生活、和隨著工業(yè)化腳步逼近而越來越脆弱的農村生活。
稀少的土地和活動的山體
2007年10月15日,在云陽盤石鎮(zhèn)永安八組的一個農家小院里,劉代榮一家和幾個村民午飯后正在閑談。照例,談的最多的話題還是土地,結論總是:移民不該靠過來,2009年后的生活不知道該怎么辦。
由于一個宏偉的工業(yè)計劃——修筑三峽大壩,政府需要在渝東北地區(qū)轉移人口,治理滑坡,改善交通……從本世紀初開始,村民們的土地就因為這些目標一次次削減。永安八組土地數量的變化清晰地反映了工業(yè)化如何壓縮他們傳統(tǒng)的生活空間:
永安八組原來有31.8畝土地。在治理滑坡占3.68畝、修云利公路占7.52畝、本組修公路占2.58畝、“后靠”來的移民建房占2.54畝、還有山上退耕還林占部分土地后,現在還剩15.48畝。三峽工程蓄水后,“就地后靠”來移民52個人,現在一共有86個人平分這15.48畝地。
三峽工程蓄水分階段進行,永安八組邊的河水水位按156米、165米、175米幾次上漲。每次水位變動都會帶來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永安八組村民現在每人約0.5畝地,等水位漲到175米,人均只剩0.18畝地。
同屬庫區(qū)的開縣渠口鎮(zhèn)劍閣樓村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由于退耕還林和一期蓄水后一些移民就地后靠,村民們聲稱自己的土地由原來0.4畝/人降低到0.1畝/人。
“從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來看,農村勞動力轉移并帶動農村人口向城鎮(zhèn)遷移,是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辩姮幤嬲f,“而對于渝東北地區(qū),特殊之處在于‘生態(tài)的脆弱”。
劉代榮的家在山腳下,屋前臨河,屋后是高坡,云利公路從坡上穿過。據地質勘察隊的人說,現在云利公路下的凹地,在多年前和公路是平的。但每年山體都會隨著山風和雨水悄悄往下滑動,日積月累,形成了落差幾十米的溝壑,劉代榮的家以及整個永安八組就生活在這塊活動的凹陷山體里。
整個渝東北地區(qū)都處于這種脆弱多動的地質環(huán)境里。為了保證三峽工程蓄水后,泥土不再涌入長江造成水體堵塞,國家花費巨資治理滑坡,僅僅在永安八組就投入了幾百萬。用30多公分的鋼筋,澆灌混凝土,筑成直徑約2.5米的水泥柱,打入河邊的地里,以阻止泥土向江中滑落。
但是在離河有2里路的劍閣樓村,并沒有國家資金投入治理。山體依然按著自己節(jié)奏運動著。胡道珍家是劍閣樓村6組里地勢最高的一戶。屋前的曬壩已塌落了1/3,廚房的一面墻也向外呈15度傾斜。這些都是1994年發(fā)大水時山體滑坡留下的印記。
雨水有時候成了這里生存最大的敵人。胡道珍說,每當遇到晚上下大雨,他們就不敢睡覺,隨時準備棄屋而逃。
市場選擇的城市化
這一切,使得渝東北地區(qū)的勞動力轉移更有緊迫性。鐘瑤奇說,城市化的目標分為幾個層次,首先是讓農民將工業(yè)當作主要的收入來源,然后是要讓這種收入結構穩(wěn)定下來,農民打工獲得的收入是穩(wěn)定的,可預期的,并足以支付脫離土地后的生活。
第一個目標在大部分農村已經成為了現實,經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民工潮開始,大部分家庭已經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簡單的勞動力遷徙,“打工收入大概占家庭收入的70%?!眲⒋鷺s說。
十幾年的城鄉(xiāng)結合,給農村也帶來了很多新鮮玩意:比如“小丑”——一只城市里的寵物狗,劉代榮的兒子兒媳從昆明坐火車帶回來的,怕被人發(fā)現,一路用棉被捂著。劉代榮說,剛回來的時候白凈漂亮,現在則像它的名字:小丑八怪——毛色灰黑,眼角糊滿眼屎,尾巴只剩幾撮稀疏的毛發(fā),活像蘇武牧羊時的使節(jié)。這些寵物狗曾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卻因為愛叫,又不輕易咬人,逐漸成為土狗的替代品。
