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一句精辟的治學格言。
“書山”與“學?!眱稍~最早是漢代學者楊雄說的。他在《法言·學行》中寫道:“百川學海而至于海,丘陵學山不至于山?!边@句話的意思是:百川因為奔流不息,所以才能到達大海;而丘陵靜止不動,所以永遠達不到山高。比喻為學要勤奮,方能有所進益;若是懶惰怕苦,則學業(yè)無成。后用“學?!北扔鞑W多才的人。
宋朝咸淳年間,有一名叫左圭的學者,將唐宋名家的野史雜說匯集成一部書,凡十集一百種,名為《百川學?!?。這是我國成書最早、影響很大的一部筆記叢書。清朝時,另一學者曹溶又將歷代名家的零篇散帙總匯集一部洋洋大觀的《學海類篇》正續(xù)兩集的書,分為經(jīng)翼、史參、子類、集余四類。明代的王文祿將明代的有關(guān)學術(shù)思想、生產(chǎn)經(jīng)驗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著述輯錄百種,匯為一書,定名為《百陵學山》。由于這幾種書都是匯集百家著述的,因此后人將“學山”改為“書山”,比喻書乃是知識的寶山。所以才有這幅警句式的格言。
選自《知識窗》
小品文選刊2006年18期