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個別心理輔導(以下簡稱個別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心理輔導教師(以下簡稱輔導教師)通過人際溝通,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幫助的過程。個別輔導是一個“助人自助”的過程,也是一個關系構建的過程。在個別輔導中,輔導教師正是通過發(fā)展積極的具有輔導功能的關系,協(xié)助來訪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并發(fā)揮自身的潛能,有效地面對困擾和處理問題。如此看來,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建立積極的、有意義的輔導關系是個別輔導的重中之重。
從咨詢心理學角度來看,輔導員和來訪者只能建立單純的“輔導關系”,不能建立輔導以外的其他關系。然而,對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要做到這一點又很不現(xiàn)實。從我國目前的學?,F(xiàn)狀來看,負責個別心理輔導的教師,多數(shù)是兼職,即使是專職,也要從事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開課。因此,他們與來訪學生之間除了咨訪關系之外,還有師生關系,甚至還有班主任與本班學生的關系。正是基于這種并不單純的輔導關系,基于對學生強烈的“師愛”,一些輔導教師在個別輔導中會很容易自覺不自覺地將輔導關系異化,出現(xiàn)情感化的傾向——對輔導的界定不明確,促使自己去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無原則地滿足來訪學生的種種要求或遷就來訪學生或代替來訪學生行動。這非但于輔導無益,于學生發(fā)展不利,也容易因此影響學校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擬就如何突破情感化輔導關系,重新構建健康的輔導關系作初步探討。
一、“標準化”而非”隨意化”
從目前學校個別輔導實踐來看,在正式面談開始前,輔導教師往往已與來訪學生有了一定的接觸。簡單地說,他們已經(jīng)建立了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對面談時的輔導關系的發(fā)展可能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也可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姑且不說這種關系如何影響著來訪學生對輔導教師和輔導的看法,單從輔導教師而言,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輔導教師對此次面談的態(tài)度。就拿筆者來說,有時也會面臨這方面的挑戰(zhàn):“我已經(jīng)在其他場合向來訪學生介紹過個別輔導,是否可以在面談開始階段不再進行標準化的介紹”、“來訪學生是高三的學生,他的學習很緊張,是否可以考慮延長此zU7lldbqxQtoaghs96oo33aBUoS99QZWuN9czKL23As=次輔導時間”如此等等時常會影響我的思維。有時,在這些挑戰(zhàn)面前,筆者有意無意地忽視或放棄了面談的標準化原則,隨意破壞了輔導規(guī)則。例如,輔導時間的嚴格控制或適時引導面談的終止,是標準化內(nèi)容的一部分,但是基于所謂對來訪學生現(xiàn)實情況的考慮(如學習時間緊張,抽出時間不容易),筆者會因為嚴格遵守終止時間而感到不好意思,會和來訪學生一起破壞時間規(guī)定。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或許許多輔導教師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使來訪學生覺得他們是特殊的,自己可以隨意提出特殊的要求,甚至混淆了輔導的界限,把輔導教師和心理輔導站看作是“心理拐杖”和“心理避難所”。
此時,或許有些輔導教師仍會對面淡的標準化過程感到困惑。我們是在和不同的個體接觸,難道我們不應該對他們采取獨特、符合人性的反應方式嗎?答案是肯定的,同時也是否定的。肯定是因為我們應該對每個來訪學生采取符合人性的反應方式;否定是因為如果只是為了追求獨特性而放棄輔導的專業(yè)化原則是得不償失的,甚至可以說是危險的。
總之,為了發(fā)展健康的輔導關系,一方面,輔導教師在輔導關系建立之初最好以標準化的方式向來訪學生進行標準化的介紹,包括個別輔導的概況、保密的限制、輔導時間的規(guī)定等,以讓其明確輔導規(guī)則,理解并承擔自己在心理輔導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自己需要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在整個輔導中,輔導教師應該保持一份專業(yè)性,應該引導一個標準化的面談,適時適度推進輔導進程。有必要說明的是,鑒于學校個別輔導實踐的特殊性,輔導教師可以在平時有意識地宣傳個別輔導的標準化內(nèi)容。這樣一來,在正式面談時,只需要進行簡單的介紹即可。另外,面對來訪學生提出的破壞輔導規(guī)則的要求如頻繁來訪,輔導教師要有勇氣拒絕。要讓來訪學生對被拒絕一事不感到焦慮不安,首先是輔導教師自己要對拒絕充滿信心。
二、“創(chuàng)造性中立”而并非“感情用事?