城市的腳步正在逼近這些偏遠的山村:山城啤酒、大瓶雪碧、蒙牛牛奶,走在田埂路上也搖曳生姿的高筒靴,“桃花朵朵開”的彩鈴。但和城市的關系似乎就到此為止了。政府設想的城市化是和諧和普世的,而市場十幾年的選擇卻是功利和無情的。
胡道珍曾經去溫州打過工,但是由于左耳聽力不好被辭退了。李巨平是村里最年輕,也是最有經濟實力的,上世紀90年代曾經在深圳做建筑工人,有小孩之后就回到了村里。
市場主導的勞動力轉移有太多的標準來篩選他們:年齡大的不行,身體不夠強壯不行,想攜帶自家老小一并入城也不行。生病,工傷,都不行。“進城是需要經濟實力的?!崩罹奁秸f。
進入城市的極限
2006年,劍閣樓村的朱時華辦了“自謀”——政府大力動員辦理的移民方式,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了開縣?!白灾\”,當地人也稱為“買斷”。它的貨幣補償最高,代價是放棄土地,進城自謀生活。這是一個極大的冒險。據李巨平介紹,整個劍閣樓村6組,80多戶人家,辦“自謀”的不過8家。
“自謀”算是對農民在城市生活能力的一個驗證。在政府的勞動力轉移方略中,青壯年是首要轉移目標?!叭绻@些人都不能在城市里生活下來,其他人更不用想了?!辩姮幤嬲f。
30多歲的朱時華放棄了在劍閣樓村的土地,換得了17000/人的移民補償和一本移民城鎮(zhèn)戶口。2006年承諾的6萬塊補償款,2007年4月才到手。開縣的房價已經從去年的400~500/平方米上漲到1150~1200/平方米。朱時華和姐姐一家在開縣新城合租一套毛坯房,租金3500元/年。偌大的客廳里,只有一個小電視和一張木板,下面用兩張凳子撐著當桌子。沒有衣柜,衣物都卷成一卷,擱在床鋪的擋板上。
移民時承諾的孩子上學減免費用,目前尚沒有兌現。城市居民該有的福利——低保、醫(yī)療福利,他們都沒得到,也不知道從何去了解。他們還保留著鄉(xiāng)村里口口相傳的習俗,在和樓下居民聊天時聽說,“農轉非”的移民不會有這些城市福利。
朱時華靠開“摩的”維持一家生活。每天早上5點半就出門,等在網吧門前,拉那些通宵上網的城里孩子??蛷d的角落堆著幾個紅薯,是鄉(xiāng)下親戚捎來的。城市里的物價漲得讓人心驚,他們經常得回村里親戚的地里摘點新鮮菜吃。
朱時華說,像他這樣生活的自謀移民還多得很,很多住在中吉社區(qū)。從一個沒有什么家底的農民轉為城市居民的生活總顯得有些青黃不接和沒有方向。
在開縣新城的各角落,都可以看到農民進城后在拆遷的廢墟中討生活。在舊城的大橋邊,一個“農轉非”的移民在割橋墩里裸露的鋼筋,這是開縣城里比較熱門的散工。需要的工具很簡單,一把大錘,一把細長的鋼鋸。先用大錘敲碎包裹鋼筋的混凝土,再用鋼鋸一點一點割。他說自己半天能割下兩根鋼筋,一天能割3斤,大約能掙十幾塊錢。
“我在城里能買房子,但是我不會進城?!崩罹奁秸f。
這就是渝東北230萬農村人口轉移任務的瓶頸:在工業(yè)鏈末端討活的打工者,還在城市和農村間搖擺,無力完成二元結構下進入城市的最后一躍;徹底農轉非的,正面臨陷入城市貧民的困境;而年邁的,不適合在土地上勞作的群體,卻完全放棄了進入城市的可能。
而從重慶市政府方面,卻剛剛開始一個選100個精壯勞動力進城的試點。
云陽縣農業(yè)局副局長謝世國告訴本刊記者,云陽和重慶九龍坡區(qū)計劃今年實施一個幫助農民進入城市的“安居工程”:由云陽縣挑選100個精壯勞動力到九龍坡區(qū)打工,九龍坡區(qū)負責提供廉價住房,社會保險等基本福利。方案仍在計劃之中,而且如何將100個精壯勞動力進入城市安居,普及到230萬農村人口上,“難度很大,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案。”謝世國說。
在永安八組和劍閣樓村,村民們甚至還不知道政府的轉移勞動力政策,而他們就是這個政策的對象。生活仍在繼續(xù),只是,在城市化的目標指引下,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劉代榮不確定兒子和兒媳在昆明的小飯館難以為繼時,家里是否有足夠的土地給他們生活;胡道珍不確定家里的房子一旦被移動的山體摧垮后,自己是該去河那邊的新城市還是另一個有土地的異鄉(xiāng);朱時華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像那些回流的移民一樣,重新回到劍閣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