許多時候;情感化輔導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往往與輔導教師對來訪學生過多的關注和不恰當?shù)耐度胗嘘P。作為輔導教師,應該富有同感,給予來訪學生誠懇的關懷,卻忌“感情用事”。例如,有的輔導教師在了解一個來訪學生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之后,就對他產(chǎn)生同情,急于幫助他走出困境。這種情感卷入會讓輔導教師對問題的認知產(chǎn)生偏差,喪失“態(tài)度中立”的輔導原則,給來訪學生提供一種不恰當?shù)那楦兄С?,從而對輔導產(chǎn)生不利影響。事實上,每個人只能對自己的痛苦負責,也只有自己才能擔當起這個責任。輔導教師盡管有責任幫助來訪學生擺脫痛苦,但對于來訪學生的痛苦本身是毫無責任的,也沒有能力擔當這個責任。更何況,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來訪學生提供的信息可能不僅有扭曲之處,而且還可能隨著時間或者是和輔導教師的關系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新的、無法預期的因素。如果來訪學生所提供的信息強烈地支持某一種行為,那么學生在與輔導教師面談時,就會渴望得到對這一決定的支持,而這一決定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最為明智的決定。那么,這時輔導教師的情感卷入是否顯得更加冒險?總之,正如個別輔導實踐所顯示的,我們不僅沒有能力負責別人的人生,安排別人的未來,我們輔導方向所依據(jù)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可靠的。為此,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創(chuàng)造性中立”,保持一份理性的愛心,有分寸地為學生提供幫助。
所謂創(chuàng)造性中立,并不是指什么特定的技巧或技術,而是培養(yǎng)一種輔導需要的基本態(tài)度。輔導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時此地,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同時也不受任何特定結果的束縛,不將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強加于來訪學生,更不去造出—個“好”的結果,而只是單純地“信任來訪學生的成長”,并促進他實現(xiàn)這樣的自我成長。
在個別輔導實踐中,為了保持“創(chuàng)造性中立”,一方面,輔導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自我意識,善于自我反省,謹防出現(xiàn)輔導中的情感錯誤,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保持最適宜的情感距離;另一方面,輔導教師應保持必要的敏感,不為來訪學生的偏見所扭曲的信息障眼。為了理性判斷來訪學生提供的信息,輔導教師可以向家長、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確認來訪學生所敘述的事情是真實的或很有用處的。這一步驟可能是有問題的,但常常是必要的。不過,在收集和求證信息的過程中,輔導教師應小心謹慎,以免違反了輔導的保密性原則或?qū)е缕渌麊栴}。
三、“促成行動”而非“不指導”
值得指出的是,——些輔導教師習慣把“心理輔導”與“指導”對立起來。似乎一提到“指導”,就不是“心理輔導”了。為了避免“指導”,或為了避免給來訪學生帶來壓力,或為了創(chuàng)建一種所謂輕松的輔導關系,他們在個別輔導實踐中很少督促來訪學生投入行動,幾乎不給來訪學生布置作業(yè)或者檢查和討論作業(yè),也沒能建立完善的輔導反饋和監(jiān)察機制,從而使來訪學生誤認為就像身體有了傷痛到醫(yī)院治療一樣,所有問題應該在輔導站就地解決,而不需要自己事后付出任何行動。這樣的輔導方式滿足了來訪學生的規(guī)避責任的情感需要,但卻導致了輔導教師和來訪學生關系的情感化。在這樣的輔導關系中,輔導教師不能對來訪學生提任何要求,不能給予必要的指導,而只能一味地“順從”或“迎合”來訪學生的意志,或者允許來訪學生把問題交給輔導教師和依賴輔導教師。自然,這樣的輔導其效果可想而知,最多只是為來訪學生提供了一個傾訴渠道。事實上,心理問題的解決,最終有賴于來訪學生投入有效的行動。輔導教師完全可以而且應當借助自己的積極態(tài)度和高超技藝的影響,盡力啟發(fā)來訪學生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投入行動,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輔導的最終目標。
促成來訪學生的行動,往往需要一套詳盡的作業(yè)。作業(yè)既可以是內(nèi)部的心理調(diào)適;也可以是外部的行為訓練。這樣的作業(yè)可以激發(fā)來訪學生的信心和責任意識,從而使輔導更好地按照預定的目標前進。一般來說,為了更好促成來訪學生行動,除每次面談結束后布置作業(yè)外,輔導教師需要鼓勵其進行自我監(jiān)察,如可以記錄每天某項心理訓練的情況。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畢竟來訪學生參與面談的時間是有限的,更多的時候是依靠自我救助,而只有促進學生在面談之外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幫助其擺脫對輔導教師或輔導的依賴,邁向自我成長之路。
總之,輔導教師適度給予來訪學生必要的指導,鼓勵其自我監(jiān)察,促成其行動,非但不會影響輔導關系,反而能促進輔導關系的發(fā)展。在這里,有兩點必須澄清的是:一,給予指導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鼓勵來訪學生探索的手段,是促成來訪學生行動的手段,因為通常能給予來訪學生幫助的是指導的過程,而不是指導的具體內(nèi)容;二,給予指導,并不等于替來訪學生作決定,因此促成行動的計劃應該是與來訪學生一起商討后制定的。
不可否認,輔導關系的建立是屬于輔導雙方共同的事情。情感化輔導關系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不僅與輔導教師有關,也與來訪學生有關,或許還受情境因素的影響,不過,要突破情感化輔導關系,重建有幫助效力的輔導關系,惟一可以依靠的只能是輔導教師自己。因為輔導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輔導教師。輔導教師要常常為“關系”把脈,并不斷反思、調(diào)整,以便更好地輔導學生。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編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